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自述-書寫的意義
以下是因為徵選政大中文系開設的文學創作工作坊,而寫的自傳。
這學期會聽席慕容、鍾怡雯等作家的講座,自己的作品也會被作家季季老師修改。我好期待,也覺得榮幸。到時候一定會和大家分享各種收穫。
我很喜歡寫作。高中的時候開始參與作文比賽、文學獎,得到了第二名與佳作等成績。大學投稿輔大文學獎獲得入選,也主動報名幼獅文藝寫作班。爾後,隨著報考研究所與繁忙生活,又或許是創作的瓶頸,我沒有朝文學的領域發展。但我仍然喜愛寫作,生活雜感透由書寫部落格,成為抒發的出口。寫作讓我感覺存在的意義,是我不會累而且願意做一輩子的事。
碩士班與新聞工作的訓練,讓我嘗試學術寫作、新聞稿編寫,我繼續感受書寫帶給我的力量與熱情。我希望未來能成為一位優秀的文字工作者。這讓我再次回頭審視自己參與文學創作的可能。過去,因為遇到文學領域突破的瓶頸,我放棄了文學創作的路,認為這一條路是給更有天分的人。然而這幾年獨自書寫部落格的同時,我經歷更多人生的磨練,面對了死別生離,才明白書寫不只有華麗詞藻與技巧造詣,更需要真實生命歷練,浮沈中思考過,明白過。寫作需要對生命有感覺,對人之所以存在的意義總有更深刻的尋找與體悟。
王安憶認為散文因為沒有格式,又不允許虛構,反而成為最難處理的文體。既然要求真實,一篇散文的價值,莫過於將生命無法言喻之各種情感,以文字清晰地呈現。王安憶在《我讀我寫》一書,特別提到卡謬的文字雖然平實,他卻能將自己異地旅行、無法融入當地的孤獨與矗立眼前巨大教堂一種莫名結合的奇異之感,盡可能地描繪。將人類生命難以名狀、甚至未開發情感地帶的探究寫下新的里程碑。王安憶的散文觀打開我的眼界,看見書寫的另一種目的。也讓我更加理解,創作與書寫其實是生命的探索,而生命的探索的本身其實是文學的。
這樣的理解,讓我重拾文學創作的勇氣。我同時期待,無論是新聞、學術研究、藝文、或大眾文化,若未來我所參與的文字工作都能因為文學創作坊的養分,開闊我書寫的容量與寬度,或加入了文學的深度,都是非常有意義之必須。因此我給自己一個這樣的機會來挑戰,其實是為自己找一個新的可能性。
一、寫作作品討論:4次(每月1次,討論學員作品及名家作品)。
1. 寫作篇數:至少2篇(作品文類及字數不拘)。
2. 聚會時間:星期四中午12時30分~16時。
03月:03/10前繳交作品、03/17聚會。
04月:04/07前繳交作品、04/14聚會。
05月:05/05前繳交作品、05/12聚會。
06月:06/02前繳交作品、06/09聚會。
3. 批改討論:季季老師主持。
二、演講:4次
(講題以「我的創作經驗,怎樣走向創作」為主。)
1. 演講時間:星期五下午14~16時。
2. 主講人:
03月:施益堅- 03月04日星期五下午14~16時
04月:席慕蓉- 04月01日星期五下午14~16時
05月:鍾怡雯- 05月06日星期五下午14~16時
06月:蘇偉貞- 05月30日星期一下午14~16時
上一篇:口試
下一篇:第一堂課:關於創作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