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7 00:08:50Pan

八十年代,有什麼好懷念?--寫在梅艷芳的四十五歲冥壽

  八十年代,有什麼好懷念?
    ──寫在梅艷芳的四十五歲冥壽
                          
  這幾年來,社會上掀起一股“八十年代風潮”:數不清的歌星在演唱會向那個時代致敬,大唱梅艷芳張國榮的歌;在電視上,每隔一陣子就看到新晉歌星或藝員扮梅艷芳草蜢載歌載舞;當然還有因肥肥去世而對電視工業最蓬勃的八十年代的回顧,以及因黃家駒逝世十五周年而對當時樂隊歌曲的懷念。這個懷舊熱潮的表面原因,是香港藝人今不如昔,我們再沒有像梅艷芳羅文的巨星,然而,在這個表層原因背後,對八十年代的感情還蘊藏了什麼?說到底,八十年代有什麼好懷念?這個問題,可以在梅艷芳身上找到答案。

歌手:由街坊變成皇者

  談八十年代之前,先看看七十年代。七十年代被普遍認為是香港人建立主體意識的重要階段,這從歌曲電影可以清晰看到。六十年代最流行的是來自台灣的國語歌,最賣座的是邵氏的國語片,那時的香港流行文化處於一個隱約的大中華概念中,沒有獨特個性,也沒有觸及香港人日常生活。到了七十年代,以許冠傑的歌曲、許冠文的電影、電視劇《獅子山下》為首的本土文化興起,講打工仔生涯,講加價熱潮,講屋鸷生活,充滿草根味。這種流行文化在當年港督麥理浩的一連串利民政策──興建公屋、成立廉署、免費教育──之下,推動著本土意識的成長。

  然而,踏入八十年代,香港邁向國際化,經濟起飛,文化也隨之轉型:在流行音樂方面,由許冠傑代表的草根性,漸漸被由梅艷芳代表的另一種社會階層取代。許冠傑唱出小市民心聲,梅艷芳卻建立了華麗舞台;許冠傑形象親民,梅艷芳的形象卻是耀目巨星。歌手的角色,一下子從一個街坊變成了一個皇者。這種變化,代表了經濟起飛下整個香港的社會階層提升,也就是從憂柴憂米的草根變成了嚮往時裝潮流、生活品味、視聽效果的中產(或“小康”及“準中產”)。如果說七十年代香港人的身份是透過“我是打工仔,我是屋鸷仔”的階級認同而建立的,那麼八十年代的香港認同則透過“我是壞女孩”來構建。也難怪唱片《壞女孩》當時賣出四十萬張,成了香港史上最暢銷的唱片之一。

  八十年代的香港人,再不喜歡“家陣惡搵食,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的歌詞,因為,香港人富裕了;就是不富裕的一群,也不希望別人提醒他仍是“打工仔”,他們更喜歡“why why tell me why,夜會令禁忌分解”這種洋化的、有型的、談風花雪月但不失反叛精神的歌詞。梅艷芳的歌曲與舞台造型,成了被渴慕的一種社會階層,那是八十年代香港“富起來”後的集體意識。至於梅艷芳由一個出身寒微的小歌女褪變為天皇巨星,更是一則階級流動的寓言──一種當時社會高唱的“只要肯拚搏就能出頭”的香港精神。

香港:曾經的獨一無二

  梅艷芳是八十年代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她的歌曲雖然很少像許氏兄弟觸及社會現象,但她卻折射了整個時代的香港文化──《壞女孩》等歌曲反映了當時女性地位的轉變,以及社會對性愛的開放;《蔓珠沙華》及《夢伴》的東洋風反映了當時的崇日潮流;她的大膽形象與美國的麥當娜遙遙呼應,反映了廿年前的香港跟西方潮流亦步亦趨;她帶動服裝潮流的造型,又反映了“四小龍”時代的香港的消費文化。

