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04 16:20:12幫泥兔

[札記] 在地台灣對談語錄

  這是一段我與指導教授對談的札記。

  台灣真的是很可惜。這裡擁有豐富的資源,整個島的生態多樣,島上的人們教育水準都很高。和世界上其他知識水平相當的地方比起來,我們的經濟條件算是相當好的。我們有充分的潛力去發展具有創意的領域,在這個世紀或是下一個世紀,也許台灣的發展會是全球一個具指標意義的經驗;用全島的智慧,發展出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生活型態。

  可惜的是時代的錯亂造成今天的局面渾沌。整個台灣處在「國族認同」與「民主政治發展」深深的糾結裡。我們一直搞不清楚我們是誰,卻在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迅速的起飛。拿了別人的制度與經驗,在國族認同混亂的情形下似乎以為民主政治有所成長,但實際上也不斷的在內耗。

  但我們是有機會的。如果可以看見我們自己的主體性,台灣可以是全球發展當中重要的一個焦點。我們不一定要copy別人的經驗,而是要找出自己的獨特性,自己的知識系統。

  從我們這個專業領域來說,很多人在談綠建築、談建築空調環境控制;可是他們的談法都非常的西方。很少人專心用力的去發掘我們自己的一套系統;如果能夠用心的花時間看看我們自己的知識系統,從我們東方過去對建築營建的經驗中找尋智慧,那是很精采的。

  我們接受了太多西方、所謂進步的思想與觀念,然後忘記了我們自己蘊含的知識系統。如果大專院校開設的課程以傳授美國教科書內容為榮,那麼我們不過是美國院校的台灣分校,所傳授的知識也是別人西方世界的經驗統計與結果罷了。

  我們應該發展一套重新檢視自己環境智慧的系統。人與環境的關係因地制宜,特別是東方與西方自然有其長久以來哲學和科學上的差異。我們如果對自己沒有信心,將會一直忘記挖掘並重現我們的潛在特質。

  如果有一天去到國外去深造,要謹記自己的主體性。知道自己為何而去,該去看些什麼、學些什麼。如果又一股腦的落入別人的系統,那麼就太可惜了。

  我再次看見老劉的樂觀與對台灣的期待。如果可以,請讓我們繼續堅持走下去。因為這座鮮明的燈塔,讓大家一起繼續努力。




  。圖/內灣跨河的竹筏便橋;人與環境與在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