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05 15:11:49幫泥兔

[札記] 深度文化。廉價護照

  台北市正在舉行台北藝術節。文化局日前發行了一本文化護照。
  台北藝術節一系列的活動中有一項名為「散步老地方--都會藝術行腳」的活動,六套遊程把台北市的老官舍歷史與人文由導覽人員深入講解帶領遊歷。包括各個台北市重要的歷史街區館舍。
  文化護照選了十八個景點,每個景點設置了一個紀念戳章。集滿十個戳章就可以一家大小兌換New BalanceE運動休閒鞋。集滿十八個可以摸彩。這十八個文化景點也是台北市內深具文化歷史價值意義的地方。
  
  為了看藝術季的演出,今天騎著車去索票。恰好在牯嶺街小劇場櫃檯拿了兩本文化護照。遇到一位先生走進來來蓋了戳章就走。我索票出來以後約好去徐州路找朋友,正好對面是市長官邸,也是文化護照上的景點。因此我略為驚喜的順道進去蓋章。
  
  正午的市長官邸許多人在用餐,還有許多人在一旁等待空位。我看見了中國時報系視為金雞母的地方,標得這裡的經營權,每天賺的錢可比辦報紙每天賠錢來的實質。
  
  戳章就在領位櫃檯上。一位先生親切的跟我寒喧:


「我們的戳章要蓋在這裡,右上角這格。」先生很親切的對我說。嗯,這個地方果然有點藝文氣息。
「謝謝。」我翻動著戳章,想找到正確的方向。
「你蓋了幾個點了呀?阿,三個呀,這樣要趕快唷,要衝刺一下。」先生看著我的文化護照,好意的提醒我要加緊腳步。
「我今天無意中才拿到護照,剛開始啦!」我只是恰好經過這幾個點,也不是特意要為了獎品而來的呀。
「鞋子只有八千雙,星期六日的時候,來我們這裡蓋章的就有一兩千人了吧,你要加油唷。衝刺一下。」先生還是很親切的對我說著。
「謝謝。」八千雙?嗯,多少人竟然已經在短短的11/01開始至今五天時間內換走鞋子了呢?我開始好奇起來。

  
  文化護照上十八個景點訴說著不只十八個故事,記錄著不只八千個過去人們的足跡。按圖索驥,每個景點都值得細細品味。
  
  我想,蓋了戳章,多少是對自身接近文化館舍的精神肯定吧,對自己多了解一處人文景點留下紀念。原來設計出護照的精神也是鼓勵散步這些老地方才是,細細品味,慢慢感受。如今,八千雙的鞋子透過官邸藝文沙龍的熱力推薦,這些景點還有多少深度品嚐的文化人呢?
  
  正在這樣想的時候,我看見一台Toyota正閃著燈暫停在台北國際藝術村旁的馬路上,男士很體貼的在車上等著,下來一位優雅的女士。手裡拿著兩本攤開的護照,篤定的神情和腳步,拿了戳章蓋在「G」這一格子裡,開心的又回到車上。
  
  他們的下一站,不知道是哪一個點。文化護照。今天的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