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國巷眷村的故事~遷入】第一篇
時間過的很快兒時的記憶隨著屋主主人漸漸凋零,在無人居住環境下漸趨斑駁,終至風吹日晒曬雨淋而塌陷崩壞,看著小挖土機鏟下屋頂時,心中揪了一下,往惜所諸一切似乎從浮光掠影閃現眼前,對於有住過眷村的子弟那是一份難以割捨感情,但隨著時光巨輪推移下,眷村原有住民都一一搬遷,實際居住於此日減稀少,而我們也在家母往生後跟著搬離傷心地,那時小毛頭的我還懵懂未知,此離開再回原來初始地已成年後,原有鄰居玩伴早已都遠離遷徙換成新住民,我已找不回原來的童年,鍵盤在敲入每一個字時,巷弄間兒時玩伴鄰里間叔伯嬸婆躍然螢幕前,但如今人事已非景物漸失眼淚不自覺傷感滑落。
如何追憶那早過去的眷村童年,在101年7月7~8日拆屋時鄰里少許沒搬遷老鄰居,都來好奇問為何要拆掉舊屋是否要買或建屋,答案都不是因為年久失修屋頂已塌陷,為安全趁颱風還沒來先行拆屋頂,整條街沒住居民及屋毁已有大半,剩下些不想搬遷或幾戶獨居榮民加諸後來遷入新住民,大約認識只隔壁魯媽媽、楊伯伯,李與黃家,而童年的同學姓姜、呂、王、申都搬離,當與這些伯嬸閒聊時舊時記憶逐漸浮現,耳畔似乎聽到街道同伴呼喊,穿越時光我們奔跑巷弄間嬉戲,故事開端一一流轉影帶。
當要述說自己過往或許有些太早,還未到退休寫自傳時間,想趁這次要記錄「復國巷眷村故事」就逐步回憶而執筆,由民國66年至70年(1977年~1981年)居住於此,我是混血兒父親的祖籍是大陸浙江省舟山群島之第二大島嶼岱山島(舟山群島共一千多個島台灣最熟悉是大陳島),祖先世代務農是地主與幾代男主人是知識份子,由於國共內戰戰事逼迫家父,共軍已入島父親在不得已下隨國軍搭船展轉至台(家族的變遷史待下回,家父在世時親自口訴時記錄再轉文稿而登載),那時經過多年台灣苦寂經友人介紹認識家母,世代居住在宜蘭縣礁溪鄉的本地人,於1967年(民國56年)結婚先後生下兄弟倆人,由於家父由軍職轉公職而當時大環境皆清寒貧困,迫使將襁褓的我送至高雄左營軍中附設育幼院照養,至屆齡六歲要讀幼稚園時才回到宜蘭,那時印象中兩年間不停在縣內搬遷,在年幼時約七歲(1977年)暫時脫離至搬來此復國巷,有個固定居住處而且還有前後院子,此巷道一直從營區通到運動公園機場跑道,巷尾靠近營區以前是土堤防,而巷前靠近泰山路對面也有相同眷村,村頭前以前有個大排水渠,夏季時總會與同伴一起玩漂漂河,帶著橡皮圈走到上游約現今金六結營區大門前十字路口處,一群人坐在橡皮圈從上游一路飄蕩至巷口,那時大排水渠非常乾淨清可見底,每當豪雨之後水渠總會從上游整群小魚游下,大伙會在水中用手不一回就可捉到一桶五彩繽紛金魚,當然剛開始每個人都會很興奮捉整桶魚,可是到了第二天魚一一皆翻肚白眼死掉,我們總會傷心一陣子,後來就不曾再捉到桶子,只是捉來欣賞看看再放回水中,這條水渠一直都是我們夏季冰涼泳池,若家中要加點菜到水渠裡就可摸蜆,如今水渠加蓋早已不復見。(執筆於101年8月)
續讀第二篇 【復國巷眷村的故事~兒時之童趣】
延讀第三篇:清苦之自娛、第四篇:傷懷、第五篇:與南北機場之關聯 、第六篇:後述凋零遺跡
『復國巷眷村』入口早期設置路口指標環已倒在一旁無人問;右上相片為泰山路復國巷往北機場(今之金六結營區);右下相片為復國巷往南機場(為現今竹科城南基地與清大宜蘭校區)。
『復國巷眷村的舊宅』上圖相片為巷弄的前面,靠左為房間而右為前院圍牆;下圖相片為後院,靠左依序為廚房而後門邊磚造小屋為廁所,中間客廳兼吃飯廳,右邊為兩間房間。
『復國巷眷村的舊宅拆屋頂』於101年7月7日至8日拆除屋頂及處理廢棄物
『復國巷眷村』位於舊門牌118號地址,從外面窗框上大大的福字往屋內拍到以前的燒飯的灶及廚房平台。
『復國巷眷村的舊宅』拆除後前院原大鐵門依然保留,讓歷史痕跡依然留存老屋空間內。
『復國巷眷村的舊宅』或許是眷村裡最大戶,所以在前院圍牆上用酒瓶玻璃片,做防盜措施,但那年代實質意義並不大,因為大伙都一樣清貧。
上面圖文數字指文章讀者來自國家
國旗後方是IP數(當日不會重覆計算)
最下方的數字是指被看了幾次(所有IP看的次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