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9 16:45:05child

香港聖誕之旅-20110109

        若說每段的旅程,啟程都有它的動機的話。那麼老實說:這次沒有。想著想著也忙了一段日子了,加上五周年的紀念,又有張香港的來回免費機票,於是簡單整理行李,拿了件換洗衣物就出發了,還記得出發那天,直到下午四點半前,都還在公司上班呢,還真是一整個隨興。沒錯,「隨興」就是本次香港的主題。

        這次香港自由行,雖說是隨興,但也有很多美麗的巧合,例如:免費機票居然能訂到聖誕節假期的機位!出發當時正好是平安夜前夕23晚上出發,回來是25日聖誕節晚上,隔天還可以再休息一天。另外,在我們悠然的到了中正機場時,國泰航空也主動讓我們搭早一班的飛機去香港,於是,在第一個晚上,無形就多了一小時的時間,對於他人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對於夜貓子的我們卻是欣喜若狂呀!就在一整個好心情之下,展開了為期三天二夜的香港之旅!

 

二O一O 十二月二十三日 晚上十一點半 地點:香港銅鑼灣

        一下香港機場,大家可能會匆忙趕機場快線,很多旅客在行前也會計算如何較省錢,其實我要說的是:香港人那麼會算,其實不用考慮那麼多。只要在櫃檯問他們:我們有幾個人,預計來回都搭機場快線,然後要怎麼買才划算?然後售票人員就會跟你說啦,一點都不用傷太多腦筋。至於要不要買八達通?這又是另一個要思考的議題,若你們未來還會來香港且這次橫跨香港各區域,那麼就會建議你買,但最後就不用退了,因為30日內退卡會被扣7元,等下次來再退即可。至於我們有沒有買?當然是:沒有。因為本次的「隨興」行程只有在中環、銅鑼灣,所以根本用不太到八達通。話說,我們進到飯店後已是近凌晨了。二話不說,先把行李擱下,就到街上去溜溜,探探這個夜香港有什麼不一樣。之前,也來過香港多次,但都沒仔細去吃吃香港有名的食物,如同林宥嘉的歌「看到什麼吃什麼」,於是友人說著香港食物有多地到等等,都沒什麼感覺。所以,認真的來說:本次旅行目的除了「隨興」之外,主要就是來嚐嚐香港的美食小吃。首站「翠華餐廳」,因為它是24小時營業的茶餐廳,且網友說味道還挺不賴,所以就來試試看。本應是呼呼大睡的深夜,居然會有這麼多人在翠華內,是觀光客還是香港人本就是夜貓子?不管如何,假日就是要熱鬧。點了雞翅、西多士、波蘿油、凍鴛鴦、、、結論是:除了雞翅外,翠華果然有那麼一套。吃飽喝足當然就回飯店,準備明天的踩街之旅。

 

二O一O 十二月二十四日 地點:銅鑼灣中環銅鑼灣

        「生記粥品」設定為第一站的早餐,自銅鑼灣搭地鐵到上環,穿過彎彎曲曲的小巷,終於找到了生記,而且還三家連在一起,雖然都是生記但卻有不同的商品,傻傻的我們以為吃粥就需到生記粥品,但其實不然,只要是生記,所有的店都可以去且店內產品都可以互點。點了一碗狀元及第粥,友人點了皮蛋瘦肉粥,雖然這兩碗都是粥,但所用的粥底絕對不同,應該是分別熬煮的,還真是講究呀!不過,本人還是偏愛台北民生社區內「香港大排檔」綿密濃稠的白粥啦!第二站早餐設定在「蓮香園」,在未出發至香港前,就已經耳聞同事對蓮香園又愛又恨的評語,所以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但說也奇怪,可能我特有長輩緣,一到店門口,就有父執輩服務生,直接領我們到位上,就連我想吃的馬拉糕、腸粉、蒸鰻魚、、、都不費吹灰之力就一一出現在我桌前,同事說的那種打戰搶食的情境,倒是都沒出現,真是開心。其中,令我驚豔的是馬拉糕,鬆軟香濃的口感,陣陣在口中化開,直到最後一口都不覺得膩,也不會覺得有口渴感,真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第一名馬拉糕呀!踏著飽足的步伐,又轉了幾個彎到了有名的擺花街,當然就是要找尋「泰昌餅店」的蛋塔及「蘭芳園」的絲襪奶茶囉。荷李活上半山手扶梯,還真是特別,在其兩旁延著手扶梯而上的店家及往來的人們構成一種挺有元氣的氛圍,特愛這種調調,這是我在香港覺得較有人情味的地方,拎著我的奶茶及蛋塔就在隨處的手扶梯旁的鐵椅上享受了起來,先喝一口奶茶:哇!真是厲害,茶的香氣濃厚、奶味也香醇,兩者相遇,蹦出美妙鮮甘味。這也是本次香港行,我所喝到最好喝的奶茶了。再嚐一口泰昌蛋塔,嗯,這不是肯德基,這不是肯德基啦!泰昌蛋塔塔皮是以牛油所製,內餡除了有濃郁的蛋奶香氣,嚐起來還軟嫩香甜,屬於一般台灣麵包店會賣的傳統蛋塔,但表現更為高竿一些。不過,對於吃慣葡式蛋塔的我們,似乎吸引程度不太高。

