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4 01:00:57Pan
是世界大同,還是敵我分明?--奧運的全球化與民族主義
都說奧運可以拉近世界,連繫地球,甚至可以實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然而,奧運卻又同時可能令人們變得很狹隘很排外。
有什麼比奧運更能代表全球化的地球村夢想?全球超過十億的觀眾,不顧時差,在同一時間觀看同一場一百米決賽,他們看的甚至是同一個品牌的電視機,喝的甚至是同一個牌子的汽水。那一刻,奧運連繫了全球,我們彷彿活在一個沒有界限的“地球村”。
然而,又有什麼比奧運更高舉敵我分明的民族意識?不同國家的觀眾追捧的,是自己國家的選手;他們期待的是,是自己國家奪標之後的升國旗奏國歌;他們留心的,是獎牌榜中自己國家的排名;主辦國家,更視奧運為一種國力的展示。當然,奧運總比世界盃好,還不至於因為支持的隊伍不同而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然而,奧運蘊釀民族主義,甚至滋生排外情緒,卻也是不爭的事實。那一刻,是敵我分明,而不是世界大同。
“世界大同”還會遠嗎?
因此,奧運及世界盃等全球性體育競賽成為了文化研究的上佳題材,它展現了一個由電子傳媒所主導的世界性活動如何深入全球的不同角落,構成一種凝聚力與全球意識;在越南北部的貧窮村落以至美國洛杉磯的荷里活豪宅,都不能抗拒奧運。全球人類,只要買得起電視,無一不被奧運吸引。至於一些全球性商品,例如可口可樂及NIKE體育用品,則藉由奧運更加深入全球的每個角落。原來,全球不同國家的數以億計的人,真的可以看一樣的節目,穿一樣的品牌,喝一樣的飲料;再加上,賽場上不同膚色的選手,又體現了一種多元化。如此看來,“世界大同”似乎不遠,人類也似乎沒必要紛爭分化了。
於是,有樂觀派學者認為這正是全球化的美好想像的實現。靠著電子科技及通訊器材,我們建立一個全球影音網絡,全球人類藉此活得更加親近,甚至,民族國家的觀念會隨著這種活動的熱絡而減退。所謂的“後民族主義”(post-nationalism,或稱“後國家想像”),就是指在全球化下,國家觀念與國族文化如何從封閉走向開放,國家不再是唯一的劃分單位:一個在上海浦東上班的中產階級,她的生活模式與各種觀念很可能更接近紐約倫敦的上班族,而不是雲南省村落的同胞。有人預言,國家作為一個政體的力量會漸漸減弱,因為現在的人口、資訊、資金、音樂、電影、技術都是國際的、流動的,人們生活的少數項目如稅收、醫療、教育才會掌握在國家手上。這會引領人類進入一個不分彼此的“地球村”,我們的認同感也不限於是某個國家某個政權。
“國家存亡,匹夫有責”?
但是,人類的文化從來不只有一個面向。奧運與世界盃這些世界盛事的確令不同國家的人有了共同的焦點,然而,它們成為狹隘的民族意識肆意張揚的場地,也是另一個事實。不少學者明言,國際體育競賽已是民族相互較量的戰場。這有力地解釋了為何球迷的行徑總是比較瘋狂:如果一場比賽關乎的不是友誼,甚至不是球技,而是民族的榮辱,那自然值得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數年前,日本及韓國人因主辦世界盃而陷入全國亢奮,而引起國民激烈情緒的英格蘭對阿根廷球賽更被視為是彷如福克蘭戰爭的生死榮辱,都在在證明體育場上的不是現代社會宣稱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反而更像古代社會的“國家存亡,匹夫有責”。
奧運的情況似乎沒有世界盃那麼嚴重,其中原因包括奧運的賽事分散,而其多數項目並不如足球的埋身肉搏,以及足球被賦予更加陽剛的戰鬥氣氛──男性沙文主義與民族主義從來皆有“雙生兒”的關係,與民族榮辱扯上關係的事物常常充滿陽剛氣質,這一點在此不作詳述。然而,作為一項世界盛事,奧運也從來是民族情緒的樂園。從申辦的比拚,到比賽場地的吶喊,每一下的歡呼,每一次的失落,都是民族的,也都是政治的。因此,無怪乎奧運場上最令人激動的、最莊嚴的,就是國歌奏起與國旗升起時。這一項儀式,好比古代戰場上戰勝國的軍旗飛揚,又好比美國人登陸月球後隨即插上國旗。試想,奧運的頒獎為什麼不像奧斯卡或勁歌金曲,讓勝出者熱淚凝眶談得獎感受?為什麼要旋即上升至國家政體、民族榮辱的層次?為什麼當年李麗珊奧運奪金,令全港市民與有榮焉、畢生難忘?為什麼張曼玉得到康城影后,卻只佔去港聞版一個角落的篇幅?體育與民族意識的微妙關係,盡在於此。
奧運:一把雙刃刀?
