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3 18:02:32阿 Han
無痕山林,不製造多餘的環境壓力 (轉載)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們所居住的台灣島,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山,森林面積廣大,自然資源豐富,近年來隨著周休二日及生態旅遊的推行、交通與科技的便利,從事登山、露營、健行等活動而走進山林的人變多了。
隨著人們的進入,有機的或無機的垃圾增加,登山客甚至發現高山上竟然有蒼蠅!其實是因為人類帶上山的果皮、廚餘或產生的排遺沒有處理,裸露在戶外,因此招來許多蒼蠅。
另外,人的踐踏會造成土質越來越堅硬,因此久而久之長不出植物來,紮營的地點久了,也一樣因為帳篷覆蓋及壓力,造成植物無法生長,而變成光禿的一片。環境雖然有恢復的能力,但是遠比人類給予的負擔緩慢太多,在超過它的負荷力下,逐漸造成生態環境難以回復的傷害。
「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是近年推行的運動,在國外已經推行多年,目的是希望讓旅行者以尊重自然及負責的態度,將對自然的影響減低到最小。最重要的部分有七大原則,分別為「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在堅實的地表行走與露營」、「適當維護環境處理垃圾」、「勿取走任何資源與物件」、「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保育自然環境與野生動植物」、「尊重其他的山林使用者」等項目。
對於這些原則的初步認識是不難,但實際在戶外環境採取適當的策略及活動方式,還是需要更用心的瞭解。目前林務局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及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都推出相關主題的「無痕山林種子教師」課程,也有為國小高年級的學生規劃的「無痕山林小尖兵成長課程」,讓參與者透過實際在山林裡的體驗活動,了解怎麼樣的行動才能達到無痕山林的境界,減少人類因為不經意的小事而造成自然環境的重大衝擊。
美麗的台灣山林需要人們的細心的呵護,不製造多餘的壓力給自然環境,才能長遠地保持她的美好,永續的使用自然資源。結束種子教師的活動後,期望參與者日後能回到自己的生活崗位上影響別人,將此運動推廣出去。
文章來源: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http://www.eeft.org.tw/index.asp
相片:台灣最高峰玉山拍攝
隨著人們的進入,有機的或無機的垃圾增加,登山客甚至發現高山上竟然有蒼蠅!其實是因為人類帶上山的果皮、廚餘或產生的排遺沒有處理,裸露在戶外,因此招來許多蒼蠅。
另外,人的踐踏會造成土質越來越堅硬,因此久而久之長不出植物來,紮營的地點久了,也一樣因為帳篷覆蓋及壓力,造成植物無法生長,而變成光禿的一片。環境雖然有恢復的能力,但是遠比人類給予的負擔緩慢太多,在超過它的負荷力下,逐漸造成生態環境難以回復的傷害。
「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是近年推行的運動,在國外已經推行多年,目的是希望讓旅行者以尊重自然及負責的態度,將對自然的影響減低到最小。最重要的部分有七大原則,分別為「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在堅實的地表行走與露營」、「適當維護環境處理垃圾」、「勿取走任何資源與物件」、「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保育自然環境與野生動植物」、「尊重其他的山林使用者」等項目。
對於這些原則的初步認識是不難,但實際在戶外環境採取適當的策略及活動方式,還是需要更用心的瞭解。目前林務局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及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都推出相關主題的「無痕山林種子教師」課程,也有為國小高年級的學生規劃的「無痕山林小尖兵成長課程」,讓參與者透過實際在山林裡的體驗活動,了解怎麼樣的行動才能達到無痕山林的境界,減少人類因為不經意的小事而造成自然環境的重大衝擊。
美麗的台灣山林需要人們的細心的呵護,不製造多餘的壓力給自然環境,才能長遠地保持她的美好,永續的使用自然資源。結束種子教師的活動後,期望參與者日後能回到自己的生活崗位上影響別人,將此運動推廣出去。
文章來源: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http://www.eeft.org.tw/index.asp
相片:台灣最高峰玉山拍攝
清晨04:30醒來,開了電腦,網路亂亂看,就莫名奇妙的進到這基金會來。
最近幾天翻山越嶺的到很深很深的國姓鄉山區去參加一個法會
很安靜的山也很乾脆
只可惜全被種上檳榔樹
此時剛逢檳榔花開
整座山都是清香的檳榔花香
在那裡有著近15甲地的沈先生
自從學佛後已經開始把一些檳榔樹改成"陳香"樹了
陳香的花似桂花,但是比桂花大些
可是那香氣真的是迷人喔!!
無痕山林的觀念是該用力推行的!!
如果沒了山林台灣將成為沙漠!!
不知道耶^^!
不過種樹是好的.抓地力會變好.不易形成土石滑動.
不過........
阿姐.說實話.台灣的氣候屬垂直性變化.
記得921後.陳玉峰教授(靜宜大學生態系教授).曾經說過.也極力宣傳一個觀念:*土地公比人會種樹*
意思是說:人們認為在山坡地造林.就是把樹木種上去就好了.其實那些種植上去的樹木.並不一定適合當地的自然生態.
下面是網頁內容妳有空看一下好了.一下子我也解釋不清楚.^_^.
http://ecology.org.tw/enews/e-paper/ep-42.htm 2008-08-19 00: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