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16 19:38:46York
中國經濟史(續)--西漢武帝時期水利建設
西漢武帝時期水利建設
公元前207年秦滅亡與先後長達四年的楚漢相爭之破壞,北方農業生產力及生產組織受嚴重的損害,數百年相繼發展下來的水利事業受到致命的打擊。漢初為了恢復社會生產,穩定封建統治,推行「以農為本」的休養生息政策,到文﹑景之世,社會經濟趨於繁榮,中央集權制得以築固和加強,為發展水利事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漢代大興水利,始於武帝時代。當時適應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需要,動員大量人力﹑財力,在各地興建了一大批灌溉工程,形成歷史上第二個農田水利的建設高潮。現茲將漢武帝時期的水利建設內容分述如下:
漢武帝時代的水利建設序幕是元光六年(公元129年)從開鑿關東漕渠揭開的。當時抗擊匈奴的戰爭正在持續進行,軍需糧餉的供應十分緊迫。而關中所出不能滿足需要,每年得從關東漕運一百余萬石糧食以資補給。
據<<史記.河渠書>>載:「鄭當時為大司農。言曰:『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中上,度六月而罷,而漕水道九百餘里,時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並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徑易漕,度可令三月罷。而渠下民田萬餘頃,又可得以溉田,此損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得穀。令齊人水工徐伯表,悉發卒數人,穿漕渠三歲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以溉田矣。』」
當時,大司農鄭當時建議:在渭水以南開鑿一條長達三百多里的漕渠。目的是為了提供首都長安漕運需要,因為以關中有限的農業生產是不能供給首都大批官兵與支援龐大軍隊的需要。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從關東地區「漕運」糧食,但黃河到處都有急流石灘,對水運時有阻礙,為了減輕水運的耗損並節省運輸的時間,所以就有開鑿漕渠的構想。武帝贊成鄭氏的建議,發動幾十萬士卒開鑿水運渠道,三年通鑿。漕渠為三百餘里,運輸時間三個月,同時可因漕渠的開鑿而增力萬餘頃民田的灌溉。
漕渠開鑿之後,改善了水路條件,大大便利了漕運,航程縮短了三分之二,運輸時日縮短了一半,而且又使渠下萬頃民田收灌溉之利,促進了關中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
在山西汾水下游開鑿了專為農業水利灌溉用的河東渠。當時,國家雖富有,但關中每年仍需自關東輸入百萬石糧食補給。再者,關中與關東之間的漕運,由於屹立在黃河水中的砥柱山阻礙了水上運輸,增加了漕運上的許多困難。由於武帝關心關中的供給問題,加上漕渠開鑿的成功,於是同意番係的建議,發動士卒幾萬人修渠造田。由於靠近黃河,因河邊沙土及黃河經常改道「數歲,河移徙,渠不利,則田者不能償種。久之,河東渠田廢。」渠水不足,種地的人連種子的費用也補償不上,時間長了,河東的渠田便荒廢了。
武帝開發關中農田水利事業目的是希望達到經濟上自給自足,河東渠田的失敗,並未動搖武帝對水利建設的決心。據<<史記.河渠書>>載:有人上書武帝「欲通褒,斜道。」其方法為引褒水通沔水,引斜水通渭水,可以便利漕運。由此可以將原來由長安通往巴蜀的路程縮短四百里。武帝於是徵發幾萬人修築褒斜道有五百多里。這條新道困然既方便又快捷,但是水流湍急多礁石,不利漕運而告失敗。
雖然多次失敗,卻未動搖武帝開發關中平原水利建設的決心。接著又開鑿龍首渠,據<<史記.河渠書>>載:臨晉(山西地方)城的老百姓,願意穿渠引洛水用來灌溉(或改良)重泉(山西地方)城以東一萬多頃的鹽鹹地。如引水計劃成功,可以讓每畝田產十石谷物。於是武帝「發卒萬餘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腳)下」,由於渠道容易崩塌,就打井,深的井有四十多丈。沿線到處打井,井下互溝通流水。水在地下流,穿過商顏山,東到山嶺十多里路中間。由於開鑿井渠時發現龍骨,因此這條水渠命名叫「龍首渠」。整個工程前後進行達十年才完成,但並沒得到大的經濟效益。但在技術上則有突破性的進步,因為「井渠」的產生從這時開始。
總的來說,武帝時代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固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遍及各地的水利工程的興修,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灌區,增強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水利灌溉與當時日臻進步的農業生產技術的緊密結合,在更廣的範圍和更深的層次上促進了水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漢代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於這次水利開發的地域更加廣大,因此,較之第一次水利高潮,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影響更為深刻。
總結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然而受中國水土資源分佈很不均衡因素所影響,發展農業困難重重,但中國人並沒有在自然面前逃避,而是積極面對困難,並尋找出解決的辦法。誠如歷史學者宋敘五先生所言:中國先民們早就認識到,將水利灌溉與農業生產連在一起。要種田必須興水利,也即是說:利用自然(水利)必須改造自然(農業系統)。換句話說,即發展農業就需要借助於人為的努力,以改造水資源和水環境,於是產生了水利建設。
