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5 21:21:25
happy 陳
滬尾偕醫館&淡水禮拜堂
↑滬尾偕醫館。後面建築是淡水禮拜堂。
此醫館為馬偕所設計,屋體為閩南式民宅,卻有西洋門窗,極富趣味。外貌雖樸實,卻是全台第一間西醫院。目前醫館仍保持初建之樣貌,館內並保有一些馬偕博士行醫時之醫療器材。
此棟建築設計是由「洪泉」或「洪泉司」所蓋,他是淡水甚出名的泥水匠,一般稱為「泉仔師」,其徒弟後來都是北部洋式建築的師傅。
↑滬尾偕醫館入口。
入口處以階梯和道路相連,但階梯並非正對道路,而是由左右出入。
↑滬尾偕醫館的後門與西洋式窗戶。建築形式雖是閩南民宅,卻搭配西洋式門窗,為其最大特色。
↑滬尾偕醫館左邊為主治醫師的診療室。
診療室裡還保有壁爐、風琴、鐵床和當時醫療所用的藥瓶、藥罐等。
↑入門右邊為開刀房內部仍有手術濯洗台、壁爐、門鐘等設備。
↑滬尾偕醫館的「風琴」。
↑滬尾偕醫館的「壁爐」。
滬尾偕醫館留有兩座「壁爐」。由於淡水冬天濕冷,壁爐對洋醫生的體質非常重要;偕醫館的壁爐除了取暖、除濕和去霉等主要功用外,還可以作為消毒、引火種、用水和器械的保溫功能。但現今壁爐煙囪已封閉,鐵製柴架也在戰爭期間被徵用,所以已無法使用。
滬尾偕醫館沿革:
馬偕博士於清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3月9日抵達淡水,4月便開始在自宅醫療診病 。此後北部的民眾求醫者日眾。西元1873年馬偕只好另租一間民房作為醫館。當時淡水地區的外僑醫師(Dr.Ringer),也來此協助門診,西元1877年時,在此發現全球第一件「肺蛭蟲」病例 而聞名一時。
西元1879年,馬偕博士為了拓展醫療工作改建此一醫館,於9月14日落成啟用,此時尚未有正式館名。西元1879年馬偕返回加拿大述職,並在美國演講,一位美籍婦人捐了三千美元給馬偕為宣教事業,以紀念其亡夫馬偕船長。這筆經費便用在新醫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
此醫館不僅因造福民眾而享聲譽,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時也因搶救傷兵有功,而受劉銘傳獎賞。馬偕過世後,後人因應時局需要,於西元1912年移往台北新建的現代化院舍,即今「馬偕醫院 」。
馬偕紀念醫院(Mackay Memorial Hospital)於西元1912年12月26日落成,偕醫館醫務遷移後,偕醫館作為教會書房,提供聖經聖書。後作為教會使用,租給他人當醫院,二次大戰後成為幼稚園校舍。在西元2001年10月28日成立偕醫館咖啡館,並在西元2008年重新裝潢,讓偕醫館福音咖啡更適合讓遊人雅客駐足休憩,能在百年歷史的古蹟中體會當年馬偕博士的胸懷,同時品嚐香濃咖啡與特製的馬偕餅。 資料摘錄:奇摩知識網
↑淡水老街的馬偕像。
滬尾偕醫館和淡水禮拜堂就是由旁邊的小巷進入,以前兩座古蹟藏在巷弄中,現在不但標示清楚,且在禮拜堂前更闢出一條有裝飾藝術的出入通道,讓這歷史建築更容易呈現於遊客面前。
↑淡水禮拜堂外面的藝術穿堂。
這片紅磚牆是當初拆屋所保留下來,依稀還能看出淡水老街當時偕屋的形式與規模。
↑淡水最大之教會-淡水禮拜堂。
這禮拜堂是為了紀念馬偕博士來台六十週年,而在西元1932年開工重建,西元1933年11月28日落成使用。
↑仿哥德式的尖塔。
↑尖塔的彩繪玻璃與精細的磚工砌出變化有序的壁面。
↑屋頂扶壁柱頭以小帽尖裝飾。
↑壁面以扶壁加強結構與裝飾。
↑淡水禮拜堂側面。
↑淡水禮拜堂背面。
這棟仿歌德式教堂,由著名洋樓匠師黃阿樹(人稱「樹司」)承蓋,三萬塊品質極佳的「黃東茂」磚,以精細的磚工砌出變化有序的壁面。內部以11.6公尺大跨距鐵骨托住屋頂。有著仿哥德式的尖塔,採用扶壁,柱頭以小帽尖裝飾,外牆以清水磚砌造,內部採用有鋼筋的 RC 柱及樓板,屋頂大跨距的鐵骨承拖住,再以木板作天花板,左邊是高聳的鐘塔。
↑淡水禮拜堂內部。
↑淡水禮拜堂的彩繪玻璃。
淡水教堂六十餘年來始終保持原貌,內部之座椅、講台、聖桌尚在使用。西元1986年此教堂再經大翻修,因台灣紅瓦難以維修,而翻換瑞典進口之鋁質浪板,並且更替破損殆盡的彩色玻璃,特別是正面和鐘樓五扇窗戶之圖案,更為這座美麗的教堂憑添典雅別緻之風情。
↑淡水禮拜堂外面的藝術穿堂。
此通道打開後,將原來閒置的建物清除,不但讓淡水禮拜堂可以見到全景,希望透過空間貫穿,追尋對淡水相當有貢獻的馬偕博士在淡水傳教與行醫足蹟歷史,也就是從中正路可直接通往淡水禮拜堂及滬尾偕醫館。 資料摘錄:奇摩知識網
淡水老街隨著捷運帶來的人潮,假日熱鬧的街景,許多人來此所追尋的甚麼呢?美景、美食、小吃?其實在當地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淡水古蹟博物館園區的設立,淡水的古蹟歷史建築也漸漸成為淡水老街的主角。下次來老街可以沿著先人的足跡,來趟淡水古蹟之旅,相信對淡水會有另一層面的認識。
旅遊日期:2009 05 31 黑皮的天空 2009 07 03
延伸閱讀:
淡水古蹟博物館:http://www.tshs.tpc.gov.tw/tai2_16.asp?H1m_sn=16
下一篇:白天的饒河夜市與松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