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3 00:50:12CHRISTINA CHEN

【奶精 長期危害健康】奶精並不含牛奶成份/奶精=「氫化植物油」=BAD=增加心血管疾/植物油種類及功效病



什麼是壞的油?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0022705002



˙大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油


    例如含有「反式脂肪」的人造奶油、植物性酥油、奶精等,或是含有甘油二酯的減肥油等。這些都是近代以人工的方式產生出來,人體基因根本不認識的油。吃下去,一定會造成身體的代謝紊亂,產生許多疾病。


˙精製的油


    林文斌醫師表示,古老的植物油,都是將植物種子壓榨而得,這是最自然也是最健康的方法。現代的人類,為了要生產更多的食用油,降低成本,於是用石油溶劑加熱萃取食用油,不僅容易殘存石油溶劑,而且經過高溫脫臭、脫色的這種油,雖然是「滴滴精純」,但卻是所謂的「死油」。放個 3、5 年也不會壞的油,吃到體內難保不出問題。


˙氧化的油


    也就是「回鍋油」,反覆加熱導致油品已經變質。這樣炸出來的油條、臭豆腐、炸雞、薯條等,想也知道少吃為妙!


˙動物性油:


    例如豬油、牛油、雞油等。這種油雖然沒有前面的油那麼的差,但飽和脂肪酸太高,容易使膽固醇上升,也會造成肥胖、心臟血管等疾病。更何況,這類的油對於癌症沒有預防的作用,所以有癌症傾向的人(包括曾經得過癌症,或是家族有癌症的病史者),應該避免使用。


▇ 避免錯誤的烹調方式


    林文斌醫師、吳冠蓁營養師強調,除了要食用正確的油,烹調方式也非常重要,否則好油也會變壞油!可遵循以下原則:


1.儘量避免煎、烤、炸:


    因為這樣必須將油品加熱,而所有好的油品都是「生鮮食品」,一旦在室溫中加熱,必定會產生氧化作用,產生化學變化。所以基本上「油品少加熱為妙」。


2.澱粉類的食物不可以油炸:


    因為澱粉加高溫油炸後(例如油條、洋芋片、薯條等),會產生「丙烯醯胺」等致癌物質,應避免食用。


3. 萬一不得不加熱時,儘量選擇單元不飽和類(Ω9)的油品:


    例如茶籽油、橄欖油、葡萄籽油等,而且也不能加熱到太高的溫度。一般而言,植物性不飽和脂肪酸的耐熱程度為:Ω9>Ω6>Ω3。以橄欖油為例,不可以超過 160 ℃,而且用過的油必須丟棄,以保健康。


    至於 Ω3 的油,例如亞麻仁油,是絕對不可以加熱的,只能涼拌,或是做成拌醬淋在飯菜食用。原則上一天可食用 15 ㏄。


4.不可以從頭到尾只用 Omega - 6 的油:


    因為油品中脂肪酸的平衡非常重要,Ω6(例如大豆油、沙拉油)與 Ω3 都是身體不可缺乏的「必須脂肪酸」,不可顧此失彼,攝取的最佳比例最好是1:1。然而現代人的飲食,已經到了極端不平衡的狀況,Ω6 甚至可達 Ω3 的 50 倍之多,許多疾病也因此而產生!所以大家要少吃 Ω6 的油,多吃 Ω3 的油(魚油、亞麻仁油),就是希望能將比率拉回到 1:1 的最佳狀況。


▇ 選擇好油的撇步


1.選擇小罐裝、遮光瓶身:


    油是「生鮮食品」,所以若是可以保存很久而不會壞的油,就稱不上是好油。而且油必須放在遮光瓶中,以避免油品氧化。一旦開瓶後必須放置冰箱內,3 個月食用完畢,所以也不要選擇「大桶」、「大罐」的油。


2.選擇冷壓初榨油:


