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16 11:34:05寶寶/薇裙/火嫂

介紹一本好書(一定要看到完)

介紹一本好書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讓你看一小段:如果你對這兩段最後的問題有好奇心,趕快去看這本好書。

******************************************************************************************
男女性除了人格和社會行為上的不同之外,還有能力的不同。三個世代的研究所累積下來大量的文獻中,所有的人都同意:

●男性在數學和空間能力上的表現比較好。
●女性在情緒上的作業表現比較好,或許在語文能力上也是如此。
●一個測驗的極好或極差者常常是男性,男性的表現傾向於兩極化。

在上面這三個「智慧」基本部件的研究上,至少有兩百篇論文是專門討論性別差異的。空間能力是從腦海中做物體三度空間旋轉的成績來看;數學能力從算數、代數和幾何的成績來看;語文能力從字彙、類推能力和閱讀理解來看。在數學和空間能力上,一般來說男性比女性表現強,但是這個差別不大。這個差別不大是多少呢?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假設要成為一個工程師,你的空間能力必須要在前5%之內。測試成績顯示有7.4%的男生和3.2%的女生分數是落在前5%之內的,這表示每當有兩位男性工程師時,就應有一位女性工程師。不過真實的外在世界中,這個比例是二十比一。

女性在語文能力上可能比男性表現好些。從最近的165篇研究報告中,發現這個差異很少但一直存在。

許多人都奇怪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男性是數學天才、公司總裁、諾貝爾獎得主、西洋棋冠軍、偉大的小提琴家,或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大廚。這個答案可能是在兩個極端的男性比較多。此外,智障的男性也比女性多,中輟生也是男比女多。

那麼這個能力的差異可以改變嗎?我們可以縮短團體之間的性別差異嗎?
******************************************************************************************
在二十世紀所做的研究中,我們一再發現女性得憂鬱症的比例遠大於男性,現在這個比例是二比一。

這是因為女性比較願意尋求心理治療,所以在統計數字上看起來比較多嗎?不是的。這個數據上的優勢在挨家挨戶的調查中也是一樣。

這是因為女性比較願意公開談論她心中的痛苦嗎?不是的。這個二比一的比例在公開和匿名的調查中都是一樣的。

這是因為女性的工作比較差、酬勞比較低嗎?不是的。即使男性和女性的工作性質、報酬水準是相匹敵的,這個比例仍然是二比一。

這會不會是生理上的差異而造成更憂鬱呢?或許可歸因到某些生理上的不同,但是不至於差到二比一的程度。有一些研究發現停經前的婦女跟停經後的婦女在情緒上有不同,因為荷爾蒙的確會影響憂鬱症,但是這個效果不應該有這麼大的懸殊。

這會不會是基因上的差異呢?一些檢視男女性憂鬱症患者的兒女罹患憂鬱症的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憂鬱症患者的兒子得憂鬱症的比例很高。雖然有一些證據顯示基因對憂鬱症的確有關係,但是基因並沒有這個能力使兩性的比例大到二比一的地步。

那會不會是性別角色的壓力呢?可能不是。現代社會對於男性和女性的要求的確有不合理的地方,現代婦女不但要扮演傳統母親和妻子的角色,還得在職場上與男性一較長短,這個額外的負擔可能會對女性造成壓力,使她們更沮喪。但是研究顯示職業婦女比家庭主婦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更低而不是更高。所以性別角色的解釋也行不通。

這樣一來,所剩下的可能性只有三個了。

這些都可以改變嗎?
******************************************************************************************
這本書是What You Can Change and What You Can't,中文書名為「改變」,Martin E. P. Seligman 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我原本想將這些問題的答案,一併打出來。但內容實在很多,鑒於好人做到底,提升國民看書率,請各位去買書來看比較快,也比較實在。

前一陣子,小烏家有舉行慶祝人氣破兩萬送大獎的活動,我覺得這個點子真是有創意、又幽默、又貼心、又.......總之就是很棒的點子。

所以囉,如果有人想看書,上網買書,請在此篇留言,順便寫信告訴我,你的E-mail,本人要贈送博客來網路書店的電子現金抵用券(E-coupon)面額 20 元 3 張,使用期限到7月31日。一人一張,只有前三名有喔!

要寫信給我,請先點進作者照片下方看作者資料,然後右上方有寫信給作者。
小粒 2006-07-23 21:28:19

同作者樂觀學習.學習樂觀.這本熬夜也要看完耶.優到不行.我又買了真實的快樂.你的部落格沒有常常來巡.太慢發現這個作者了.

版主回應
我也是因為這本的合我胃口,激動的把其他二本全買回來了! 2006-07-28 21:27:22
小粒 2006-07-20 15:34:52

好書一本.謝謝你介紹.
11章有很多觀念在養男育女調不同.腦內乾坤有很深入討論.

3章的觀念跟教養的迷思有很多呼應.跟心靈地圖的作者一樣.他們都用不同領域的角度來看待心理領域.

DAPHNE 2006-06-22 11:45:52

我來了^___^
謝謝你介紹這本書, 去年有幸在兒子學校聽洪教授的演講,主持的老師說他就是看到"改變"這本書而對教育有重大的省思,更成為洪蘭教授的長年粉絲...我想買想看的書太多了,這本可能暫時不買,先去圖書館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