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1 23:25:56三倍速衝刺
[音樂記事]LUNA SEA - STYLE
回想起剛聽日本流行樂的時候,其實我是很討厭視覺系的,有化妝就會覺得反感,在外表上去大作文章不是會模糊創作焦點嗎?最後被唱片公司的商業策略搞的泛偶像化真是自找麻煩。現在對他們已經沒有這樣激烈的反感,這幾年也開始重新回去聽當時的作品,一個視覺系樂團所背負的東西比想像中還大,絕不只是個Idol Band能相提並論。
視覺系樂團本身的作風就已經引人非議,可能直到現在都還是這樣。就不提台灣這裡,連日本當地都有這種情況。「Visual系這種東西!」連聽都不聽就先否定掉的人依然存在。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一部分僅管是偏見,另一部分也是視覺系當紅風潮後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跟風團一多品質就跟著下降,而有很多其實也只是在外表上玩遊戲罷了。在台灣應該不明顯,畢竟能在這認識到都是適度篩選後的結果,而在日本應該有一堆人被疲勞轟炸到煩了,「明明聽來就跟一般流行歌沒什麼兩樣,怎麼化個妝就能紅?」被這樣認定整個體系的作風後也很難去認同了吧。但是不得不說視覺系很有野心,想要讓音樂、裝扮與舞台表演合為一體,把音樂化為外在表現,利用外在表現來體驗音樂內涵,的確是個顛覆傳統的表現方式。真能完全做到這程度的當然不多,也不能因為商業化後那部份偏離本質的發展就去否定掉全盤的貢獻。可能也是想要的太多,逼的自己不斷去突破,視覺系樂團總讓人有光芒閃耀後便後繼無力、團員分工複雜處境微妙、團員常歷經分分合合等其他印象。
濃妝豔抹過後,成名後的團體跟著就是捨棄華麗裝扮轉為型男打扮。這一來馬上就產生矛盾了,那幹麻要以視覺系的名義進入業界?最後還不都卸妝了?但不這樣子,又哪能拓展歌迷的數量呢?市場就是這麼殘酷,成名之後下一步當然就是要賣的更好,理念可以吃嗎?這種維持裝扮擴展不了樂迷,卸了妝反被譏失去本心的兩面不是人困境,也是視覺系團體背負的另一個壓力。既然不是每個團體在每個階段都能做到「視覺聽覺相輔相成」的最高層次,那拿掉裝扮也沒差多少,沒這個還有舞台表演能表現啊。講是這樣講,但這種商業策略多少還是對視覺系整體有影響,檯面上的主流團體都急於掙脫這名詞,那這名詞的存在感也就跟著薄弱,隨著一些大團的解散和停止活動,視覺系再也無法回到當年的風光期了。一直覺得這未必是壞事,少了商業包袱可能才是最適合這樂風發展的情況吧。
當年被媒體封號的三大團之一-LUNA SEA比起另外兩團走紅的早,也因為LUNA SEA的開拓讓GLAY、L’Arc~en~Ciel得以有機會成為超級銷售團體,儘管在銷量上完全無法相比(除精選外一張百萬專輯都沒有)也無損其地位,沒這麼賣只是機運的問題而已。LUNA SEA的特色主要在吉他美學的建構上,一把襯底一把旋律或音效外加小提琴,還有那前衛搖滾曲式的淒美壯絕長篇樂章,有這麼多的 SLAVE為其着迷也是可以想見。首次團員單飛期間,主唱河村隆一的個人專輯大賣近 300萬,之後再結成彷彿變了個樣,河村在經過個人活動後的發展已經與其他四人難以融合,本來就維持微妙關係的團員也就此失衡,最後仍然盡力的完成最後一張專輯,然後宣告「終幕」。如果當初就停在STYLE這張沒有繼續下去,說不定就會成為傳說,但重新活動的 SHINE中以往那五人產生出的化學作用已經消失,其後反被嘲弄為狗尾續貂,實在很可惜。至少在最後他們嘗試過了,經過一番努力仍難以挽回那種感覺,既然是樂迷那就要有接受團員決定的雅量。
聽朋友說前幾天才剛是LUNA SEA的結成17周年,但早就沒活動的他們只剩死忠SLAVE們會記得祝賀吧。現實也就是這樣,沒活動也就跟著什麼都沒了,重新回去聽LUNA SEA跟著找資料才發現全部專輯都已經停止生產,只剩下少量的存貨可買,一般的正常管道已經無法買到他們的專輯了。沒得賺錢就乾脆停產吧,雖然殘忍卻又是市場的規則。如果當初只留在STYLE,可能會成為傳說,可能不會是這種結果,也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吧。
慶祝LUNA SEA結成17周年,趕快把塵封已久的STYLE拿出來聽聽吧!某兩位團員的再度合作,也該祝賀一下!
