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其他可能性
一個年僅五歲的美國小孩自小患上白血病,跟病魔搏鬥多年。他有個心願,是成為蝙蝠俠。一個名為「許願」(Make-A-Wish)的基金會為實現他的夢想,在三藩市佈置了故事場景,並在過萬個志願者的幫忙下,讓小孩當上蝙蝠俠拯救世人。
眾志成城去為一個不幸小孩圓夢,並鼓勵他繼續勇敢地面對病魔,足顯人間有愛有善,很是感人。然而,在感動的同時,卻有問題必須反思:一個美國小孩的夢,早已被「荷里活化」、「迪士尼化」,他的心願離不開英雄救美、受人擁戴。而這種超級英雄故事往往隱藏意識型態;細看該基金會安排的情節,可見「女性等待男性救援」、「正邪之爭是男人的爭鬥」、「英雄最終會凱旋歸來接受歡呼」等英雄主義的論述。「邪不能勝正」、「拯救弱者」等訊息自然是正面的,但在不少美式超級英雄的敘事中,救人有時不是重點,成為英雄才是。救人有時不只是為救人,而也為了--cool。
我們大概可以推想,如果患病的是五歲女童,她的心願可能是做白雪公主,而基金會則會安排七個小矮人與英俊王子,眾人則會在她被吻醒之後歡呼。更糟的可能性是,女童希望有Barbie的身材,並想要一套套華麗衣裙,於是基金會為她打造超級模特兒的性感美麗--這是另一種的美國夢。
責任當然不在小孩,他們只是被迪士尼、荷里活與消費文化塗上顏色的白紙,那些夢想都是成人世界加諸在他們身上的。問題在於:除了蝙蝠俠與Barbie,夢想有沒有其他可能性?這問題,同樣也適用於澳門:我們給小孩怎樣的夢?除了進賭場工作與現金分享,下一代又可以冀盼什麼、夢想什麼?
力報11月20日
上一篇:發財之後,何去何從?
下一篇:在自己的房間旅行:了解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