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7 20:23:55蔡永源
屏東海生館 海鸚鵡孵化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極地水域的鳳頭海鸚鵡,每年七月就到了海鸚鵡寶寶破殼而出之際。今年海生館工作人員特別架設縮時攝影器材想捕捉海鸚鵡寶寶誕生的珍貴畫面,日前已先拍攝到海鸚鵡夫妻輪流分工用雙翼孵蛋的珍貴畫面,也讓大家更期待海鸚鵡寶寶破殼誕生的畫面曝光。
鳳頭海鸚鵡是分布在北太平洋的海鳥,一生當中大部分時間皆生存於海上,僅有每年4月~6月期間才會飛至小島或沿海的峭壁上築巢繁殖;也因此,海生館設計海鸚鵡區時,特地在山壁上製作洞穴以利海鸚鵡築巢。每年五月下旬左右,海生館的海鸚鵡開始進入繁殖季,孵育過程約六到八週。在影片中可清楚看到,海鸚鵡孵育方式很特別,他們會用雙翼將蛋夾在裡頭孵育,且由夫妻輪流分工合作。而由於孵蛋方式限制,一對鳳頭海鸚鵡一年只產一顆蛋,約女性拳頭大。當海鸚鵡寶寶出生時,體色偏灰黑色;而由於此時寶寶羽毛為較不保暖的絨毛,因此親鳥們會用翅膀將幼雛蓋住,以維持幼雛的體溫避免接觸到寒冷的空氣而受寒。
海鸚鵡的橘紅色嘴巴、黑白色羽毛,加上矮胖身驅以及笨拙的動作,使得他們十分討喜,更是冰島國鳥。特別的是,鳳頭海鸚鵡在繁殖季節期間體色會變得較為鮮豔,因此在不同季節來海生館看到的海鸚鵡是不同樣貌的喔!由於長年生活於海上,海鸚鵡練就一身抓魚好絕活,柳葉魚更是他們最愛。不僅可以一口咬數十條魚,最深還可潛到海面下五米處抓魚,是個十足的鐵人三項高手。若想一窺海鸚鵡入夜後不同的面貌,海生館也提供極地區夜宿,讓民眾和海鸚鵡有共宿的機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