2004-09-29 16:26:18Gina

張信哲【下一個永遠】

睽違將近三年,張信哲終於帶著他的最新專輯重返國語流行歌壇,如天籟般的優美聲腔沒變,清亮的嗓音更增添了一分成熟男性的厚實。

首波主打《白月光》旋律簡單和緩,是首很好唱的歌,卻也是一首不容易唱好的歌。松本俊明(註1.)的曲式向來注重旋律和情感的雙重堆疊,今次以月光為靈感所譜出的旋律,有「韓國美聲小天王」之稱的林亨柱曾以《何月歌》為名來詮釋過韓文版,有聲樂底子的林亨柱歌聲表現自不在話下,只是太過於講究演唱技巧,卻意外忽略了歌詞意境中該有的滄桑;中文版以《白月光》為名似也十分貼切,張信哲的音域轉折十分順暢,第一個段落選擇以平實的唱腔陳述故事主角的滄涼心境,弦樂磅礡的間奏過後,歌聲中的情感驟然轉化,聽者在不知不覺中會很容易被導引進入對於某段戀情的那份不捨,衝擊過後聽著歌聲再度回歸平靜,似乎是在提醒著現實生活中的過往已不復追憶....

〝唱進心裡〞是《白月光》給我的最大震撼,詞、曲、編曲、演唱的協調搭配固然是成功的主因,歌者演唱時的同理心也舉足輕重;仔細聆聽,不難發現《白月光》的詞多為﹝三字+六字﹞的對仗排句,演唱時並不太需要頻繁換氣,但阿哲卻刻意的在幾個點上隱約做出換氣的動作,初聽之時曾令我有些不解,但待聽覺完全融入歌曲情境之後,才發覺這些微小的聲息變化也是蓄積歌聲情感的一種能量,交融歌裡的故事和每個人的故事成為一體,產生發自心靈深處的共鳴。

《下一個永遠》是專輯的主軸,也是好友伍思凱多年以來寫給張信哲的第一首創作。厚重的古典風格、逐步盤旋而上的音律,阿哲使用了濃烈的詮釋方式,巧妙運用音質的虛實輕重來強調不同段落的情緒變化,末尾的副歌大量使用顫音,尤其感覺慷慨激昂;雖然是獨立的兩首歌,但《下一個永遠》像是《白月光》的前部曲,「明天過後如何變成另外一個人」、「希望醒來以後就是就是全新一個人」,揮別情傷之後的掙扎,以及在感情區塊中面對未來的自我期許,都完整呈現在歌詞之中,再搭配上旋律轉折度極大的曲,怕是一般歌手不敢隨意挑戰的高難度作品。不過個人感覺比較可惜的是這首歌的編曲似乎有其他歌曲的影子,韓語歌《Never Again》(韓劇「秘密情人」的主題曲,即辛曉琪翻唱的《永遠》)、韓星安七炫演唱的《忘情樹》、張洪量《心愛妹妹的眼睛》所運用的編曲元素及手法,在《下一個永遠》中都隱然可見。

張信哲這張專輯還收錄了名作曲人陳小霞兩首風格迥異的作品,中快板的《你懂嗎》帶點美國西部鄉村音樂的風格,音樂屬性較為外放,但阿哲的聲音卻顯得太過於內斂,搭在一起有些不合拍;另一首《愛與折磨》則是標準陳小霞式的情歌,調性和范逸臣【信仰愛情】專輯中的《妳愛我嗎?》近似,平淡卻也深沉。張信哲和范逸臣的音質雖然有些出入,但陳小霞的作品卻可以讓這兩位歌手玩一玩聲音遊戲;其實《你懂嗎》若由范逸臣來演唱,或許會更適切,而《妳愛我嗎?》如果當初設定給張信哲來表現,應該會有更濃稠的情感傳遞。

【下一個永遠】在某個程度上,讓張信哲回到了滾石唱片時代的情歌模式,是華語樂壇多年來獨有的抒情曲式,但近年已逐漸被遺忘,《習慣寂寞》找回了那個時期的感覺,如今聽來雖已非處昔日主流地位,卻仍是值得品味再三溫馨佳作。《想我的理由》又是難度不低的呈現,和《下一個永遠》一樣,曲韻迂迴頗多,不過《想我的理由》橫跨的音域更廣,副歌部分高音支撐不易,加上歌詞字數不少,斷句換氣的時機和中氣的掌控運用對歌者而言都是極大的考驗。至於《邊愛邊走》則是出現了和《你懂嗎》相同的問題,聲音不夠放,聲音感情卻又稍嫌過了頭。

值得一提的是放在第八首的《九月雨》,宇督宮優子的曲譜得藝術,楊明學(註2.)的詞填得灰暗深沉,張信哲的美聲表現不俗。特別提到這首歌,是由於作詞者楊明學罹患肌肉軟組織腫瘤(癌症的一種),不幸已於今年的1月6日結束了他短短24年的生命;楊明學是相當優秀的新一代作詞者,在唱片圈的創作實力備受肯定,孫燕姿的《我不難過》、王菲的《旋木》及B.A.D的《我的錯》,都出自他的手,而《九月雨》是他的最後作品,病榻上所寫出不同角度的愛情觀,格外動人心弦......

近年來國語流行樂壇的歌手發片,專輯名稱常常和最先曝光強打的歌曲同名,張信哲卻以專輯中第二首歌《下一個永遠》下標,原以為只是單純換用第二波主打歌名的噱頭,但細看每一首作品,弦樂所襯托出歌曲的文學之美,【下一個永遠】不就是隱身於其中亙古不變的愛情嗎?!



﹝註1.﹞台灣所熟知松本俊明的代表作,是由Misia米希亞演唱的日劇「大和拜金女」的主題曲《Everything》。

﹝註2.﹞楊明學的身影,可以在王菲《旋木》的MV中看得到,外型不錯的他一度還有走向幕前成為歌手的打算。


【台長好康搜尋】
唱片公司專輯簡介與試聽網頁
http://www.sonymusic.com.tw/f_album.php?al_prodno=SDD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