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絮語
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個facebookaholic,
不過,真的承認對fb這玩意有點熱衷。
一開始不喜歡它, 因為那不是寫文章的地方,
但後來卻慢慢發現它的妙處。
林奕華玩fb玩得非常兇, 他說, fb好像一本雜誌,
你把你喜歡的東西, 介紹給你的朋友. 我非常同意.
有時是抒發感情, 有時是簡短評論,
有時是一首歌一個笑話...
當然, 那超強的互動性也是一大魅力.
以下, 是這陣子在fb上留下的東西......
* * *
吳宇森得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感謝太太多年來「不離不棄」;李安當年得奧斯卡,感激太太在他最失意的日子「不離不棄」;高錕得老人痴呆症,傳媒的焦點是他太太「不離不棄」照顧他陪伴他。女性,究竟什麼時候可以有自己的人生,而不必「不離不棄」做男人背後的隱形人?(6/9)
* * *
英國歌手 Morrissey 因為中國人對待馬戲團動物的手法不人道,而稱中國人為「次等人種」(subspecies),眾人自然激怒非常。但這番種族主義的說辭,其實跟最近很多人對整個菲律賓的仇恨,不是異曲同工嗎?只看見別人眼中有刺,卻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正是我上星期在文章尾段提到。(6/9)
* * *
「二十世紀後期的香港與中國,緊張刺激的事無日無之。你可以麻木地過日子,可以馴服如羊,也可以站起來吶喊--雖然你的聲音不會有多少人聽到。但如果你有超人幾級的歌、舞、演的天賦,站起來,頑強地對抗極端的時與事,以演藝發洩,你就是梅豔芳。」正忙於為一本關於梅艷芳的書寫文章,再次讀到以上張五常寫的話,心情仍然不平伏。(2/9)
* * *
菲律賓事件,令我想起早前美國人反對建清真寺。種族主義有種令人不安的力量:每當有事情發生,我們會很「自然」地把責任怪到一個國家一個種族的頭上。菲律賓的悲劇發生,譴責當地警方很合理,責難當地領導人嬉皮笑臉的回應也很合理,但有必要延伸到仇恨整個菲律賓,甚至要罷買菲律賓貨物嗎?如果要這樣無限延伸,為何又不把責任推到「全人類的劣根性」或「杯葛銀河系」?我們的歸責為何總是不多也不少地停留在一個國家上?早前,美國人抗議在世貿中心的遺址附近建清真寺:少數恐怖份子的行為,竟令那麼多人從此妖魔化整個中東世界與回教文明!非常野蠻的邏輯!(25/8)
* * *
What’s interesting about living in Britain is -- We thought we were going to Europe before we came here, but we found out later that many of the British dont think Britain as part of Europe nor themselves as Europeans. I couldn’t help but wonder, did we come to the wrong place? Or, nothing will turn out as expected in life? (11/8)
* * *
九十年代初,我是個中學生,不曾離開過澳門生活。當時剛流行卡拉OK,我們這樣唱著哼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遙想著畢業後即將要面對的「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後來,在不同地方生活過,加拿大、台灣、英國......。十多年後,在英國那一年,從陳可辛的《如果愛》中再聽到這首歌,很記得當時眼睛的濕潤。今晚,從EDWARD那邊再聽到這個新版本,意義很多:首先,張亞東的新編曲與莫文蔚的新演繹,精彩;第二,感懷自己多年來在「外面的世界」發生的故事;最後,發現在全球化人口流動的今天,有關這樣的「外面的世界」的故事其實有增無減。送給每個曾經有過難忘的「外面的世界」的朋友...(9/8)
Hi,高錕得與吳宇森的實際狀況我不清楚.但據我所知李安的太太林惠嘉是一個很有自我的人.她對於自己的興趣與工作(生物科技)不曾因為李安的蟄伏七年或是一鳴驚人而改變.李安說他第一次拿到柏林影展銀熊獎的時候打電話回美國報喜訊.他太太被吵醒(凌晨5點)很不爽!有一次他們在美國逛超市,有華人太太跑過來跟林嘉惠說:你真好命,你先生現在還賠你逛街.林嘉惠馬上回她: 你搞錯了,是我在陪她逛街.
我認為,與其問說(這些)女性沒有自己的人生,不如說為什麼媒體以及大眾要隱藏 否定她們的人生.
附上牛春龍的書籍推薦宇 (台灣博客來網站):她把這份無私的愛留給了子女、丈夫,親朋。也教子女能把愛融於社會,一樣無私地接受他人的愛,好使他們如一片綠葉,隨風而生,而不至於失落。
買大象的人:
是呀~ 傳媒的「再現」效果的確是關鍵部分。所以這裡的層次有兩個:女性在實際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女性如何被媒體呈現,而這些呈現又選擇了什麼、忽略了什麼、強化了什麼、典型化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