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7 22:20:34Jasper

遠離腸躁有奇招 身心快樂超有感

依據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營養藥理學與治療學》期刊,臺灣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簡稱腸躁症)盛行率約22%,患者長期反覆或交替出現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等症狀,對工作效益和生活品質都造成莫大的影響。


腸躁症治療趨勢除藥物緩解及紓解壓力,還有
國人少接觸的「低腹敏三階段飲食」Low FODMAP dietLow 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食物FODMAP高低取決於個體對該食物的腸道敏感度。對腸躁症患者來說,FODMAP攝取過多易發生無法在小腸被完全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帶入水分造成腹瀉,或經過腸道細菌發酵後產生氣體引起腹脹、腹痛。

    腸躁症成因多元,可能為壓力、情緒問題、睡眠不正常腸道菌叢異常、腸道發炎或感染飲食習慣不佳有關;2017Nutrients研究指出,腸躁症發生與西方飲食型態(高油脂、高精緻糖攝取)有正相關,另一項2018年發表的研究則指出,膳食纖維攝取較高者,腸躁症發生率較低。

    董氏基金會從預防的角度,建議建立腸道好的菌相,透過攝取足量膳食纖維的蔬果,有助腸道益生菌生長、抑制壞菌,打好腸道根基,遠離腸躁症。

大腸激躁症與腸胃炎不同,臺灣盛行率全球名列前茅

    有些人在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時,直覺會認為自己得了腸胃炎,但看了醫生才發現原來也有可能是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簡稱腸躁症。根據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期刊,臺灣腸躁症患者與無腸躁症者相比:

發生睡眠障礙的情況高出2倍。

(腸躁症患者睡眠障礙41.4%、無腸躁症者22.7%)

腸胃問題自工作或學校缺席的比例高出2.5倍。

(腸躁症患者14.3%、無腸躁症者5.9%)

罹患腸躁症的患者(55.4%)比沒有罹患腸躁症的人(34%)更常諮詢醫師。

    腸躁症診斷標準(依據羅馬準則(Rome Criteria)第四版)為,發生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最近3個月每週至少超過1天有以下3種症狀的其中2種:

腹痛、脹氣與排便有關,排便後會暫時紓解

排便次數改變,如便秘或腹瀉

大便形態改變(硬塊、稀軟便或水便)

另外以下情形也可加強診斷是否為腸躁症

排便的情況改變(需要用力解、有急迫感或覺得解不乾淨)

糞便帶有黏液,或是解出黏液狀的糞便

    腸胃炎指胃、大腸、小腸等器官發炎,通常分為病毒性、細菌性及原蟲感染,症狀大多都是急性的;而腸躁症則是較長期的症狀。

     

大腸激躁症

急性腸胃炎

症狀

長期腹痛、排便習慣改變(便秘或腹瀉);腹痛在排氣或排便後可改善

短期腹痛、腹瀉、甚至嘔吐、發燒

飲食原則

低腹敏(敏感)飲食

溫和飲食

減少刺激性的飲食

臺灣腸躁症現況及治療趨勢

臺大醫院2012發表於糖尿病照護期刊的研究結果,針對7770位接受健康檢查的一般民眾進行調查,在過去3個月內出現腹痛、腹瀉、便秘等腸胃道不適症狀的比例約為18.3%

腸躁症成因一般認為與壓力、情緒問題、睡眠不正常腸道菌叢異常、腸道發炎或感染飲食習慣不佳有關,導致胃腸動力異常(腸傳送時間改變高幅收縮波或無效收縮)、內臟感覺異常(腸道敏感性增高)患者長期反覆或交替出現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等症狀

改善臺灣國人腸躁症情況刻不容緩,重整腸胃健康,才能重拾生活好品質。但目前臨床上並無確切根治大腸激躁症的治療方式,曾屏輝醫師建議透過以下幾個方法來緩解腸躁症症狀:

藥物治療(止瀉止痛、抗痙攣、精神科藥物)

紓解壓力(心理治療、規律運動)

