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7 19:54:28蔡永源

臺南醫院 血液腫瘤科李艷林主治醫師-排便習慣改變 小心大腸癌找上你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https://youtu.be/qjIuDbylJ9Q八十歲的王先生近幾個月來,總覺得肚子脹氣、胃口變差,排便習慣改變,有時便秘、有時腹瀉,並伴有噁心感症狀,抽血發現有貧血,故建議做大腸鏡檢查,檢查後發現在降結腸處有顆腫瘤,且這顆腫瘤已快將整個大腸塞住。王先生本身因心律不整裝有心臟節律器,且為第三期腎臟功能損傷患者,經外科醫師審慎評估後,接受腹腔鏡右側結腸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接受為期半年的化學治療,此外因主動脈旁的淋巴結有腫瘤轉移,腫瘤分期為第四期,故本院幫其申請靜脈注射標靶藥物治療,目前在門診穩定治療追蹤。

    
大腸癌發生率連續八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居所有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大腸癌早期多無症狀,但可藉由定期接受篩檢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大腸癌接受妥善治療後,其存活率高達89成以上;但當身體出現症狀如腹痛、排便習慣改變及貧血等,常常已達癌症分期之第三期或第四期。大腸癌主要是大腸內的瘜肉經年累月癌化形成,若能早期發現瘜肉並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根據歐美研究,每一至二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國健署自1026月起將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年齡訂為50-74歲,且資料統計顯示10450-69歲民眾近2年曾接受糞便潛血檢查(FOBT)比率達42.0%。須注意的是糞便潛血檢查結果並非準確度百分之百,當表現陽性時,並不代表一定是癌症,有可能只是腸胃道出血;而陰性更不表示身體健康絕無問題,可能只是當時腸胃道未出血或腫瘤未流血所以當有任何異狀時,即應找專科醫師進一步做必要之檢查。

    
王先生在術後接受化療藥物及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況穩定,此外檢測其腫瘤切片基因顯示為RAS原生型,表示若病人之後腫瘤惡化轉移時,有機會接受另一靜脈注射標靶藥物治療,甚至近日健保剛核准的多重激酶小分子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也有機會可以使用。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的大腸直腸癌治療團隊在治療成績上和醫學中心旗鼓相當,第一期5年存活率為8成多,第二期及第三期五年存活率達七成,第四期的五年存活率為兩成,此外,本院之醫療團隊除傳統開腹手術外,還提供傷口較小的腹腔鏡手術作為開刀選項之ㄧ,傳統的化療藥物及最新標靶藥物在院方全力提供支持下,也是供給無匱。

    
民眾平日飲食應多吃蔬菜水果,減少動物性脂肪、燒烤及加工食物的攝取,戒菸戒酒多運動,利用政府提供的50-74歲每21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降低大腸癌的發生機會。除此之外,50歲以後應該做一次大腸癌篩檢,若須大腸鏡檢查而害怕接受大腸鏡檢查可能產生的腹痛不適等情形,也可考慮自費接受無痛麻醉大腸鏡檢查,為自己的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