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道不虛行、遇緣即應。
有「感」則能「應」之,如扣鐘而應響 ,
「感與應」乃因緣互動之因果現象。
「感」即是以至誠專一之心、付之於行;
「應」則是應其心行而顯道交之效用。
是故,君子專誠之舉,無不應感。
此義不僅僅只是宗教上的神佛感應而已,
更是積極的展現在我們日常生活、待人處事之中,
隨時隨處的都在彰顯「感而應之」的法則。
譬如寬以待人,則能應之以「和」而眾望所歸;
客觀處事,則能應之以「理」而明證一切事項的真實。
感應不只是談神蹟,也不僅在說生活,
感應的真實理趣,更是在掀露宇宙運行的神秘面紗,
我們應該深切的去體認這個「感因」而致「應果」
的緣起甚深勝義諦,它是我們生命的真實面貌。
上一篇:答案的壓力
下一篇:性本善或性本惡
感謝好文分享^^
謝賞紅樓追薪 晚安安
假借四大以為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毗舍浮佛偈) 午安安
លោកុប្បត្តិ 1:2 ផែនដីគ្មានរូបរាង ហើយភាពងងឹតបានគ្របដណ្ដ
2025/1/23 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坐13站捷運可以做什麼?妹妹拿出了毛線…… &nb
Total: Bal b/f TW$700+TW$100=TW$800 Bal c/f
1º. 從二零二二年八月三日,開始遇上柬埔寨賣豬仔新聞後,每年,八月三日,定為群哀日 2⁹. 浮動半假日,從柬埔寨事件,二零二
■【長照黑暗:用欺騙的方式!讓照服接案!!!】: ■貼文連結: 長期照顧服務從業人員工作資源平台 ◆◇◆◇◆◇◆◇◆◇◆◇◆
感謝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