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2 12:19:00太極現象

《慧命經》之九:集說3/3(轉文)

 

蓋大藏之法寶,本是全旨,奈因當初學者有淺深,根有利鈍,遇此前後混雜,實不肯成

其逐節之次第也。

且大藏之教,有權法,有實法,有無為法,有有為法,豈可一概論之,是在人之學與不

學耳。所以然者,性命雙修之道,即在其中矣。

而後來諸祖,所得以成者,亦不肯並泄而同論。

且後來諸祖有所得授而成者,不肯公同大眾,以權法制伏俗僧,謂其悟性,免其多事

而生別念,實法有悟知者,私付密授,故為教外別傳,只通消息。如世尊不傳堂弟阿

,私付與迦葉為二祖,如五祖不傳首座神秀,私付與待者盧能為六祖,是以成佛作

祖之大寶,豈傳無志之人。必要有超乎佛祖之志氣,知曉那邊道理,方可付之。故

佛法之秘,宜世所難問也,是以不肯並世而同論。

或顯于無為,而隱于有為。

無為者,是養道胎面壁後半之法,非今之俗僧,以枯坐之無為也。其有為者,即凝集

和合,修慧命前半之法。有憑有據,乃先天意炁之妙用,非世間之有為也。故寶積

經雲:一切諸法,悉如幻化,是中卻有一法,和合凝集,決定成就。又經頌雲,大士修

行解脫門,轉益慈悲求佛法,知諸有為和合作,志樂決定勤行道。又經雲,所謂二乘,

墮于無為廣大深坑,不能超脫證果。古德雲,有為雖偽,棄之則功行不成。無為雖

,趨之則聖果難證。今之禪門,聞之有為,謂之著相,棄而不取,殊不知此有為,

定靜之中妙道之有為也。譬如天地是個無為,而天地所以生萬物者,是個有為

矣。則最上一乘之佛法者,亦然。而人之心能到無為之時,則內裏有一物,超然而

,若不以意取之,此物豈不散於外境,即非我所有矣。如此取皈之法,故名之曰有

為法矣。即六祖所謂往北接度者,是也。 或顯於無物,而隱於有物。

無物者,乃後半之性功也;有物者,即前半之命功也。今之假禪道,聞之有物,莫不厭

,殊不知此物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人人本有,即非思慮之物,乃元關內之物

也。故六祖云: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又付大師雲:有物先

天地,無名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逐四時凋,乃先天之物也。宰育後天,散則無形

,聚則成舍利。故圜悟雲:何物高於天?生天者。是何物厚於地?育地者。是

何物寬於虛空?包虛空者。是何物超佛越祖?植佛祖者。是乃化育之本,物我同

途。故曰:物我同一大父母者,即此也。順去生人生物,逆來成佛成祖。順去則

物我同知,逆來非師莫能曉用,故雲峰禪師雲:有物密救人,怎奈人不知,即先天純

陽至剛之炁也,散之乃在一身,促之即在玄關。故寒子雲,可貴天然物,獨一無伴侶,

覓他不可見,出入無門戶,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處。你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大

則包藏法界,細則粟米微塵。所以雲峰禪師雲,蓋天地撮來如粟米粒大,雖然如是,

先必須和合凝集,而後有物。世尊謂之菩提種子,法華會上龍女所獻者,即此物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