    「冷壓」(cold pressed)、「初榨」(extra virgin)是指油的製作方式,都會標示在瓶身。


    「冷壓」的意思是,壓榨種子時,溫度不超過 30 ℃,以避免油品氧化。「初榨」的意思是,第一次壓榨的油。因為果渣再次壓榨的油品質會比較差,而且通常也須加熱才壓得出來。


3.選擇有信譽的廠商:


    最好是生產「有機認證」的油品。在先進國家,有機的認證相當嚴格,若農地沒有經過休耕,或是曾施用農藥等,都不能稱為有機栽培。以德國為例,沒有有機認證的亞麻仁油,一樣可以販賣,但標籤上不能打「有機栽培」的字眼,通常價格也比較便宜。而我們想要吃到最健康的油,就必須選擇具「有機認證」的標示,才會有保障。


4.必須依烹調方式選擇合適的油


    例如亞麻仁油就不能加熱。在家中烹飪時,儘量選擇單元不飽和類的油(例如橄欖油、茶籽油、葡萄籽油等),低溫烹調較佳。


▇ 吃錯油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林文斌醫師說明,人體有 60 兆的細胞,而所有的細胞膜都是油脂所構成,因此油脂的成分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吃下了反式脂肪等不好的油脂,那麼就會影響細胞膜的健全,因而導致許多疾病。


    以糖尿病為例,當細胞接受到來自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時,細胞膜上的接受體,會產生訊號,讓細胞將血糖吸收入細胞內,而代謝或轉換成身體的脂肪貯存起來。當身體攝取了過多的反式脂肪,這個細胞的接受體就會故障,因此即使胰島素再多,細胞也無法利用血液中的糖份,進而形成了糖尿病。


    ( 採訪撰文╱張玉櫻 諮詢╱行政院衛生署金門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DjbPkkyTQkWwqIp3BXzG8lo-/article?mid=10881








【奶精提升咖啡風味 長期危害健康】

咖啡除了隱藏的熱量危及健康之外,為了提升風味與滑順口感,民眾也會接受商家提供奶精,搭配冰咖啡使用。

奶精的主要成分為氫化植物油、玉米糖漿、酪蛋白、香料、食用色素等,並不含牛奶成份,在保存上不需要冷藏。所謂「氫化植物油」是將植物油透過氫化技術,使不飽和脂肪酸變成飽和脂肪酸,讓液態植物油成為固態,並可以高溫重複油炸,增添食物酥脆口感,例如人造奶油、酥油、乳瑪琳等。由於成本較低,也被大量運用在速食及各類酥炸食品中,如炸雞、甜甜圈、餅乾、派、洋芋片及糕點麵包。

「反式」脂肪酸就是在油品氫化的加工過程所產生,不同於天然脂肪酸的「順式」化學結構,其化學與物理特性較穩定。雖然提高食品穩定性與風味,對健康卻是長期的危害。研究已證實「反式脂肪酸」會增加LDL(低密度脂蛋白,即壞的膽固醇)及降低HDL(高密度脂蛋白,即好的膽固醇),不但影響身體脂肪酸代謝,也會阻礙細胞膜合成及荷爾蒙製造,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如何享用美味的咖啡,又不會產生體重增加及傷「心」的罪惡感呢?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RachelThompson博士指出,偶爾喝冰咖啡無妨,建議可選擇脫脂或半脫脂牛奶調製的去糖咖啡,這樣可以減少一些熱量攝取。

同時提醒大眾,也要注意那些加入大量糖水或奶油的飲料,因為這些飲品都含有很高的熱量。如果您常態性的飲用冰咖啡,會增加肥胖的風險,同時與癌症發生、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或其他代謝慢性病習習相關。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也提供健康喝咖啡3撇步,撇步1:調整咖啡內容,以低脂牛奶或脫脂牛奶代替奶精,2/3牛奶加1/3咖啡,不需加糖,口味好又健康。撇步2:注意攝取量,平均150cc的咖啡含100豪克咖啡因,建議一日之內咖啡因攝取應少於300豪克。撇步3:選對時間,避免空腹,由於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長期空腹飲用咖啡易傷害胃黏膜。


