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30 01:15:49Movieland

東京物語 (1953) - 笠智衆 / 東山千榮子 / 原節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這一次的小津安二郎有“東京物語”。

平山周吉和登美是一對結婚多年的老夫婦﹐住在尾道﹐小女兒深田就住不遠處﹐平時生活寂聊﹐於是就到東京一行﹐探望兒女。他們興緻勃勃的抵達﹐兒子幸一及媳婦富美子都熱情招待﹐還有女兒志子與二媳婦紀子都非常高興。可是過不了幾天﹐大部份人的熱情就減退了。幸一忙著門診的工作﹐兩個孫子三次呂及勇武則忙著功課。夫婦倆也日益沉悶﹐縱使週末安排了活動﹐卻因為幸一臨時應診而取消。而志子則以照顧美容院的事情﹐她覺得幸一既然已為父母的節目有所安排﹐也懶得理會﹐直到要她照顧時﹐就把責任推到紀子身上。紀子是一個平易近人的好媳婦﹐丈夫緒二死後﹐她一直為他守寡﹐平時她要上班工作﹐住的只是簡陋的小房間﹐可是她願意騰出時間﹐帶他們遊覽觀光﹐兩老非常開心。

然而志子對於兩老待在東京已不耐煩了﹐情願花錢請他們到熱海渡假﹐實則是希望擺脫他們。可是那裡是渡假勝地﹐許多年輕人到晚上還是鬧著玩﹐兩老本來可鬆馳一下﹐倒變成連晚上睡眠的機會也失去了﹐於是兩人即起程回到兒子住處﹐然而志子在家要開美容師會議﹐於是兩老也只得外出到處逛。

登美在紀子家過了一夜﹐紀子對婆婆非常關懷與照顧﹐兩婆媳談到守寡的問題﹐登美希望紀子再結婚﹐而且當夜還哭至入睡﹐為的是替紀子傷心難過。紀子雖然經濟狀況不太好﹐可是第二天她還給了婆婆零用錢﹐登美好生感動。而周吉則與友人喝酒﹐後來需要警察深夜帶他回家﹐志子非常不悅。後來﹐他倆都覺得麻煩著兒女們﹐於是就決定回老家尾道了。

可能是舟居勞頓的關係﹐登美中途就病倒了﹐要在大阪的兒子敬三家稍作停留﹐可是回鄉不久﹐兒女們就接到母親病重的消息﹐待他們返鄉後﹐母親已無法辨認他們了。不久登美離世﹐眾人在辦過喪禮之後﹐就匆忙返回東京﹐志子還要取走母親的衣服與窗簾作紀念﹐只留下紀子多陪周吉幾天。周吉再度跟紀子提出再婚的問題﹐並且希望她得到幸福﹐對於公公婆婆待她那麼好﹐她實在非常感動。現今紀子也離開了﹐只得周吉一人留在家中﹐他更感寂聊了。

電影由小津安二郎執導﹐演員有笠智 (周吉)﹑東山千榮子 (登美) 及原節子 (紀子)﹐屬1953年的作品。就像預告片所言﹐這只是一個平凡家庭的故事﹐所以這些事情都會發生在你我他的家中。孩子們雖然要為生活而奔馳﹐可是對忽略照顧老人家﹐也實在說不過去。筆者有許多老人家朋友﹐其實他們的生活都無憂﹐只是生活中就是寂寥﹐需要打發時間而已﹐他們需要的是孩子的關心。說實在﹐父母愛子女﹐對孩子還會有甚麼要求﹐只要孩子真心的關心一下﹑問候一下﹐他們都會樂上半天。像志子的丈夫本來買了點心﹐可是她卻嫌太貴﹐寧願兩老吃餅乾﹐自己卻一面講一面吃﹐真令人傻眼。之後參加完喪禮﹐還道希望死的是爸爸﹐那麼就可以接母親到東京居住﹐但是當時兩老在她家時﹐她又有否盡過子女的孝道呢﹐所以連小女兒也忍不住跟嫂嫂紀子抱怨﹐說他們太自私了﹐連取了亡母的東西﹐也不多留幾天。其實與父母的相處﹐若把自己代入他們的年紀﹐想想他們的需要﹐要瞭解並不是甚麼難事﹐問題是你有 Heart 嗎﹖到你老時﹐你又想子女怎樣待你呢﹖那就把自己想要的﹐對待老人家就好了。


