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9 17:00:45惠惠

登陸查帳轉彎 改採專案審計

登陸查帳轉彎 改採專案審計■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金管會一度有意推動的「鑑識會計」,重新定調改稱「專案審計」,最快明年初上路,會計師登陸檢查時,將重點擺在查上市櫃公司的「增資效益」,並允許上市櫃的台商可予拒絕。金管會也計劃年底修改組織法時,將現行檢查法規由金融機構擴及到所有上市櫃公司。
金管會考量現有檢查局人力不足,曾考慮過引進「鑑識會計」制度,時間點比陳水扁總統元旦提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宣示還早。不過,外界批評我方的「會計主權」不及大陸領土,該制度也縮小規模,回復到「可操之在我」的部分。
業界人士指出,金管會本月1日再度邀請會計師全聯會,針對「指派會計師辦理檢查作業要點」進行磋商,雙方除須再確認會計師公費計算方式外,其餘有關查核對象、查核範圍及查核對象的權利義務等細節,都已接近最後拍板,最快明年初就可上路。
和早前金管會「鑑識會計」的舊版本相比較,新版的「專案審計」要求,會計師在登陸檢查上市櫃公司的轉投資事業時,僅須重點評估「增資效益」,而非早前倡言要會計師大舉登陸查帳。
評估「增資效益」指的是,會計師根據上市櫃公司前一次向證期局、投審會申請對大陸子公司「增資」時,企業填寫的增資目的及預期效果是否發揮。此舉不僅有助主管機關核實企業的資金流向、避免企業掏空台灣資產,也能作為主管機關下回准駁企業增資的參考。
業界人士表示,從「鑑識會計」到「專案審計」,反應金管會的心態更趨務實。舊版本說,會計師在金管會的「權限委託」下,可隨時登陸查察上市櫃公司的大陸事業體。但新版本則修改為,會計師登陸前,會事先通知企業主,在獲得同意後,才會展開登陸檢查作業。
【2006/03/13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