台灣新生報 - udn健康醫藥















【奶精提升咖啡風味 長期危害健康】

咖啡除了隱藏的熱量危及健康之外,為了提升風味與滑順口感,民眾也會接受商家提供奶精,搭配冰咖啡使用。

奶精的主要成分為氫化植物油、玉米糖漿、酪蛋白、香料、食用色素等,並不含牛奶成份,在保存上不需要冷藏。所謂「氫化植物油」是將植物油透過氫化技術,使不飽和脂肪酸變成飽和脂肪酸,讓液態植物油成為固態,並可以高溫重複油炸,增添食物酥脆口感,例如人造奶油、酥油、乳瑪琳等。由於成本較低,也被大量運用在速食及各類酥炸食品中,如炸雞、甜甜圈、餅乾、派、洋芋片及糕點麵包。

「反式」脂肪酸就是在油品氫化的加工過程所產生,不同於天然脂肪酸的「順式」化學結構,其化學與物理特性較穩定。雖然提高食品穩定性與風味,對健康卻是長期的危害。研究已證實「反式脂肪酸」會增加LDL(低密度脂蛋白,即壞的膽固醇)及降低HDL(高密度脂蛋白,即好的膽固醇),不但影響身體脂肪酸代謝,也會阻礙細胞膜合成及荷爾蒙製造,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如何享用美味的咖啡,又不會產生體重增加及傷「心」的罪惡感呢?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RachelThompson博士指出,偶爾喝冰咖啡無妨,建議可選擇脫脂或半脫脂牛奶調製的去糖咖啡,這樣可以減少一些熱量攝取。

同時提醒大眾,也要注意那些加入大量糖水或奶油的飲料,因為這些飲品都含有很高的熱量。如果您常態性的飲用冰咖啡,會增加肥胖的風險,同時與癌症發生、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或其他代謝慢性病習習相關。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也提供健康喝咖啡3撇步,撇步1:調整咖啡內容,以低脂牛奶或脫脂牛奶代替奶精,2/3牛奶加1/3咖啡,不需加糖,口味好又健康。撇步2:注意攝取量,平均150cc的咖啡含100豪克咖啡因,建議一日之內咖啡因攝取應少於300豪克。撇步3:選對時間,避免空腹,由於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長期空腹飲用咖啡易傷害胃黏膜。


台灣新生報 - udn健康醫藥


====




常見食用油種類及功效盤點

http://news.sina.com   2011年10月13日 18:19   北京新浪網



  常見食用油有哪些種類,各自有什麼功效?如何挑選優質食用油,避免遭遇地溝油?讓我們一起了解關於食用油的不得不知道的營養秘密。

  常見植物油種類及功效

  我國將食用油按品質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級為最低等級),分別相當於原來的色拉油、高級烹調油、一級油和二級油,食用油外包裝上僅標注“烹調油”、“色拉油”等含糊詞彙的將被禁止。市場上的食用油種類繁多,但所有的食用油按生産工藝區分只有兩種,即物理壓榨油和化學浸出油。兩者只是油脂制取工藝不同,只要符合我國食用油脂質量標準和衛生標準的,就是安全的食用油,消費者都可以放心食用。下面介紹幾種市場上常見的植物油。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黃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飽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亞油酸37.6%)。另外還含有軟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飽和脂肪酸19.9%

  從上述含量來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構成是比較好的,易於人體消化吸收。花生油可以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寶寶如果缺鋅,就會出現發育不良,智力缺陷等癥狀,而花生油中所含有的腦磷脂、卵磷脂和膽鹼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記憶力,對寶寶的智力開發益處多多。