很奇怪﹐小津的電影中﹐老父老母都比較平易近人﹐倒是那些媳婦或子女都是不孝居多﹐反倒同時代香港的粵語電影﹐大多是惡家婆﹑橫蠻無理的老媽﹐受盡欺凌的都是媳婦﹐不曉得是湊巧﹐還是日本人的文化不盡相同的關係。


東京物語 Trail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Pc793vD4YU



延伸閱讀﹕

草原上的飛羊城堡之家和我一起過人生

http://blog.roodo.com/feiyoung/archives/8618081.html




筆者相關貼文﹕

戶田家兄妹 (1941) - 佐分利信 / 高峰三枝子 / 三宅邦子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rishuits/3/1312450478/20090329002341

父親在世時 (1942) - 笠智 / 佐野周二 / 津田晴彦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rishuits/3/1312454758/20090329155538

茶泡飯之味 (1952) - 佐分利信 / 木暮實千代 / 津島惠子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rishuits/3/1312448579/20090328214656



PS﹕Thanks for hsumolly’s help



© Muzikland

Movieland 2009-04-21 01:15:48

轉載自2003年“小津安二郎百年紀念展”一書的一些資料~

背景﹕

第46部作品,拍於1953年7月至10月。

小津很多作品都以東京命名,或打算叫做東京甚麼的,而這些全都是原創劇本,說明小津對他的出生地東京情有獨鍾,其他導演都沒有小津這般迷戀東京。

戰前野田高梧看過美國導演 Leo McCarey的《Make Way For Tomorrow》(1937) ,本片情節據說由此而來。可是小津當時正在行軍,沒看得到,充其量只能說小津受該片間接啟發。說不定是小津和野田把拍《茶泡飯之味》前構想的那個農家母親與五名子女的事改編而成。

本片的子女,包括長子一家、長女夫婦和戰死的次子遺孀,都住在東京,但他們的具體居所並無特殊意思。長子的醫務所和長女的美容室都帶有東京東面平民區和近郊的氣氛,然而這只是劇情安排,反正只要是在東京就可以了。同樣,兩個老 人家居住的尾道,也沒有特別含意,可以是九州或是信州﹔只要在東京以外,都可以成立。父母親在農村,子女在東京, 這種情形已見於《獨生子》,而本片仔細描寫角色性格與環境的閱係,比前作更有說服力,可謂總結了小津對東京的看法, 被譽為他的代表作。

正如《獨生子》一樣,本片的父母對身處東京的兒女心有不滿。但是前作母子的緊張對立現在已潛入角色內心,且被達觀和寬容沖淡,能夠讓人坦然面對。小津也由求道進而為悟道,這很可能是因為他的觀點從先前的子女轉而為從父母身上出發。 小津年紀大了,思想成熟,做人處世也以和為貴。

小津的電影把人與人相處之樂,包括天倫之樂,放在時間的推移當中加以品味。他明白人世的安樂必會有變,這就是生命 、無常。

老父喪偶翌晨,望著海說﹕「日出多美! 」接著說﹕「今天又會很熱。」這些對白,人們一再討論、闡釋,其實同樣的台詞在 《遙遠的父母之邦》的劇本裡也有出現,算得上是小津的老生常談了。



小津的話﹕

我要表現的是,透過子女的成長來窺探日本家族制度瓦解的過程。《東京物語》是我所有作品中最為戲劇化的一部。

Movieland 2009-04-02 02:30:00

Dear JJ,

原來有這麼一個故事啊。笠智眾在小津電影可擔主角﹑配角﹐甚至是閒角﹐很厲害﹐非常多元化﹐是不可多得的演員呢。

歡迎來Movieland玩~

JJ 2009-03-31 20:58:56

笠智眾真的是從戰前紅到戰後,[莎鴦之鐘]本來邀他主演,他卻正在南洋拍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