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5 17:50:46鄭政煌

版畫創作對藝術整體思維應有的概念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早的文章早已談過,只是經過一段時間見到畫壇的變化,心理又有些想法不說不快。

首先瞭解一件的藝術的整體內涵為何,而此一內涵應包含三個核心,一、形式技術的精湛。二、形式與情感抒發或理念發想的契合度。三、形式哲學的討論。而這三個部分像是一座金字塔,底端的創作者居多,頂端的創作者少,故一件作品想要進入上層的思維討論,唯有清楚視覺形式的實質內涵,客觀的理解創作形式的深度與廣度,如此才能見到自己作品的問題所在。而單從最簡單的技術的討論,就分成了三個部分,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正是這個問題。

1.      技術的學習,這個部分是最容易模仿也最容易做到,除了許多創意作的技巧外,當然這個部分也涵蓋了寫實的描寫能力的養成。(但有些人一直停留在,這個技術最低下的階段而無法脫離,想來也真是奇怪。)

2.      情感形式的模仿,形式技巧的控制能力養成了,應改要懂得這個技術是要能表達情感和想法,開始時多數還是會以前輩所建立的模式為學習的方向,但常有人將此模式當成了自己的情感抒發,這就會偏離真正創作的方向,不可不慎。

3.      情感意識的分別,技術學習到這個階段才慢慢意識到,模仿別人情感想法的虛妄性,開始會試者擺脫前人的影子,要建立屬於自己的風格,到了這個階段才能真正的擺脫技術學習的階段,繼續往下一個階段形式與情感抒發或理念發想的契合度邁進,真正創造出自己的風格。

 

這每一個階段所花的時間多寡,端看自己的悟性及所下的功夫多寡,及方向正確與否。

 

 

 

上一篇:時代的烙印

下一篇:版畫家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