  烹調方式:煎炒烹炸,200℃以下的高溫皆可。


  2.菜子油

  菜子油一般呈深黃色或棕色。菜子油中含花生酸0.4%~l.0%,油酸14%~19%,亞油酸12%~24%,芥酸31%~55%,亞麻酸1%~10%。從營養價值方面看,人體對菜子油消化吸收率高達99%,並且有利膽功能。在肝臟處於病理狀態下,菜子油也能被人體正常代謝。不過菜子油中缺少亞油酸等人體必須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構成不平衡,所以營養價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子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苷等物質,一般認為這些物質對人體的生長髮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時與富含亞油酸的優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營養價值將得到提高。

  3.芝麻油(香油)

  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們都是以芝麻為原料制取的油品。從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無論是芝麻油還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體含油酸35.0%~49.4%,亞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達98%。芝麻油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別豐富的維生素E和比較豐富的亞油酸。經常食用芝麻油可調節毛細血管的功能,增強組織對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性腺發育,延緩衰老。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質好、營養價值高的優良食用油。

  4.棉子油

  精煉棉子油一般呈橙黃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櫚酸21.6%~24。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亞油酸14.9%~55.0%,精煉後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質,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最宜與動物脂肪混合食用,因為棉清油中亞油酸的含量特別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膽固醇升高,維護人體的健康。人體對棉清油的消化吸收率為98%。



  5.葵花子油

  精煉後的葵花子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黃色或青黃色,其氣味芬芳,口味純正。葵花子油中脂肪酸的構成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寒冷地區生産的葵花子油含油酸15%左右,亞油酸70%左右;溫暖地區生産的葵花子油含油酸65%左右,亞油酸20%左右。葵花子油的人體消化率96.5%,它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有顯著降低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預防冠心病的作用。而且亞油酸含量與維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較均衡,便於人體吸收利用。所以,葵花子油是營養價值很高、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優良食用油。

  6.亞麻油

  亞麻油又稱為胡麻油。亞麻油中含飽和脂肪酸9%~ll%,油酸13%~29%,亞油酸15%~30%,亞麻油酸44%~61%。亞麻油有一種特殊的氣味,食用品質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子油。另外,由於含有過高的亞麻油酸,貯藏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均較差,其營養價值也比亞油酸、油酸為主的食用油低。

  7.紅花子油

  紅花子油含飽和脂肪酸6%,油酸21%,亞油酸73%。由於其主要成分是亞油酸,所以營養價值特別高,並能起到防止人體血清膽固醇在血管壁裡沉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醫療保健效果。此外,紅花子油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谷維素等藥用成分,所以被譽為新興的“健康油”、  “健康營養油”。



  8.大豆油

  大豆油的色澤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熱穩定性較差,加熱時會産生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較多的亞麻油酸,較易氧化變質併產生“豆臭味”。從食用品質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子油、花生油。

  從營養價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櫚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亞油酸50%~60%,亞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構成較好,它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有顯著的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油中還含有多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D以及豐富的卵磷脂,對人體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體消化吸收率高達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優良食用油。

  9.橄欖油



  油脂呈淡黃綠色,具有令人喜愛的香味,溫和而特殊的口味,在低溫(接近於10℃)時仍然透明。因此低壓頭道冷榨橄欖油是理想的涼拌用油和烹飪用油。   橄欖油在生産過程中未經任何化學處理,所含維生素A原、維生素D、維生素E以及不飽和脂肪酸的總量達到80%以上。其中油酸占86%,亞油酸占1%~5%,花生酸占0.9%,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到94%左右。與穀物油脂相比,它的亞油酸含量較低,維生素E的含量也較低。橄欖油中含有一種名叫多酚的抗氧化劑,它可以抵禦心臟病和癌症,並能與一種名叫鯊烯的物質聚合,從而減緩結腸癌和皮膚癌細胞的生長。因此,橄欖油的營養價值較高。

