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4 12:47:11齊老師

重構「上帝」概念?

一、尼采:「上帝之死」

經過了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到了十九世紀末,西方基督教世界出現了「上帝已死」的說法。那是天才精神病患者尼采所提出的。他在「上帝之死」一書中表達了如下的想法:上帝已經無法成為人類社會道德標準與終極目的。上帝已死代表現存道德標準的危機,因為當人放棄基督信仰的時候,他就把基督教的一套道德觀從自己腳底下抽出來。這種道德觀完全不是不證自明的……當對上帝的信仰崩潰了,人的手中可以甚麼都沒有。

「上帝之死」是說明:人類再不能相信這種宇宙秩序,因為已經無法識別這種秩序是否真正存在。上帝之死並且令人否定絕對價值不再相信一種客觀而且普世存在的道德律法。

絕對道德觀的失去就是虛無主義的開端。所以人類需要努力去找出重估基本價值的方法,一種比基督教價值更深入的宇宙觀。

尼采相信,大部份人因為深層的恐懼而拒絕認識「上帝已死」這種觀念。而當認識到時,他們會覺得痛苦,然後虛無主義會變得猖獗,而且相對主義會在人類社會中成為律法所有事物都是被許可的。

對尼采而言,虛無主義是所有理想化了的哲學體系的必然後果,因為所有理想主義,包括基督教,都有一樣的弱點沒有「基礎」。

不過,尼采相信,沒有了上帝,人類依然可能找到積極的道路。放棄了對上帝的信仰為人類發展自己的創作能力開了第一道門戶。基督教再無法左右人類,所以人可以放棄向神尋求協助,轉而去認識世界的新價值。這是新的自由丟開過去的包袱,從而尋求創新。

尼采用了茫茫大海作比喻。那些學會為自己創造新生的人代表了人類的新階段,就是超人通過駕馭自己的虛無主義而成為英雄。

二、中國人本主義的欠缺

不同於基督教世界,中國少有基督教的包袱、束縛。沒有那種「虛無」的理想主義,沒有那種強有力的、客觀的、普世存在的道德律法。所以,中國人只受到傳統與俗世法律的規範。這種規範主要專注於家庭倫理,以及此倫理在外部世界的延伸。

尼采的「超人」,是在基督教瓦解的基礎上重構「人」的努力。那是一種人本主義的、主體的「人」的理想,是高難度的嘗試,而多數的實驗均已經失敗。

中國的人本主義實驗也不怎麼成功。中國的人本主義,同樣受到限制,受家族主義的限制,也受專制世襲帝制的限制與扭曲;也受知識未充分開展的限制(而人們抗拒成為知識的工具,則使知識不易由社會的內在力量得到充分開展)。而且,在人本主義的實驗過程中,理性與全人彼此常相扞格。或者全人不能得到理性的支持(理性要求分化、專化、去感性),或者理性被全人壓抑(感性壓抑理性)。

客觀而且普世存在的道德律法需要「外在」力量支撐,而這與人本主義的精神卻相違背,人本主義不要藉用外在的框架限制人性的開展。但是,沒有了外在支撐框架,人更多時候是更墮落,而不是成為主體的人或「超人」。

人本主義強調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其實,人作為工具可能有積極的意義,許多重要的人類發明、發現都賴「出家」者之賜,好比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或遺傳學的孟德爾,以及最後成為虔誠基督徒的天才巴斯噶。康德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個清教徒式的哲學思想「工具」?

但人本主義為了抬高人的價值,拒絕了這樣的人生規劃。這一來,人作為工具可能產生的奇蹟,也大大減少。而在傳統中國,儒家的人本主義思想卻又無力扭轉專制所帶來的對人的扭曲力量。

中國儒家似乎以為,沒有上帝,把神「放入括弧」,人還能維繫普遍的道德。也或者,儒家並不是這麼想的,但他們放棄了去檢討這個「天」與/或「神」的概念,未朝向使之系統化的方向發展。從而也使倫理道德的具體效果大打折扣。

就像我們身處太空之中,我們還能有上下四方的分辨能力嗎?沒有上帝,我們還能知道什麼是上下四方嗎?沒有系統的至高「神」的概念,中國人的倫理道德還能落實嗎?

尼采把將死的基督教加速送入焚化場,為的是加速尋找新的、積極的價值系統。但是,中國人是否可能從西方的基督教,特別是其「上帝」概念,獲得靈感,卒能找到中國所欠缺的使倫理道德落實的「客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