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道不虛行、遇緣即應。
有「感」則能「應」之,如扣鐘而應響 ,
「感與應」乃因緣互動之因果現象。
「感」即是以至誠專一之心、付之於行;
「應」則是應其心行而顯道交之效用。
是故,君子專誠之舉,無不應感。
此義不僅僅只是宗教上的神佛感應而已,
更是積極的展現在我們日常生活、待人處事之中,
隨時隨處的都在彰顯「感而應之」的法則。
譬如寬以待人,則能應之以「和」而眾望所歸;
客觀處事,則能應之以「理」而明證一切事項的真實。
感應不只是談神蹟,也不僅在說生活,
感應的真實理趣,更是在掀露宇宙運行的神秘面紗,
我們應該深切的去體認這個「感因」而致「應果」
的緣起甚深勝義諦,它是我們生命的真實面貌。
上一篇:答案的壓力
下一篇:性本善或性本惡
感謝好文分享^^
謝賞紅樓追薪 晚安安
假借四大以為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毗舍浮佛偈) 午安安
www.instagram.com/lwluiwing
印象裡我已經是第三次買紫雲蔓了 紫雲蔓是台灣原生物種 之前喜歡山野草時 就注意過這種小花 但是隨著夏天來臨 它的花期不但
直至2028年12月31日,不去任何基督教,真的!可以省到141,300台幣。 雖然,不明白不去任何基督教,怎省到總共141,300台幣,卻感恩
2025.01.23 第4站【寶劍寺】 妹妹後方的黃土路的最遠方 就是馬路 我們要參觀遺跡 都得
感謝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