對於這種滋生於世界體育盛事的民族情緒,有兩派學者的看法。第一種認為這種發洩畢竟是安全的,滋事的狂迷也是少數,因此,奧運反而可以排解過激的民族主義,讓一些可能具破壞性的精力在體育場上宣洩,反而有助穩定。然而,也有另一派學者認為這種高漲的民族主義仍然是危險的,因為它會衍生排外情緒,輕則無助於我們建立尊重不同族群的開放胸襟,重則發展成一種民族的原教旨主義,以排除異己、消滅異見為己任。
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下,中國人這次對奧運的狂熱就不言而喻了。是的,那不是像李安揚威歐美,不是像朱棣文得諾貝爾獎,他們雖然為華人爭光,但其在民族方面的意義仍然遠不如奧運──奧運幾乎代表了中國人從百年的苦難歷史中站起來。因此,高行健得諾貝爾獎,絕對是可以爭議、甚至是可以反對的。但是,對於中國首辦奧運,社會卻不太能容納不同的聲音。早前傳奧運聖火,香港的“憤青”圍攻其他示威者,又或是陳巧文要過境澳門被拒,都有排外意識作祟。而這一點,正正是中國辦奧運面對的重要一課。當西方部分傳媒趁著奧運去抹黑中國或侮辱中國時,我們自然要警惕,自然要自辯,並謹記以行動來粉碎誣陷。然而,如果我們因為有了“外敵”而變成了一隻隻刺蝟,如果這個“走向世界”的一步竟然是令我們更不尊重異己,更不開明開放,那麼,真正的奧運精神──停止戰爭、聯絡世界、尊重多元──就沒辦法實踐了。Create_adam@yahoo.com.hk
(澳門日報,6月23日,視野版)
圖片來源: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370000/newsid_7379300/7379391.stm
有什麼比奧運更能代表全球化的地球村夢想?全球超過十億的觀眾,不顧時差,在同一時間觀看同一場一百米決賽,他們看的甚至是同一個品牌的電視機,喝的甚至是同一個牌子的汽水。那一刻,奧運連繫了全球,我們彷彿活在一個沒有界限的“地球村”。
然而,又有什麼比奧運更高舉敵我分明的民族意識?不同國家的觀眾追捧的,是自己國家的選手;他們期待的是,是自己國家奪標之後的升國旗奏國歌;他們留心的,是獎牌榜中自己國家的排名;主辦國家,更視奧運為一種國力的展示。當然,奧運總比世界盃好,還不至於因為支持的隊伍不同而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然而,奧運蘊釀民族主義,甚至滋生排外情緒,卻也是不爭的事實。那一刻,是敵我分明,而不是世界大同。
“世界大同”還會遠嗎?
因此,奧運及世界盃等全球性體育競賽成為了文化研究的上佳題材,它展現了一個由電子傳媒所主導的世界性活動如何深入全球的不同角落,構成一種凝聚力與全球意識;在越南北部的貧窮村落以至美國洛杉磯的荷里活豪宅,都不能抗拒奧運。全球人類,只要買得起電視,無一不被奧運吸引。至於一些全球性商品,例如可口可樂及NIKE體育用品,則藉由奧運更加深入全球的每個角落。原來,全球不同國家的數以億計的人,真的可以看一樣的節目,穿一樣的品牌,喝一樣的飲料;再加上,賽場上不同膚色的選手,又體現了一種多元化。如此看來,“世界大同”似乎不遠,人類也似乎沒必要紛爭分化了。
於是,有樂觀派學者認為這正是全球化的美好想像的實現。靠著電子科技及通訊器材,我們建立一個全球影音網絡,全球人類藉此活得更加親近,甚至,民族國家的觀念會隨著這種活動的熱絡而減退。所謂的“後民族主義”(post-nationalism,或稱“後國家想像”),就是指在全球化下,國家觀念與國族文化如何從封閉走向開放,國家不再是唯一的劃分單位:一個在上海浦東上班的中產階級,她的生活模式與各種觀念很可能更接近紐約倫敦的上班族,而不是雲南省村落的同胞。有人預言,國家作為一個政體的力量會漸漸減弱,因為現在的人口、資訊、資金、音樂、電影、技術都是國際的、流動的,人們生活的少數項目如稅收、醫療、教育才會掌握在國家手上。這會引領人類進入一個不分彼此的“地球村”,我們的認同感也不限於是某個國家某個政權。
“國家存亡,匹夫有責”?
