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1 00:31:01choiwan

記起十元的故事

一直叫自己不要忘記「十元的故事」。那天的「三十元事件」,相信是潛意識中這個十元的故事的作用。

那天晚上上課後走到地鐵月台,一個男子,大慨三十來歲吧,向我走過來。「男人老狗」有點著急的樣子,問我有沒有散錢。他大約是說把袋子遺留了。

我把散錢包拿出來,卻沒剩餘散錢在裏面。他一半客氣一半不客氣的再問我有沒有二十元紙幣,我把錢包拿了出來,把二十元紙幣遞給他。

他想了想,算了算,再一半客氣一半不客氣地問有沒有多二十元,我把另一張二十元紙幣遞給他,然後他把手中本有的十元「找」給了我。

他大概怕我以為他是專門騙人的,站了一會說他並不是在騙我。又問我自己夠不夠錢回家。

想起真的有點好笑。自己那時即時的樂意反應也叫自己感到驚訝。但一點並沒有被騙的感覺。

相反,兩個「陌生」的人表現出的那種...該怎麼形容呢...「友好」?「信任」?總之那簡單直接、不複雜的交流,叫人很舒服,很滿足。

前天走了去看「天水圍的日與夜」。完場時,立即便聽到一位觀眾對這戲第一刻的感想:「這種好人現在已經沒有的了」。這觀眾所指的是戲中主角 ─ 一生也為別人而活的一個女人。年輕時工作便為了供哥哥供弟弟到國外讀書,長大後哥哥弟弟的生活環境富裕,自己卻仍得營營役役在超市工作,也沒有表現半點埋怨;丈夫早逝,失去重要的依靠;遇到了需要幫助的婆婆,竟把她當作家人般看待,並與她一同哀傷。

很奇怪,大家明明都嚮往人與人之間那友好、信任、親切的感覺 ─ 所謂「好人」,卻都沒有信心在現實生活中能遇到好人、或沒想過由自己去作好人。

「三唔識七」是正常人面對陌生人的必然反應嗎?

「十元的故事」是大約兩年前的經歷。那天我的八達通「負錢」,忘了「增值」,上了巴士,司機開了車,我才發現自己身上一個散錢也沒有,只有一張一百元紙幣(這是難得的,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慣性地身上只要有八達通,便有安全感,因此常常不帶錢在身),然後:

(1) 司機表現冷酷非常(這是出乎意料之外);
(2) 心想沒有可能把一百元投進巴士的錢箱裏(雖然司機的冷酷反應曾讓我有這樣的一刻衝動);
(3) 也沒有可能在一或兩個站後的「荒山野嶺」下車,下車後也沒有增值的地方;
(4) 只好問車上的人找換散錢。一百元的散錢!?有點難度吧。

正是在不知所措之際,一班十來人的同事/朋友/同學,籌足了十三元,給我遞上。車資只需十元,我把三元還給他們。

那次可以說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何謂「感激」,就是這般的不問條件、「三唔識七」。

不錯,只是十元,或者大家都不在意。

但唯有這十元,才能解釋那三十元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