  10.米糠油

  精煉的米糠油色澤淡黃,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很高,因此人體對米糠油的消化吸收率較高。油中除含有天然生育酚外(平均總生育酚含量為400毫克/千克油),還含有角鯊烯和多種阿魏酸酯,它們都有助於抗氧化。除此以外,它還具有降低人體血脂的功能,是一種良好的食用油脂。

  11.核桃油

  核桃油中富含豐富的磷脂,是大腦必不可少的重要營養素,對促進寶寶的智力發展,維持神經系統機能的正常運轉大有好處。核桃油中還含有角鯊烯及多 酚等抗氧 化物質,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髮育,保持骨質密度,並可保護皮膚,防輻射,增強免疫力,對嬰幼兒來說還具有平衡新陳代謝、改善消化系統的功效。

  烹調方式:低溫烹飪或直接調用。



  12.茶籽油

  山茶籽油是我國傳統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之所以稱其為“東方橄欖油”是因為山茶籽油的油脂組成及營養成分都與橄欖油極其相似,不但可以降低膽 固醇,還 可以使寶寶提高免疫力,增強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促進鈣的吸收,對生長期的寶寶尤其重要。另外,山茶油還是比較接近人奶的自然脂肪,是較適合嬰兒的優秀食 品,而其中的維生素E和抗氧化成分,不但可以預防疾病,還有養顔護膚的美容效果。

  烹調方式:直接食用。

  食用油常見誤區盤點

  “油”是人們每日必吃的食物,因此它的用法是否科學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如果使用不當,日積月累甚至可能引發癌症。專家針對人們在飲食生活中對食用油方面容易造成的一些誤區提出了很多實用的建議。

  誤區1:高溫炒菜

  很多人炒菜時喜歡用高溫爆炒,習慣於等到鍋裡的油冒煙了才炒菜,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高溫油不但會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還會産生一些過氧化物和致癌物質。建議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這時就可以炒菜了,不用等到油冒煙。

  誤區2:不吃植物性食用油,或者不吃動物油

  如果沒有油,就會造成體內維生素的缺乏,以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響人體的健康。一味強調只吃植物油,不吃動物油,也是不行的。在一定的劑量下,動物油(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是有益的。

  誤區3:長期只吃單一品種的油

  現在,一般家庭還很難做到炒什麼菜用什麼油,但我們建議最好還是幾種油交替搭配食用,或一段時間用一種油,下一段時間換另一種油,因為很少有一種油可以解決所有油脂需要的問題。

  誤區4:血脂不正常的人群或體重不正常的人群,用油沒有什麼不一樣的

  對於血脂不正常的人群或體重不正常的特殊人群來說,我們更強調的是選擇植物油中的高單不飽和脂肪酸。在用油的量上,也要有所控制。血脂、體重正常的人總用油量應控制在每天不超過25克,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基本上各占一半。而老年人、血脂異常的人群、肥胖的人群、肥胖相關疾病的人群。



  如何選擇優質食用油

  食用油的質量主要表現:色澤、氣味、透明度、滋味。

  色澤:品質好的豆油為深黃色,一般的為淡黃色;菜籽油為黃中帶點綠或金黃色;花生油為淡黃色或淺橙色,棉籽油為淡黃色。

  氣味:用手指沾一點油,抹在手掌心,搓後聞其氣味,品質好的油,應視品種的不同具有各自的油味,不應有其他的異味。

  透明度:透明度高,水分雜質少,質量就好。好的植物油,經靜置24小時後,應該是清晰透明、不混濁、無沉澱、無懸浮物。

  滋味:用筷子沾上一點油放入嘴裏,不應有苦澀、焦臭、酸敗的異味。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食用油裏面總有“因油而異”的個別情況。色拉油應是清澈透明、無色或淡黃色,花生油、豆油、菜油等呈半透明的淡黃色至橙黃色,麻油則是橙黃色或棕色。大豆、菜籽、花生仁、芝麻等經初步處理得到的是毛油,色澤深、渾濁、不宜食用,如果植物油透明度差、黏度變大、有氣泡,常是變質的象徵。花生油在冬天低溫時會凝固成不透明狀,這是正常的現象,鑒別時應有所區別。



