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09 23:43:45WJ

典型在夙昔──《石頭夢》與《無米樂》

四十年前,陳耀圻導演拍下了壯年的劉必稼,在花蓮木瓜溪畔挑石擔土開荒墾地的模樣;四十年後,同樣在木瓜溪畔,胡台麗導演遇著了劉必稼,花費五年的時間,再次記錄了他的晚年生活,宛如一場《石頭夢》。
「他的名字,那兩個字,就像是註定一輩子種田似的。」他的養子、妻子的兒子這麼說。
隨著國民黨軍隊撤退來台的劉必稼,和其他軍人一樣,在政府的策劃之下前往東部墾荒,娶了原住民的寡婦為妻,在這島嶼成家立業。外省退伍軍人與原住民婦女聯姻,村子裡多的是這樣的例子。
身為父親,劉必稼和兒子並不特別親近。石頭或者是一項隱喻,早年屯田經營的劉必稼,對抗著為數眾多的大小石頭,木瓜溪畔頑固的石頭;而養子則恰恰相反,以玩石賞石為樂,酷嗜沿著木瓜溪摸索著美麗的玫瑰石,偶爾也能賣得不錯的價錢,並且結交到志同道合的同好。

木瓜溪的石頭,不知不覺中,儼然串連了戰前與戰後的兩個世代。

隨著軍隊撤退的時候,劉必稼是否曾經揣度著,再也無法回家的可能?或是他同其他人一樣,悄悄做著反攻大陸的美夢?他可曾預期到,自己會在這漂泊的孤島上終老?他可曾想過,回到翹首盼望的故鄉,卻已經連彼此的語言都難以理解了?
如果流亡真是人類最終的宿命,那麼在他身上,絕對是毫無疑義的印證。就這樣一輩子,劉必稼在這島嶼落地,卻無法生根,在心底抱著小小的還鄉的想望。尤其在妻子過世之後,那種得不到歸屬的失落感更是與日俱增。在台灣,這一類的退伍軍人通稱「榮民」;懷著近鄉情怯的心情到對岸,則被當做「呆胞」。
但他並不是單獨的個案,不是唯一,只是其中之一。
懷抱著大陸的記憶,而不得不在島嶼終老,在這塊土地上,還有多少人同他一樣?

如果說,《石頭夢》裡的劉必稼,是傳統中國莊稼漢的典型;那麼《無米樂》裡的崑濱伯,毋寧就是早期台灣社會農民的縮影了。
或許是由於院線上映的熱潮,也或許是因為導演親臨的感召,這晚的《無米樂》,竟吸引了近一百五十名觀眾,硬是比上一場《石頭夢》多出上百人,男女老少,村子裡與村子外的民眾,把小小的空地擠得水洩不通。只見一片黑鴉鴉的人頭,有自備椅子的,有席地而坐的,一旁還提供茶水與米香,一場夏日夜晚的饗宴,於焉展開。

土生土長的台南後壁人,世世代代佃租做田,然後在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的政策下,終於有了自己的土地。崑濱伯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或許平凡無奇,但走進他們的生活,那種最傳統最素樸的農村生活,卻往往能夠輕易地喚起人們最原始的鄉愁。靜謐的,純粹的,和諧的,在油亮的稻田裡徐徐招引著。
春分、驚蟄、芒種、小暑,看著泥濘的水田經過整平,種下一株株青綠色的禾苗,隨著時節遞嬗,抽芽茁壯,每天每天,都要往田裡巡視一趟,細心地呵護之下,終於能夠綻放出金黃耀眼的光芒。
在崑濱伯和鄰人的談話中,那種強烈而理所當然的鄉土意識與認同表露無遺,對於土地的眷戀與愛護,像對待情人一般的體貼溫柔,甚且懷著感恩的心情,早晚持香喃喃地恭謝神明……夫妻之間總是嬉笑怒罵而不輕易言愛的崑濱伯,卻在一個個細微的動作或眼神中,不經意地透露出自己對這片土地泉湧的感情,正如同這土地所回報給他的一樣。

看天吃飯的他們,不怨天不尤人,按著本分做田;樂天知命,安時處順,從來是他們的步伐,就像在這個村子裡,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不變的循環。縱使颱風肆虐使得收成不如預期、縱使米價連年下跌、縱使加入WTO帶來經濟上的威脅,除了繼續做田直到倒下,他們沒有別的打算。
只是,如果他們真的倒下了,之後該怎麼辦?
年輕的人們湧向都市裡找工作,村子裡愈見冷清,辛苦了一輩子攢下來的田地,沒有子孫願意承接……開朗的崑濱伯笑著說,他們這些人算是「末代稻農」了啊!而他的妻子則毫不留情的說:「什麼『末代稻農』,是『末代滅農』啦!」
難道不是這樣子?
號稱以農立國的美麗島,終於也抵擋不住全球化的趨勢,要將根本連根拔除了?像崑濱伯這樣可愛的人們,或許也會隨著農村的變遷而消逝,最終成為記憶裡一張褪色的照片吧。

截然不同的環境,截然不同的背景,在劉必稼與崑濱伯身上,我看到了傳統的典型。他們在這島嶼上共同生活著,一起走過戰爭的陰霾,一起渡過民生的困頓;一樣胼手胝足,一樣克勤克儉。
那是現代社會最底層深蘊的記憶,一直在那兒,我們卻不曾去挖掘,任它荒廢埋沒;於是那麼值得關心的一群人,也將在我們的粗率之下被歷史遺忘……如果這樣的紀錄曾經引起一些共鳴,我想,那是不是代表著,人們也開始試圖尋回遺失已久的過去,與亙古以來凝聚在這片土地上的,共同的感情。
...............................................................................................................................................................................

※以上圖片轉載自http://www.happyrice.com.tw/download.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