  因此,雖然八十年代中港台的交流沒有今天的頻繁,當時沒有衛星電視,當時香港歌星也不常出訪台灣大陸,但梅艷芳仍然紅遍中港台,甚至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因為,當時沒有一個華人地區可以出產一個像梅艷芳的人物。當梅艷芳在香港的事業如日方中,台灣最紅的是陳淑華、蔡琴一類斯文大方的歌星,如果要類比,她們屬於徐小鳳一類,風格甚至比主打香港市場的甄妮還要保守。台灣要到了二十年之後才出產了一個舞台型天后蔡依林。

至於內地,當時更沒有自己的歌影流行文化工業。電影《如果愛》就側面說明了這一點:在八十年代的北京,不懂廣東話的周迅也得在歌廳跟著梅艷芳的《冰山大火》又唱又跳。對當時的大陸來說,香港是窺探世界潮流的一扇窗。八十年代的梅艷芳代表的是一種經濟成果,一種消費潮流,甚至是一種開明開放的文化,那是當時在華人世界獨一無二的香港文化。純粹“香港製造”的梅艷芳崛起之時,代表大中華的鄧麗君淡出,帶著傳統中國味的徐小鳳受歡迎程度下降,這並不是巧合。追捧梅艷芳,其實是一種有關文化認同的選擇。

另外,不知是刻意還是巧合,梅艷芳的歌路甚有策略性:她歌路縱橫,除了《烈焰紅唇》等勁歌顯示香港的獨特與開明之外,她也擅於演繹中國風味的歌曲:跟《壞女孩》同一張唱片的有廣東版《不了情》,跟《烈焰紅唇》同期的有《胭脂扣》,後來的《似是故人來》也是含蓄典雅。梅艷芳很能代表香港,那是一種“半唐番”文化。作為“東方麥當娜”,梅艷芳唱中國小調比不少大陸歌星還要動聽,她在《胭脂扣》穿旗袍也很有味道。可以很洋化,可以很中國,我們在梅艷芳身上看到了香港的精髓,而這種精髓在八十年代發揮得最淋漓盡致。

越是迷失,越是懷舊

  八十年代被香港人懷念的原因就在這裡。從梅艷芳張國榮等巨星身上,香港人看到一段已經不再的香江光輝歲月。事實上,踏入九十年代,隨著九七逼近、盜版盛行、卡拉OK興起,再加上從英美而來的一股保守的政治文化勢力,香港歌影事業風光不再,而另一邊廂,台灣的流行文化產業卻日趨成熟,就連大陸都漸漸有能力打造自己的明星,更顯香港文化日走下坡。因此,在中港台幾個地方,香港對八十年代流行文化的懷念最為明顯。香港,越是在九七之後自我迷失、定位模糊,就越是懷念八十年代那種輝煌與獨一無二,而流行文化恰恰是最鮮明的一個部分。

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之後的香港,一方面人心浮動,另一方面卻經濟火紅,晉身國際都會之列。那個千年一遇的獨特歷史背景,孕育了香港的歌影文化,孕育了梅艷芳。藉著對八十年代流行文化的懷念,香港人追思的是一個可一不可再的時代。時勢創造了梅艷芳,梅艷芳也創造了一個時代。因此,談論梅艷芳,除了懷念其歌藝、演技與舞台魅力,其實我們還可以從她身上看到了一個特殊的歷史場景,一種已經沒落的文化,還有香港那一個雖然躁動但活力無窮的時代。Create_adam@yahoo.com.hk
 
(澳門日報演藝版,10月16日)
威爾剛 2019-12-25 12:59:15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台長PAN 2008-10-23 23:23:26

陸奧雷:
誓要去,入刀山!

來遲:
原來你除了欣賞鳳姊與輝兄,也是個梅迷!
老實說,那隻演唱會dvd我也很不忍心拿出來看...

川島芳子:
完全沒問題!

川島芳子 2008-10-23 22:18:16

很好的文章, 己借來轉貼. 希望你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