  如何辨識地溝油

  鑒別油的質地可以通過看、聞、聽、嘗、問五個方面入手。首先,純凈的植物油呈無色透明狀,如果生産過程中加入色素或雜質,顔色和透明度就會改變。



  其次,每種油都有獨特的氣味。如果有一股輕微的腥臭味兒,可能是“地溝油”,正常的食用油只會散髮出淡淡的香味。將油加熱,如果有臭味,就更可能是“地溝油”了。


  再者,可以用筷子沾一滴油,品嘗味道。如果口感偏酸或者有異味,就很有可能是“地溝油”。

  此外,可將油點燃並聽其響聲。燃燒正常無聲響的是合格産品;燃燒不正常且發出“吱吱”聲音的,是由於水分超標;燃燒時發出“噼叭”爆炸聲的,表明油的含水量嚴重超標,而且有可能是摻假産品。還可以問商家的進貨渠道,必要時索要進貨發票或查看當地食品衛生監督部門抽樣檢測報告。


地溝油 vs. 劣質油 - 中華語文知識庫

chinese-linguipedia.org

大陸用語:地溝油

台灣用語:劣質油

  •  
  • 解釋:   回收後再予以提煉,多次反覆使用的油。屬於品質低劣,食用後將嚴重危害健康的一種違法油品。
===

【奶精提升咖啡風味 長期危害健康】

咖啡除了隱藏的熱量危及健康之外,為了提升風味與滑順口感,民眾也會接受商家提供奶精,搭配冰咖啡使用。

奶精的主要成分為氫化植物油、玉米糖漿、酪蛋白、香料、食用色素等,並不含牛奶成份,在保存上不需要冷藏。所謂「氫化植物油」是將植物油透過氫化技術,使不飽和脂肪酸變成飽和脂肪酸,讓液態植物油成為固態,並可以高溫重複油炸,增添食物酥脆口感,例如人造奶油、酥油、乳瑪琳等。由於成本較低,也被大量運用在速食及各類酥炸食品中,如炸雞、甜甜圈、餅乾、派、洋芋片及糕點麵包。

「反式」脂肪酸就是在油品氫化的加工過程所產生,不同於天然脂肪酸的「順式」化學結構,其化學與物理特性較穩定。雖然提高食品穩定性與風味,對健康卻是長期的危害。研究已證實「反式脂肪酸」會增加LDL(低密度脂蛋白,即壞的膽固醇)及降低HDL(高密度脂蛋白,即好的膽固醇),不但影響身體脂肪酸代謝,也會阻礙細胞膜合成及荷爾蒙製造,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如何享用美味的咖啡,又不會產生體重增加及傷「心」的罪惡感呢?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RachelThompson博士指出,偶爾喝冰咖啡無妨,建議可選擇脫脂或半脫脂牛奶調製的去糖咖啡,這樣可以減少一些熱量攝取。

同時提醒大眾,也要注意那些加入大量糖水或奶油的飲料,因為這些飲品都含有很高的熱量。如果您常態性的飲用冰咖啡,會增加肥胖的風險,同時與癌症發生、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或其他代謝慢性病習習相關。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也提供健康喝咖啡3撇步,撇步1:調整咖啡內容,以低脂牛奶或脫脂牛奶代替奶精,2/3牛奶加1/3咖啡,不需加糖,口味好又健康。撇步2:注意攝取量,平均150cc的咖啡含100豪克咖啡因,建議一日之內咖啡因攝取應少於300豪克。撇步3:選對時間,避免空腹,由於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長期空腹飲用咖啡易傷害胃黏膜。


台灣新生報 - udn健康醫藥
 ·  · 































 · 
5小時前 ·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