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4 00:39:46土伯

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名弋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流行於福建, 台灣各地區

 

   福建-泉州高甲戲




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名弋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台灣,以及東南亞各國華僑、華人聚居地。高甲戲孕育於明末清初,早期隻是在民間樂曲伴奏下作即興的化裝表演,後來發展成專業戲班,主要演宋江故事,被稱爲宋江戲。
清代中葉,宋江戲吸收了其他藝術門類的表演形式,發展成有文有武的合興戲;清末又吸收徽劇、昆腔、弋陽腔和京劇的藝術因素,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閩南地方戲曲劇種高甲戲。


  "宋江戲"是由閩南化裝游行、裝扮故事而形成的。明末清初,泉南各地農村 ,每遇迎神賽或喜慶節日,村民扮梁山泊英雄好漢,隨隊伍游行於村里,間或就地 作簡表演。以宋江故事這主,又以武打爲盛,配以南鑼鼓和民間的"紅甲吹"、" 十音"之類曲調,隻有道白,少有唱腔。有時還排下"蝴蝶陣"、"田螺陣"等。 這種形式的出現,很受村民喜愛。以後逐漸發展爲由兒童組成的業餘戲,演出節目 仍爲梁山泊故事。群眾稱之爲"宋江仔"。後來,又有由成年人扮演的專業戲班出 現,稱爲"宋江戲",藝術上有了發展提高,唱、做、念、打俱全。節目内容也較 豐富,常規劇目中有《李逵大鬧忠義堂》、《扈三娘替嫁》等。

  由於"宋江戲"隻限於演梁山泊故事,加上外來劇種的沖擊,難以滿足群眾的要求,所以在清代後期,南安嶺兜村出現了一個"合興班",它突破了隻演宋江故事的框框,而演出半文半武戲,如《困河東》、《斬黄袍》,以後又發展演出繡房戲如《孟薑女》、《杏元思釵》等。"合興戲"的興起和發展,受到昆腔、四平腔、徽劇、京劇的影響,深受群眾喜愛。以後,"宋江戲"和"合興戲"互相吸收融化,統一爲今日的高甲戲。


  高甲戲的劇目分爲大氣戲、繡房戲和醜旦戲三大類,以武戲、醜旦戲和公案戲居多。它有六百多種傳統劇目,包括《大鬧花府》、《困河東》、《斬黄袍》、《林文生告禦狀》、《管甫送》、《杏元思釵》、《孟薑女》、《番婆弄》、《唐二别》及連台本戲《三國》、《嶽傳》等。高甲戲的音樂曲牌屬南音系統,大都來自南音和木偶戲,但節奏、鏇律有所變化。演員演唱時用本嗓,行腔雄渾高昂,也不乏清婉細膩的音韻。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文樂和武樂兩種,文樂以嗩呐爲主,輔以品簫、洞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樂包括百鼓、大小鼓、大小鑼、大小鈸、響盞、小叫等,顯示出濃厚的地方特色。


  高甲戲的腳色行當原隻有生、旦、醜三個行當,後來陸續增加了淨、貼、外、末和北(淨)、雜等。這些行當中,以醜最爲突出。醜行有男醜、女醜之分,男醜又分文、武醜。文醜有長衫醜和短衫醜,武醜有師爺醜和捆身醜。女醜則有夫人醜、媒人醜、老婆醜、婢醜等幾十種。醜行表演藝術豐富多姿,藝人們從生活中提取素材,創造設計了公子醜、破衫醜、傀儡醜等表演類型,以對不同人物典型行爲的擬示或以對木偶戲和動物動作的模仿作爲表現人物性格的手段,輕松幽默,妙趣横生,誇張而不失實,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高甲戲的武打中吸收了提線木偶和民間舞獅的技藝,形成"冷煎盤"、"大碰場"、"鳳擺尾"等動作,别具特色。
在中國傳統戲曲中獨樹一幟的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海内外有着極大的影響。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而以南曲爲主。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爲文、武樂二種。伴奏樂器以管樂、嗩呐爲主(解放後改用琵琶爲主),此外還配有横笛、二弦、三弦等。打擊樂器及其打擊方法與京劇相同,如〔沖頭〕、〔長鎚〕、〔急急風〕等,但"三通"和"出將"時則與京戲不同。醜旦戲或輕松場面加用雙鈴、響盞等。解放後,1951年成立泉州大眾劇社,1954年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 ,《桃花搭渡》、《掃秦》榮穫劇本獎和演出獎。



  高甲戲在海内外有較大影響,劇團曾多次到、菲律賓、新加坡及香港、台灣、金門地區進行訪問演出,是維繫祖國大陸、台灣、東南亞華人華裔的一條重要情感紐帶,成爲中國文化的象征之一。在中國傳統戲曲中獨樹一幟的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海内外有着極大的影響。

(悄悄話) 2012-12-15 06: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