但是,人類的文化從來不只有一個面向。奧運與世界盃這些世界盛事的確令不同國家的人有了共同的焦點,然而,它們成為狹隘的民族意識肆意張揚的場地,也是另一個事實。不少學者明言,國際體育競賽已是民族相互較量的戰場。這有力地解釋了為何球迷的行徑總是比較瘋狂:如果一場比賽關乎的不是友誼,甚至不是球技,而是民族的榮辱,那自然值得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數年前,日本及韓國人因主辦世界盃而陷入全國亢奮,而引起國民激烈情緒的英格蘭對阿根廷球賽更被視為是彷如福克蘭戰爭的生死榮辱,都在在證明體育場上的不是現代社會宣稱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反而更像古代社會的“國家存亡,匹夫有責”。
奧運的情況似乎沒有世界盃那麼嚴重,其中原因包括奧運的賽事分散,而其多數項目並不如足球的埋身肉搏,以及足球被賦予更加陽剛的戰鬥氣氛──男性沙文主義與民族主義從來皆有“雙生兒”的關係,與民族榮辱扯上關係的事物常常充滿陽剛氣質,這一點在此不作詳述。然而,作為一項世界盛事,奧運也從來是民族情緒的樂園。從申辦的比拚,到比賽場地的吶喊,每一下的歡呼,每一次的失落,都是民族的,也都是政治的。因此,無怪乎奧運場上最令人激動的、最莊嚴的,就是國歌奏起與國旗升起時。這一項儀式,好比古代戰場上戰勝國的軍旗飛揚,又好比美國人登陸月球後隨即插上國旗。試想,奧運的頒獎為什麼不像奧斯卡或勁歌金曲,讓勝出者熱淚凝眶談得獎感受?為什麼要旋即上升至國家政體、民族榮辱的層次?為什麼當年李麗珊奧運奪金,令全港市民與有榮焉、畢生難忘?為什麼張曼玉得到康城影后,卻只佔去港聞版一個角落的篇幅?體育與民族意識的微妙關係,盡在於此。
奧運:一把雙刃刀?
對於這種滋生於世界體育盛事的民族情緒,有兩派學者的看法。第一種認為這種發洩畢竟是安全的,滋事的狂迷也是少數,因此,奧運反而可以排解過激的民族主義,讓一些可能具破壞性的精力在體育場上宣洩,反而有助穩定。然而,也有另一派學者認為這種高漲的民族主義仍然是危險的,因為它會衍生排外情緒,輕則無助於我們建立尊重不同族群的開放胸襟,重則發展成一種民族的原教旨主義,以排除異己、消滅異見為己任。
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下,中國人這次對奧運的狂熱就不言而喻了。是的,那不是像李安揚威歐美,不是像朱棣文得諾貝爾獎,他們雖然為華人爭光,但其在民族方面的意義仍然遠不如奧運──奧運幾乎代表了中國人從百年的苦難歷史中站起來。因此,高行健得諾貝爾獎,絕對是可以爭議、甚至是可以反對的。但是,對於中國首辦奧運,社會卻不太能容納不同的聲音。早前傳奧運聖火,香港的“憤青”圍攻其他示威者,又或是陳巧文要過境澳門被拒,都有排外意識作祟。而這一點,正正是中國辦奧運面對的重要一課。當西方部分傳媒趁著奧運去抹黑中國或侮辱中國時,我們自然要警惕,自然要自辯,並謹記以行動來粉碎誣陷。然而,如果我們因為有了“外敵”而變成了一隻隻刺蝟,如果這個“走向世界”的一步竟然是令我們更不尊重異己,更不開明開放,那麼,真正的奧運精神──停止戰爭、聯絡世界、尊重多元──就沒辦法實踐了。Create_adam@yahoo.com.hk
(澳門日報,6月23日,視野版)
圖片來源: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370000/newsid_7379300/7379391.stm
路人甲
2008-08-11 14:46:48
難道世界大同和世界和平真的有這麼遙不可及嗎?我一直覺得"民族意識型態"是被塑造出來的,它的存在只不過是用來滿足那些野心很大的侵略者,為了"出師有名"的產物罷了。這感覺就像"權力"一詞是為了某些人而存在一樣。算了,也許世界末日的到來會比世界大同來得快吧!!
CORANT:
我倒希望大家嘗試去想想奧運除了體育以外的其他東西.
路人甲:
也不至於世界末日那麼可怕的. 不過你說的對很對,民族主義的興起是19-20世紀很多地方擺脫殖民地,紛紛獨立時高舉的東西,因此它的屬性本來就是為了"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