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30 01:08:46Pan

四個失望--談《華氏911》



  看罷《華氏911》,我內心滿是失望。第一,我對布殊失望;第二,我對導演米高摩亞失望;第三,我對康城影展失望;第四,我對當下的世代失望。

  對布殊的失望,自不用贅言。至於米高摩亞呢?一個獨立導演想用電影去改變政治改變世界,幾乎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其傻勁、魄力與抱負,的確值得欣賞。只是,當我們以電影藝術的標準去評價《華氏911》,它卻是單薄的、淺陋的。我倒不介意米高摩亞一開始就立場鮮明;紀錄片並不是新聞,不用平衡報導,無須客觀公正,一些紀錄片甚至可比作報導文學。然而,好的紀錄片除了揭露不為人知的故事,展示世界的不同面貌,還要帶來深刻的思考、悸動的情感。

《華氏911》從頭到尾,卻只是揭秘與挖苦,它有時像市面上野史式的政治秘聞刊物,有時像鬧哄哄的娛樂新聞大追蹤。電影陳列的資料還是寶貴的,電影的風格還是有趣的,它絕對有能耐令你兩個小時目不暇給,但此外就沒有別的了,沒有時代的反思,沒有歷史的沉澱,甚至控訴戰爭都是浮淺的。整部電影,不過是部反布殊的政治宣傳片吧。

  而康城影展竟把金棕櫚的最高榮譽給了《華氏911》,也實在令人慨嘆。歐洲三大影展中,已有柏林影展被批評政治味太濃,現在竟連康城也來這一套。我們都曉得藝術有時真的不能自外於政治氣候;高行健成為首個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當年張藝謀在大陸的禁片揚威海外,奧斯卡前兩年同時把兩位黑人演員推上影帝影后的寶座,又或是十年前寫猶太人苦難的《舒特拉的名單》奪魁,都或多或少有點政治因素。但至少,高行健、丹佐華盛頓及(當年的)張藝謀等人的藝術造詣是絕對見得人的。然而,作為全世界最具規模的國際影展、也是歐洲三大藝術影展之首的康城把首獎給了《華氏911》,卻不得不令人質疑。

  最後,也是最沉重的,就是《華氏911》根本不是樁獨立事件。這是個缺乏思考能力的時代,到處是言語的或實質的暴力,到處是口號式的民粹主義,到處是愚民的手段。當權者如是,反對者如是。一個健康的社會絕對應該有多元的批評聲音,但今天這些批評者的素質如何?米高摩亞在前作《美國黐GUN檔案》中為了反對美國槍械政策,竟然宣稱因為加拿大政府禁槍,所以加拿大人是夜不鎖門的。他真的以為我們是白痴嗎?creatingadam@yaho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