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8 01:25:13備課漢

為何基測十題以下都是一分?

主要原因是不倒扣造成白送十題!所以…

我們以95年第一次基測國文為例,共48題,均為四選一的單選題。由於不倒扣,所以,不會的都一定要猜,否則吃虧。

假設某生實際程度為0題,所以48題都用猜的。因每題猜中機率是四分之一,所以,平均而言,可以猜中12題。這告訴我們,如果學生答題在12題以下,他的實際程度接近0題!

我們在基測網站上查閱這次國文測驗答對題數與量尺分數對照表,答對一至十二題的,量尺分數都是一分。這種配分法實際上正確的反映了學生的答題能力(基測主辦單位沒向大眾公佈量尺計算方式及相關文獻,其實際算法應該沒有上例說的簡單,在此我們只能看出它的確能反映實際答題能力)。

我們可以進一步試探其它低成就的情形,仍以上述國文測驗為例。
假設某生實際程度為5題,其答對題數的平均值應為:確定答對5題+猜對(48-5)*(1/4)即10.75題 ,總計15.75題,若四捨五入以16題去對應今年的「答對題數與量尺分數對照表」,可得七分。

假設某生實際程度為10題,其答對題數的平均值應為:確定答對10題+猜對(48-10)*(1/4)即9.5題 ,總計19.5題,若四捨五入以20題對應,可得十二分。

由上例觀之,我們可以得到兩個結論。
一、不採倒扣的結果,使得答對12題以下沒有意義。原本48題,只剩36題可以用來區分學生程度。
二、量尺分數其實在這點上起了調整作用,平均而言,實際程度0題的會得1分,實際程度5題的會得7分,實際程度10題的會得12分;使得分與學生實際程度成比例。

那麼答對題數在12題以下的學生,他們的差別在那裏呢?粗略的說,在運氣。因為完全不會,全部用猜的,平均應會猜對12題,但也有運氣不好的猜不到12題。即然只是運氣之別,那答對1題的和答對12題的都配給1分,這是合理的。

在此補充一點,實際程度0題的學生而猜對低於8題的,從機率來說非常少了,他們大部份會猜對8至16題。因此,以答對1題和答對10題的來作例子,其實只是閉門造車的想像。因為低於8題的情形,就統計言比例很少。

結論是,基測量尺分數是可以信任的,它足以正確反映學生的實際答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