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概述和遺憾
傳文論述: 武術是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格鬥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它具有強身健體、防身自衛、競技比賽、表演娛樂等功能,已經成為多數人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
中國武術歷史悠久,遠在原始社會氏族公社時期「角抵戰」與「干戚舞」等,已成為社會成員增強體質、袪病延年、培養鬥志、操練軍事技能的手段。商周時期的武術活動,不僅用來訓練士兵;而且將習舞干戈列為學校的教育內容。春秋戰國時期,重事技擊術在戰場上的使用,為選拔士卒,每年春秋兩季都舉 行「角試」。「擊劍此時盛行」,劍論在《呂氏春秋》和《庄子‧說劍》中均有載。 秦漢時期,「刀舞」、「劍舞」、「雙戟舞」等近似套路運動的舞練項目相繼出現。而手搏、角抵、擊劍等格鬥形式的競技活動在《漢書‧藝文志》、《漢書‧武帝本記》和《典論‧自序》中已有記載。
唐宋時,民間練武己有結社組織出現。如「相扑棚」、「英略社」、「弓箭社」、「相扑社」等。還有以賣藝為生的「路岐人」,他們在街頭巷尾表演「使拳」、 「踢腿」、「使棒」、「弄棒」、「舞刀、槍」、「舞劍」、「槍對牌」、「劍對牌」等單、對練項目。手搏、相扑亦盛行,並出現在「擂台」上進行比賽的形式, 古稱「打擂台」。這時的比賽己有裁判員,簡單的比賽規則,比賽的優勝者還可獲豐厚的獎品。調露子在《角力記》著中,詳細地記述了當時角抵與手搏的情景。明清時期是武術集大成時期,各種流派林立,拳種紛呈。明時見於史載的拳械有,三十二式、六步拳、猴拳、巴子拳、 囮拳、少林拳、內家拳等拳術;俞大猷棍、青田棍、少林棍、張家棍等棍術;楊家槍、馬家槍、李家短槍、沙家杆子、六合槍、峨嵋槍、少林槍等槍術;單刀、雙 刀、偃月刀等刀術;還有二十四劍勢等。清時拳、械繼續繁衍,發展並逐漸形成流派。如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主要拳系及流派就形成於此時。摔跤也漸成體系,手搏也有發展。民國時期,民間出現了許多拳社、武士會、體育會等武術組織。在上海1910年成立了「精武體育會」,相繼成立「中華武士會」、「玫柔拳社」等武術團體,對傳播和發展武術起了一定作用。
1928年,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國術館。該館成立後,相繼在省、市、縣建立了國術館。中央國術館曾於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舉辦過兩屆國術國考,進行拳術、長兵、短兵、散打和摔跤等比賽。1936年組織中國武術旅行團訪問東南亞。1936年中國武術隊赴柏林參加第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進行表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和人民體育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得到了蓬勃發展。1953年在天津 舉行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武術是這次大會的主要內容。各地體育院、系把武列入正式課程。1956年中國武術協會在北京成立。武術正式定為體 育項目。1958年中國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制訂了第一部《武術競賽規則》。相繼整理出版了簡化太極拳,甲、乙組和初級的拳、刀、劍、槍、棍等套路。這些為 武術的普及和提高,起了重大作用。1982年在中國北京召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全國武術工作會議,確定了在新的歷史時期武術發展的方針、政策,使武術運動進 入一個新的高潮。 在中國國家體委和中國武術協會統一指導下,各省、市、自治區以及不少縣都建立了武術協會、武術館、武術社、研究會、業餘體校武術隊、輔導站等,形成了空前廣泛的群眾性武術活動網,為武術發展開拓了廣闊的道路。武術在各級學校成為體育教育的內容之一,一些大專院校還成立了武術協會和武術隊。體育院、校和師範院、校體育系 還設置了武術專業,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等武術專門人材。1984年,由國務院批准設立了武術碩士學位。1986年經中國政府同意成立了中國武術研究院,作 為高級學術研究機構,組織武術的學術研究。為了使武術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得到繼承和發展,在中國全國範圍內進行了普查,基本搞清了中國武術的現狀。挖掘和整理工作,收到了顯著的成果。在此基礎上編寫出版了《中國武術史》和《中國武術拳械錄》。為了使武術造福於人類,成為中國人民貢獻給世界的一個新的體育項目,1983年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外進行推廣工作。 國家和地方曾多次派武術團、隊,教練、專家等出國進行表演、講學。1985年在西安舉行了首屆國際武術邀請賽,並成立國際武術聯合會籌備委員會;1986年在天津舉行第二屆國際武術邀請賽。1987 年在日本橫濱舉行了第一屆亞洲武術錦標賽,並成立了亞洲武術聯合會。在中國 1988年國際武術節期間,分別在杭州舉行了國際武術套路比賽,在深圳舉行了國際武術擂台賽,使中國散打正式步入國際武壇。1989年在香港舉行了第二屆亞洲武術錦標賽。1990年在北京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上,武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十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了比賽。同年正式成立了國際武術聯合會。武術不僅在發源地中國得到了蓬勃發展,而且逐步實現"把中國武術推向世界"的宏偉目標。武術的內容與分類: 武術按其運動形式可分為套路運動和格鬥運動兩大類。
套路運動是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攻防動作,遵照攻守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格鬥規律組成的徒手和器械演練。主要有拳術、器械、對練和集體項目。
拳術徒手練習的套路運動。它的種類很多,包括查拳、華拳等類型的長拳,以及太極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極拳、通臂拳、翻子拳、劈挂拳、少林拳、戳腳拳、地躺拳、象形拳等。器械是指手持武術兵器進行練習的套路運動,可分為短器械、長器械、雙器械及軟器械四種。目前最常用的器械是刀、劍、槍、棍。
對練是兩人或以上,按照預定編排的動作程序進行的假設性攻防練習。可分為徒手對練、器械對練及徒手與器械對練。
集體項目是六人以上的徒手或手持器械的集體演練。練習時可變換不同隊形,要求隊形齊整,動作協調一致。
格鬥運動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遵照一定的規則,兩人進行鬥智較技的對抗運動。現在開展的有散手和太極推手。
在官方奧運模式,體育派需求主導下,成了體能競技。遺憾的是將中華太極核心賤踏的淡然無存,還大言無愧的美名,發揚武術,太極拳開始。說成中國武術已經爭議很多,更認為那是博大精深的太極拳,我看太幼稚,新武術太極拳是太極拳嗎?....太極現象
立論精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