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8 09:52:45寶寶/薇裙/火嫂

看自己與看別人

前幾天去參加一個母乳志工的講習,講師一開始請大家自我介紹的時候,就規定要提幾個要點:自己是誰?是用什麼身份來參加今日的講習?還有說出一點覺得自己最特別的地方。然後,講師率先發難,在簡單的兩句介紹過後,用輕柔的聲調繼續說:「我覺得自己最特別的地方是,我在國外念研究所的時候,都騎重型機車上下學。」哇!這真的是很特別的一件事,而且對於平常人對她的第一印象「溫柔婉約」,是很強烈的對比。

而我,因為排在第三位,情急之下,也就不假思索的說出:「我覺得自己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我從小到大都不知道怎麼跟女生相處,可是卻生了三個女兒。」也許這個事實敘述得平淡無奇,但是只有我自己最清楚,女兒幾乎就是生來鍛鍊我的,她們的降臨,除了讓我看到自己最不足的一面,也督促我盡力的去改變它。

講到這個,就想要來談談自信。剛從學校畢業出社會的那幾年,我是很自信的,那種自信建立在自己的優勢上,包括學歷、能力、言之有物、人見人愛......等等。

過了幾年結婚生子,體驗了一些從來不認為自己會遇上的事情,我的自信被瓦解了許多,瓦解的原因包括夫妻關係、婆媳問題、生女辭職、考試落榜......等等,以前我也曾落榜,可是沒有像這個時期那麼挫敗,因為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把好幾個面顧好,一次連一件事都會出包,終究也只是個平凡人。

追根究底,就是明白了世間事,很多不是努力就有收穫的,對人也是,並不是付出必定有回報。

經歷過那一段之後,我重新建立自信,這一次已經不是靠自己的優勢,而是憑著一股認同自己的想法。認同自己的缺點、優點,還有願意上進改變的骨氣,與接納自己不完美的勇氣。現在這樣的自信其實有種謙虛的味道,也是我覺得最沒有威脅感、沒有優越感的自信。也許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經讓我滿心歡喜。
那天跟老公聊天,談到新朋友怎麼看我?然後我說了:「剛認識我的人,應該都很想給我留個好印象吧?」老公秀出一個作嘔的表情,想必覺得我是個自戀狂吧?竟然覺得大家都想討好我。不過,這種想法難道不是大多數人心中,對即將認識的人,會有的期望嗎?

說說看新朋友對你的印象是什麼?

說說看老朋友對你的印象是什麼?

說說看伴侶或親人對你的印象是什麼?

還有這三個問題,如果變成「你期望他們對你的印象是什麼?」

這些問題,讓我想到很多心理小測驗,總是要人用直覺去回答:如果要一個人進入森林,希望帶哪一種動物同行?第一眼看到的動物會是什麼?看到這個動物給你的感覺有哪些?

然後就會有一些指引,包括你希望帶的動物其實是表現心中所期望伴侶的特質,然後看到的動物其實表現自己給人的感覺等等.....我記得不太清楚。

這幾個問題,其實是在問自己,如何與人一步一步的建立起關係。剛認識的人,我們總會想留個好印象給對方,然後這樣才有下一次熟悉的機會。對於比較熟稔的朋友,我希望他們能在我得意的時候衷心的分享,在失意的時候,用安慰給我力量,直言的好友還能督促我修正自己的個性。而一輩子生活在一起的親人,需要的更多,除了關懷與瞭解,積極的幫助彼此成長,而即使我做不到,還是能坦然的接納一切。

對於另一半與家人,我的期望是,明知道我的不完美,卻還能發自內心的愛著我。同樣的一個觀點,我們對於孩子比父母大方,也比配偶大方,對自己的家人又比對配偶的家人大方。
常常聽人說,你對別人的看法其實反映自己的內心。父親在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就灌輸了一套有關人際關係與溝通的四個態度: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我好你不好,你好我也好。分別代表了悲觀、自卑、自大到自信樂觀的幾個階段。通常沒有自信的人可能會表現出前面兩種態度,除了覺得自己不夠好,也可能不屑他人的成就,又或者覺得其他人都比自己強。有自信卻驕傲的人,會覺得別人都沒有自己行。只有真正自信又謙卑的人,還能看到他人的優點並發自內心的讚美。

我記得莫約大學時期吧?我問媽媽為何要讓我學鋼琴,媽媽說:「因為小的時候我很羨慕別人會彈琴,而我自己不會,那種羨慕的感覺很辛苦。我不想妳長大以後受到同樣的痛苦。」現在我知道了,我可以羨慕,但不必痛苦,當看別人很會跳舞,我的確滿心羨慕,可是有閒有錢的時候,我也去學習跳舞。即使肢體有點僵硬,味道總是差一點,可是能夠做些喜歡的事,就是快樂!

也許他人看我很會彈琴,也不必妄自菲薄,自嘆不如,把這些心力拿去找一個老師,即使是學生老師,也能享受玩鍵盤的樂趣。每個人都會有不足的地方,但是也有優點。如果那個不足讓人自卑,一定要將這股哀怨的力氣,用在最積極的地方。這就是「你好我也好」的境界。

小的時候聽爸爸媽媽傳道,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現在終於能夠了解到這裡面的智慧。

有的時候,我會很懷疑這些成長,有多少來自父母,又有多少來自我自己,還是來自後來的學校與社會,在我還沒能看清楚整個人生行程的來龍去脈之前,只好解釋為「這是一個很複雜的交互作用」,也許父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環境,讓我自己發展出這些特質,在學校與社會中不斷的試驗與錯誤(Try and Error),也許年幼的時候只能談談大道理,可是我卻能在年長之後,一一推翻或證實父母親曾給我的東西。Who knows?

p.s. 這一篇寫的有點亂,因為我不知道要如何將這些瑣碎的問題條理化,等將來有進一步的結論,才能再做修正吧。

後記:今天是國際婦女節,願普天之下的婦女們,都能適得其所,安然自在的過日子。
shirley 2006-06-28 14:34:51

每個人,都會有好幾個角色需要扮演
朋友眼中,我是一個強勢,脾氣壞,開朗的大女生
年輕時,我為此所苦
我不喜歡那種面具,但卻卸不下來

有時想想,結婚生子真是一件好事
年紀大了,不用理會別人的看法
自在的做自已
輕鬆又舒服

shirley 2006-06-28 14:31:01

又是我...
我今天一口氣把你文章給通通啃完
在電腦桌前痛哭、大笑
一字一句都講到我的內心深處去了
彷彿是我的一面鏡子
赤裸裸的讓我無所遁形

跟你一樣,我也有一個女兒 (你偉大多了,你有三個)
我是傳統的客家人,重男輕女
打從有記憶開始,我媽就告訴我,當年以為我是男的才生我
雖是老么,我卻一點都沒享受到特別待遇
我的內心的最深處非常害怕,我會報復我的女兒或是兒子
從他們身上來取得我的平衡,彌補我所失去的公平及童年......
恐懼真是無邊無際的大海,常常把我吞噬了

當懷孕20週時,知道她是女娃娃時,不諱言,我的心情是失落的
這樣的遺憾,一直到她滿一歲時,我辭去工作回家帶她
二個母女每天相依為命,朝夕相處
就這樣,有一天,我才很感慨的跟老公說出我內心的袐密

現在..我感謝上天賜給我一個女兒
因為她,我重活了一次
因為她,我可以選擇我想要的童年
因為她,我還有一個機會彌補我心裏的缺口

現在,我終於可以很坦然的面對我的內心
30年的寒暑,我終於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