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狂想曲
昨晚,賽德克巴萊得到金馬獎最佳影片,過程有點有趣,因為另一部片『桃姐』橫掃導演,男女主角,不過竟然沒入圍『最佳影片』,不然鹿死誰手未可知。
當然魏德聖也不是三年前的樣子。
自然不可能因為一些瑕疵,被評審輕鬆的三振。
台灣會自己找舞台除了曾雅妮外,就是魏德聖了。
這部片花了七億,把台灣的電影人大概都拖進去了。
台灣的觀眾,也早就期待這部片很久了。
如果跟前幾個星期的金鐘獎一樣『犀利人妻』僅得到女配角的慘狀(頒獎到最後一刻前,確實有這樣的凶兆,僅得到男配角,跟好的沒話講的配樂,其他槓龜),大概又要罵翻了。
當然挺歸挺,這部片的缺點也是明顯易見的,最大問題是在編劇,似乎是導演兼任編劇。
最大問題是,這部片是以正寫莫那魯道的方式,本來就很難,因為這個人物離現代太遠了。
但是魏德聖導演看的第一部感動的電影是『四海兄弟』,很難不會想要用史詩般的方式去處理。
所以對於大陸某個資金,想要改寫劇本,加入一個記者的角色很快就拒絕了。
那種拍法就像,『一樣的月光』用追尋方式去還原歷史。
我有時想如果這部戲像貧民百萬富翁被好萊塢的編劇改寫,不知道會改成什麼樣子。
首先,我看到這部片,演了一個小時以後,讓我眼睛一亮的是『巴萬』。
這個角色魏導據說靈感來自真實人物,曾秋勝老師的父親。
電影已經演得很傳奇了,但敗筆是最後藍波般表現後,居然跟敵人一起葬身懸崖之下,更慘的是最後人頭被人丟在派出所的陰暗角落。
讓人覺得難過以外,很不值得。
後來看到有關巴萬原型的一些事蹟,比如說他因為受不了疼痛,把繩子割斷,然後活下來。告訴子孫說『永遠不要逞強』
最近又看到說,他曾經不殺一個日本小孩,藏起來後送下山,後來幾十年絕口不提,直到老年後,來找他,都已經在門口了。竟然是拒見,只淡淡說,只要他好好活著就好了。
這樣傳奇的素材,魏導運用的還不夠。
想想看,這個角色就好像逃脫歷史的宿命,該死沒有死。
這種角色是好萊塢的最愛。
比如說小巨人的達斯丁霍夫曼。
想想看,鐵達尼號的傑克,大家都知道鐵達尼號會沉沒,但是一個虛構人物,會不會死,比一個虛構的愛情故事還讓人懸疑。
還有阿凡達的傑克薩利,你曉得納美人必輸,但不曉得傑克薩利會怎樣。
現在,我就假想自己是好萊塢的編劇,會怎麼改這部戲?
一開始,就是一個日本老人來找恩人的戲,讓觀眾從回到九十年前。而不是從甲午戰爭說起。
然後躺在床上的老人(郭明正老師來演),拒絕了,但內心痛苦的想起這個往事。
再來是想到他苟且的活著,也許就是這個日本小孩讓他躲過第二次霧社事件的屠殺。
這樣才帶入莫那魯道,一個不像族長的酒鬼。(劇中只有透過他人說他是酒鬼)
用側寫的角度,也許就省下前面觀眾嫌過長的戰鬥戲。
然後讓莫那魯道不斷在過往的光榮跟現實的殘酷中爭鬥。
比如說巴萬矯捷的身手,讓他想起當年他跳進水中的勇敢。
慢慢讓觀眾了解莫那魯道。
還有日本人欺負,對比當年伏擊的英勇。
然後等他準備出戰時,想起被布農族出賣,元氣大損的往事,想起如芒背在刺的瓦力斯,然後因為個性,無法化解。導致起事只有六族。
然後巴萬在殺死老師,赫然在草堆看到亂中失散的的日本小孩,
也許就是小野的小孩。比對當時的尺高氣昂,自知必死,沒想到被偷偷藏起來。
最後五個戰士自盡後,他被趕走。強調他在小孩跟大人角色的矛盾衝突,但他仍自己選擇要去見祖靈,上吊後,自割繩索,投降,也許是馬紅的把兄長要他堅強著活著,這種觀念,讓他燃起生機,加上日本小孩的力保,才讓已經有戰士刺青的巴萬活下去。
苟活中,也許會讓他再度想起一開始看不起的莫那魯道的無奈。
這種劇本也許就像鐵達尼號,剛開始是根據『難忘的一夜』照著書上的描述寫鐵達尼號,幾十年後才有詹姆士喀麥隆,寫出一個虛構的傑克,把鐵達尼改成愛情的悲劇。
不曉得幾十年後,會不會出現這樣劇情的賽德克巴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