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2 17:16:09家綦,Celana

回應,而不反應

那天我們在小光做了一個練習,練習在光與愛中回應。

回應與反應的不同是,回應在英文是response,反應是reaction,

回應說的是,在那個當下,跟隨你的心而給出那個當下片刻對這件事的回應。

反應有點像是,你給出的不是那個當下的,有可能是來自恐懼或討好,

或是你過往的人格機制,或是從你的過往創傷或記憶而反應。

就像是一個人的防衛機制,或自我保護,就是來自反應。

就像以前我回到家,可能我離開客廳一下,

我媽媽就會去把客廳的燈或是電視關掉,

等我回來,又要全部重開,我的反應就會出現不高興,

在那個當下,我的回應可能來自於過往曾經發生的類似事件,

也覺得這樣又省不了多少錢,覺得重開的麻煩,電視節目會被中斷。呵呵~

很像那裡有一個按鈕,當媽媽這樣做就會碰觸到那個按鈕。

我就會不開心的說幹嘛關掉著等,這就是反應。

 

而這一陣子,媽媽偶而來到我們家時,只要我離開某個房間,

她常常會尾隨在我身後去關燈,呵呵~可見我沒有隨手關燈的習慣,

有時候是我覺得我很快就回來了,就懶得關,

有一部份是自己很喜歡房子有燈光,亮亮的感覺。

有趣的是,我們兩個都沒變,我還是喜歡亮亮的,她還是會想要省電,

常出現的畫面就是,我離開廚房,她就會去廚房關燈,

我離開工作室,她就會去工作室關燈,她就常這樣尾隨在我身後關燈,

呵呵~可是現在我們常常都會因為這樣而相視一笑,

我笑她像是關燈的糾察隊,媽媽自己要去關燈時也常因此而覺得自己好笑,

有時候我會跟媽媽說我等一下就回來,不要關我的燈,

可是我的心很平靜,有時候我也會在心裡感謝媽媽為我關燈。

這就是回應,在每個當下做出你當下對這件事的回應。

在那裡沒有被過去的記憶或其他的鉤住。

就是單純的回應此時此刻。

 

呵呵~昨天在小光中,我們就是練習不反應而學會回應,

當然啦!練習的都是比較容易讓你被勾起的狀況,

我們要修練的也是如何更落實的將光與愛能帶回生活中,

面對那些困難的,容易勾到我們的,如何讓自己更快速的回到光與愛中回應,

在那過程中很有趣,當我的伙伴扮演我婆婆,她開口對我說:

我的兒子就是跟你在一起之後.......。

當這句話進來,我就感受到我的身體的胃部處有一些些的不舒服,

我看著對方,同時緩慢的深呼吸,將空氣吸入身體不舒服的部位,

像是跟自己那個不舒服在一起,一會兒之後,當身體恢復順暢流動後,

我再去感受此刻想要回應的是什麼,再透過言語或是動作回應出去。

然後伙伴可能又會繼續接著說一些怪罪或指責的話,

這樣來回跑了幾回,我發現每次一句話過來,我就像是將它吸入,

然後去感受那句話在我身體的反應,然後透過呼吸與它同在,

等自身恢復和諧順暢後再做回應,呵呵~真有趣,

這過程其實還挺緩慢的,需要一些時間,

因為是練習,所以對方會等我調整好才又說下一句,算是很溫和的,

但在現實生活中對方可能不會等你這樣做,呵呵~或許就是一直說吧~

呵呵~這就是挑戰與修煉啊~

 

但這個練習對我來說是個美麗的過程,

就是知道自己需要的是緩慢的呼吸,並與身體同在,

不要抗拒那個不舒服,讓我想起太極拳老師說的,當有人要攻擊你,

你要順著他的勢收進來,之後在回應出去。

跌倒的時候也一樣,先讓自己放鬆,然後順勢而為。

呵呵~這樣是最不會受傷的方式。

或許有了這個經驗,就知道如何做,再透過一次又一次不斷的練習,

就越能夠將它運用在生活中較困難面對的狀態,

而支持我可以更能夠一次次的回到自身的光與愛中去回應。

當然還可以透過祈請來協助,讓自己在面對這些事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支持喔~

如果你喜歡的話,就去試驗喔~呼吸~跟你的身體同在。

讓我們一起學習吧~Om Namah Shivaya~^^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活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