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30 00:12:20chihta

找到一本書


大概是一九八七年那陣子吧,至於詳細的時間,我已經記不清了。

那時,我還在某小鎮就讀高中,人口稀少的小鎮,課業的競爭並不怎麼激烈,升學壓力云云,老實說,我也只隱隱約約地察覺到;大半的時間,我仍一貫痞賴地敷衍父母對課業的嘮叨,自顧自地大量閱讀從小鎮文化中心借閱的那些雜七雜八的小說,以及其它我覺得有興趣的書籍。

偶爾,我也會閒晃到小鎮幾家規模不大的書店,站著讀幾小時的書。如果與後來量販化的金石堂,以及現今有如文化百貨公司的誠品書店相比較,那種以販售教科書、文具為主的舊式書店,其實顯得異常的簡陋與貧乏,但直到現在,我仍然十分懷念站在那種十來坪空間裡的書架前,一頁,一頁翻讀書頁的記憶。我想,這種偏執的記憶,恐怕與我的父親曾經也是這類小鎮書店的經營者有關。

不過,我這樣地談,並不是要感懷那段泛黃、甜美的少年閱讀記憶,我之所以會記憶起這段中學時期的閱讀經歷,純粹只是因為最近買到了松本清張那本推理小說:「迷走地圖」(星光,1987)。

這本小說是以日本永田町的國會生態做為背景,藉由一樁政界桃色緋聞,將包括或活躍或僅僅只是餬口於永田町裡的國會議員、助理、記者、代筆作家等等人物的人生處境,悲憫也嘲諷地如實描繪著。我大學時代開始閱讀松本清張的小說時,就注意到這本書,也讀到一些評論,書中如形容政界殘酷卻又誘人的:「喝過永田町泥水的人,永遠難以離開這裡」,或者是形容政治變幻無常的:「眼前一吋,即是黑暗」的句子,我都耳熟能詳。但不知怎地,我幾次翻讀清張小說時,都沒找到這本書。而這本書也成了我一直想讀,卻一直沒讀到的,我自己書單中的「夢幻逸品」。

長期以來,我以為找不到這本小說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沒有中譯本吧。但是,我卻又總在下意識裡感覺到,似乎在那裡看到過「迷走地圖」的中譯本。就在對這本書有沒有翻譯到台灣來的不確定認知下,幾天以前,我在下班後,溜躂到最近很流行的「69元書店」,「巡田水」一般地看看有沒有批進甚麼新書可買時,眼睛一尖,竟看到書架上出現一本「迷走地圖」,有如看到久違的朋友,我有些激動地將書取下,在那一刻,還有點不相信竟然會在這樣的場合,看到這本小說的出現。

結果,當然是當下立刻買單走人,並且熬夜讀完。

然後,在書的最後一頁,我看到貼著書店進貨資料的標籤,那是一九八七年,高雄鳳山書店進的,十餘年光陰,南北輾轉流連,不知在倉庫裡待了多久,竟讓我在台北買到了這本小說。而就在對歲月悠悠、時間流轉慨嘆之餘,凌晨三點,彷彿靈光閃現,我腦中突然出現一個畫面,也是在一九八七年的某天傍晚,還穿著灰樸撲高中制服的少年的我,在還不知道松本清張是誰的矇懂狀況下,正站在小鎮書店裡,從書架取下甫出版的「迷走地圖」翻閱著。

一時之間,昏黃的燈下,摩挲著這本書,久久,我只覺訝異與恍惚,以及一種難以言傳的,關於閱讀者獨有的幸福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