國人少接觸的「低腹敏三階段飲食」(Low FODMAP diet

澳洲蒙納許大學發表最新低腹敏飲食的研究,證實相較於標準飲食,86%腸躁症患者採行低腹敏飲食後整體症狀獲得改善;2017年英國研究指出,至少有10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50-80%的腸躁症患者在實施低腹敏飲食後,腹脹、腹瀉等腸胃道症狀獲得改善;另一項針對910名運動員研究顯示,其中55%至少減少攝取一種高FODMAP食品,結果有82.6%運動員症狀獲得改善。

腸躁症患者實施低腹敏飲食有助於緩解消化性敏感或腸躁症產生的腸胃道不適狀況。然而,實施低腹敏飲食需要經過專業醫師與營養師嚴謹控管,也不適合長期進行,以免造成營養失衡。

什麼是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

FODMAP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可發酵性的寡糖、雙糖、單糖以及多元醇,是指存在於食物中的一群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FODMAP攝取過多時就可能誘發腸躁症,但並非所有FODMAP都是腸躁症誘發因子,取決於個體對該食物的腸道敏感度。腸躁症患者攝取過多FODMAP時,易發生無法在小腸被完全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帶入水分造成腹瀉,經過腸道細菌發酵後產生氣體引起腹脹、腹痛。FODMAP經研究證實,可能是造成腸胃道敏感的關鍵,因此取諧音「腹敏」。

「低腹敏飲食」並非只是避免攝取特定食物,而是必須在醫師、營養師建議之下分三階段進行,以找出患者對個別食物腹敏狀況,提出相應之飲食建議:另外也提醒,採取低腹敏飲食,可能會減少蔬果雜糧類的攝取,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營養失衡,故不建議長期使用,一般健康人在無腸道症狀時也不建議採取低腹敏飲食,而特殊對象如:幼兒、老人、飲食不正常者也不適用。在臺灣常見的低腹敏全穀蔬果有白米、糙米及其製品,火龍果、百香果、奇異果、草莓、紅蘿蔔、菠菜、茄子…等。

攝取足量蔬果遠離腸躁超有感,好菌相腸保身心快樂

        飲食不均衡或面臨身心壓力時,可能會改變免疫系統功能及腸道生理,進而影響腸道菌叢及腸道環境的不穩定,而導致慢性腸道功能障礙。2017年發表於《Nutrients》期刊,調查44,350位民眾的研究指出,腸躁症發生與西方飲食(Western Diet)有正相關,吃越多高油脂、高精緻糖份食物,越容易發生;另一項2018年伊朗的研究則指出,當膳食纖維攝取較高,腸躁症發生率較低。有些研究則認為腸躁症與腦-腸軸功能性失調有關。

    維持腸道好菌相不但能讓腸道健康,更能提升活力改善情緒。董氏基金會整理2013-2018年針對4262位民眾的調查結果,分析民眾是否有三種腸胃道問題困擾(常感到腸胃不適(如腹脹、腹痛)、常腹瀉、常便秘),結果發現,在各項腸胃道問題有困擾者,其蔬菜與水果攝取均較無困擾者少,蔬菜、水果攝取份數與腸胃道問題困擾發生成負相關,達統計上顯著差異。

    衛生福利部107年公告每日飲食指南,以成人每日攝取2000大卡熱量而言,每日應攝取至少4份蔬菜、3份水果,但根據最新營養健康變遷調查結果,19-44歲成人每日僅攝取2.2-2.3份蔬菜、1-1.1份水果,尤其是水果,攝取僅達到建議攝取量1/3

好菌相,身心都快樂   

    董氏基金會從預防角度提醒,平時應努力為腸道益生菌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建立好的腦-腸軸功能;提醒國人宜攝取足量蔬果,建立腸道好的菌相,打好腸道根基,以遠離遠離腸躁威脅。

    尤其在水果類攝取,其多酚可抑制腸道內病原體滋長並促進益生菌生長,更可能進一步與維生素C交互作用,協同抑制病原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鏈球菌、沙門氏菌等);而其未經腸道消化反應的醣類,可作為益生元,刺激腸道後段益生菌生長或活化,或是經過共生菌群發酵作用後,選擇性促進益菌生長。故可選擇富含水溶性纖維、維生素C、多酚的水果,如:柑橘類、番茄、木瓜、奇異果…等,有助於建立腸道好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