        再來就是逛街血拼的行程啦,首站鎖定「H & M」來自瑞典的平價品牌,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68號地下,一到店家門口,不知是不是審美眼光與別人不太一樣,它的壓克力外觀,讓我覺得它像是一棟正在整修的建築物,一進入賣場,天呀,真是人山人海呀,每個人都好像著了魔似的,拼命將物品往購物袋放。過了一會兒,我終於了解了,因為它的平價及有歐美尺寸的衣服,讓我也在裏面失了心志,就這樣,幾乎整個下午都泡在這家中。後續又回到了銅鑼灣,逛了時代廣場的「ZARA」及利舞台內的「UNIQLO」之後,徹底的累壞了!就這樣,我在香港僅逛了這三家店而已。晚上,依同事的推薦,想說平安夜的晚餐應該來點特別滴,就到了「橋底辣蟹」用餐,因為沒訂位又是平安夜,故與其他香港人併桌,大圓桌上已坐了四對情侶,彼此熱情的聊著天,神態真是自若呀!「併桌」這文化似乎在香港司空見慣,但我卻怎麼也不太習慣,尤其還要吃著高難度的大螃蟹時,好像每吃一口都是一種表演,吃到第三口卻再怎麼也表演不下去了,草草結帳打包回飯店繼續嗑。就在與大螃蟹搏鬥下,悄悄的渡過了平安夜。

 

二O一O 十二月二十五日 地點:銅鑼灣中環機場

        什麼?又是中環?沒錯!原本計劃一早要到東涌站去搭昂坪覽車或是東涌站旁outlet 的東薈城名店,全都到不了,只因「走不動了」!所以在機場快線香港站寄好行李、辦好登機手續後,又回到了熟悉的中環,又再把「H & M」逛了一遍,剩下的午后時光,找了家「檀島咖啡」坐了下來,為何一定要檀島?就因為之前看了部由張學友、湯唯主演的「月滿軒尼詩」,劇中兩人都是在檀島談心,故理當來店內朝聖一番。「吃檀香未及咖啡島國今成蛋撻國」,沒錯,外皮號稱有128層的蛋塔就是他們的招牌,配著酸味較重的檀島招牌咖啡,正式結束在港的三天二夜之旅。

 

        也許有人會認為我們的行程實在很鬆散,來到香港本就應該買東西、吃東西、再買東西及吃東西,我們實在是浪費了美好的聖誕假期。不過,事後回想,就是需要這麼鬆散的行程才能達到放鬆的效果,想想在台灣,微風廣場、京華城、新光信義都在咫尺的距離,但就是慣性忘了它們的存在,要不是有這次的香港之旅,我可能好些日子都不會再添購新衣了呢!再者,此行本就是抱著實驗的精神,預計品嚐香港有名的茶餐廳、燒臘、港式點心、粥品及燉品,大部份店家果然都在水準之上,但回想台灣著名店家,其水準差距其實也不大。一回到台北家中已是近26日凌晨了,寒流來襲的夜晚,外面還飄著毛毛細雨,快速卸下行李,飆至遼寧夜市尋找尚未打洋店家,看到快要收攤的「阿圖麻油雞」,吃了碗麵線及下水清湯,暖了整個胃的同時也滿足了思鄉的心靈,心中默默喊著:台北,我回來了!原來,旅行的意義,就是讓你更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