視覺系樂團本身的作風就已經引人非議,可能直到現在都還是這樣。就不提台灣這裡,連日本當地都有這種情況。「Visual系這種東西!」連聽都不聽就先否定掉的人依然存在。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一部分僅管是偏見,另一部分也是視覺系當紅風潮後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跟風團一多品質就跟著下降,而有很多其實也只是在外表上玩遊戲罷了。在台灣應該不明顯,畢竟能在這認識到都是適度篩選後的結果,而在日本應該有一堆人被疲勞轟炸到煩了,「明明聽來就跟一般流行歌沒什麼兩樣,怎麼化個妝就能紅?」被這樣認定整個體系的作風後也很難去認同了吧。但是不得不說視覺系很有野心,想要讓音樂、裝扮與舞台表演合為一體,把音樂化為外在表現,利用外在表現來體驗音樂內涵,的確是個顛覆傳統的表現方式。真能完全做到這程度的當然不多,也不能因為商業化後那部份偏離本質的發展就去否定掉全盤的貢獻。可能也是想要的太多,逼的自己不斷去突破,視覺系樂團總讓人有光芒閃耀後便後繼無力、團員分工複雜處境微妙、團員常歷經分分合合等其他印象。
濃妝豔抹過後,成名後的團體跟著就是捨棄華麗裝扮轉為型男打扮。這一來馬上就產生矛盾了,那幹麻要以視覺系的名義進入業界?最後還不都卸妝了?但不這樣子,又哪能拓展歌迷的數量呢?市場就是這麼殘酷,成名之後下一步當然就是要賣的更好,理念可以吃嗎?這種維持裝扮擴展不了樂迷,卸了妝反被譏失去本心的兩面不是人困境,也是視覺系團體背負的另一個壓力。既然不是每個團體在每個階段都能做到「視覺聽覺相輔相成」的最高層次,那拿掉裝扮也沒差多少,沒這個還有舞台表演能表現啊。講是這樣講,但這種商業策略多少還是對視覺系整體有影響,檯面上的主流團體都急於掙脫這名詞,那這名詞的存在感也就跟著薄弱,隨著一些大團的解散和停止活動,視覺系再也無法回到當年的風光期了。一直覺得這未必是壞事,少了商業包袱可能才是最適合這樂風發展的情況吧。
當年被媒體封號的三大團之一-LUNA SEA比起另外兩團走紅的早,也因為LUNA SEA的開拓讓GLAY、L’Arc~en~Ciel得以有機會成為超級銷售團體,儘管在銷量上完全無法相比(除精選外一張百萬專輯都沒有)也無損其地位,沒這麼賣只是機運的問題而已。LUNA SEA的特色主要在吉他美學的建構上,一把襯底一把旋律或音效外加小提琴,還有那前衛搖滾曲式的淒美壯絕長篇樂章,有這麼多的 SLAVE為其着迷也是可以想見。首次團員單飛期間,主唱河村隆一的個人專輯大賣近 300萬,之後再結成彷彿變了個樣,河村在經過個人活動後的發展已經與其他四人難以融合,本來就維持微妙關係的團員也就此失衡,最後仍然盡力的完成最後一張專輯,然後宣告「終幕」。如果當初就停在STYLE這張沒有繼續下去,說不定就會成為傳說,但重新活動的 SHINE中以往那五人產生出的化學作用已經消失,其後反被嘲弄為狗尾續貂,實在很可惜。至少在最後他們嘗試過了,經過一番努力仍難以挽回那種感覺,既然是樂迷那就要有接受團員決定的雅量。
聽朋友說前幾天才剛是LUNA SEA的結成17周年,但早就沒活動的他們只剩死忠SLAVE們會記得祝賀吧。現實也就是這樣,沒活動也就跟著什麼都沒了,重新回去聽LUNA SEA跟著找資料才發現全部專輯都已經停止生產,只剩下少量的存貨可買,一般的正常管道已經無法買到他們的專輯了。沒得賺錢就乾脆停產吧,雖然殘忍卻又是市場的規則。如果當初只留在STYLE,可能會成為傳說,可能不會是這種結果,也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吧。
慶祝LUNA SEA結成17周年,趕快把塵封已久的STYLE拿出來聽聽吧!某兩位團員的再度合作,也該祝賀一下!
奇蹟之作~Mother也希望你能聽聽看!滿不錯的文!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