無可諱言,水利建設與灌溉作為中國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作用於社會,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也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歷史文化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從文中分述可見,先秦﹑西漢時期的水利建設能有效服及利用大自然,其成就對後人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推動力。因為中國自先秦﹑西漢以來重視水利建設(防洪治水﹑通航通漕﹑農業灌溉)的精神一直被中國人民繼承及發展並延續到今天,君不見長江三峽水利工程﹑南水北調水利工程……這些被外國人認為不可思議的特大水利(集防洪治水﹑通航通漕﹑農業灌溉﹑發電等)工程,今天在中國已進行得如火如荼,且接近完成階段。由此可見,今天的中國人一樣沒有在改造自然的困難面前逃避,而是征服它。這是最值得全體中國人自豪的。
參考書目
一. 漢˙司馬遷撰<<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第七>(台北:文化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一年)
二. 錢穆著<<國史大綱>> <修訂本> (香港: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九年)
三. 王育民著<<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四. 李劍農著<<先秦兩漢經濟史稿>>(台北:華世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五. 劉石吉主編<<中國文化史新編—經濟篇﹑民生的開拓>>(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六. 趙岡﹑陳鐘毅著<<中國經濟制度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
七. 汪家倫﹑張芳著<<中國農田水利史>>(北京:農業出版社,一九九零年)
八. 余也非著<<中國古代經濟史>>(重慶:重慶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九. 周魁一﹑譚徐明撰<<水利與交通志>>載於陳美東主編<<中華文化通志﹑利學技術典>><第七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十. 黃河防洪志編纂委員會編<<黃河防洪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十一. 葉龍編著<<中國經濟史—先秦至魏晉篇>>(香港:壹出版,一九九六年)
文目
十二. 香港樹仁學院經濟系教授宋敘五先生撰<中國經濟史講義—第二章中國農業之發展,第二節先秦至西漢之水利灌溉>。
公元前207年秦滅亡與先後長達四年的楚漢相爭之破壞,北方農業生產力及生產組織受嚴重的損害,數百年相繼發展下來的水利事業受到致命的打擊。漢初為了恢復社會生產,穩定封建統治,推行「以農為本」的休養生息政策,到文﹑景之世,社會經濟趨於繁榮,中央集權制得以築固和加強,為發展水利事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漢代大興水利,始於武帝時代。當時適應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需要,動員大量人力﹑財力,在各地興建了一大批灌溉工程,形成歷史上第二個農田水利的建設高潮。現茲將漢武帝時期的水利建設內容分述如下:
漢武帝時代的水利建設序幕是元光六年(公元129年)從開鑿關東漕渠揭開的。當時抗擊匈奴的戰爭正在持續進行,軍需糧餉的供應十分緊迫。而關中所出不能滿足需要,每年得從關東漕運一百余萬石糧食以資補給。
據<<史記.河渠書>>載:「鄭當時為大司農。言曰:『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中上,度六月而罷,而漕水道九百餘里,時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並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徑易漕,度可令三月罷。而渠下民田萬餘頃,又可得以溉田,此損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得穀。令齊人水工徐伯表,悉發卒數人,穿漕渠三歲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以溉田矣。』」
當時,大司農鄭當時建議:在渭水以南開鑿一條長達三百多里的漕渠。目的是為了提供首都長安漕運需要,因為以關中有限的農業生產是不能供給首都大批官兵與支援龐大軍隊的需要。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從關東地區「漕運」糧食,但黃河到處都有急流石灘,對水運時有阻礙,為了減輕水運的耗損並節省運輸的時間,所以就有開鑿漕渠的構想。武帝贊成鄭氏的建議,發動幾十萬士卒開鑿水運渠道,三年通鑿。漕渠為三百餘里,運輸時間三個月,同時可因漕渠的開鑿而增力萬餘頃民田的灌溉。
漕渠開鑿之後,改善了水路條件,大大便利了漕運,航程縮短了三分之二,運輸時日縮短了一半,而且又使渠下萬頃民田收灌溉之利,促進了關中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
在山西汾水下游開鑿了專為農業水利灌溉用的河東渠。當時,國家雖富有,但關中每年仍需自關東輸入百萬石糧食補給。再者,關中與關東之間的漕運,由於屹立在黃河水中的砥柱山阻礙了水上運輸,增加了漕運上的許多困難。由於武帝關心關中的供給問題,加上漕渠開鑿的成功,於是同意番係的建議,發動士卒幾萬人修渠造田。由於靠近黃河,因河邊沙土及黃河經常改道「數歲,河移徙,渠不利,則田者不能償種。久之,河東渠田廢。」渠水不足,種地的人連種子的費用也補償不上,時間長了,河東的渠田便荒廢了。
武帝開發關中農田水利事業目的是希望達到經濟上自給自足,河東渠田的失敗,並未動搖武帝對水利建設的決心。據<<史記.河渠書>>載:有人上書武帝「欲通褒,斜道。」其方法為引褒水通沔水,引斜水通渭水,可以便利漕運。由此可以將原來由長安通往巴蜀的路程縮短四百里。武帝於是徵發幾萬人修築褒斜道有五百多里。這條新道困然既方便又快捷,但是水流湍急多礁石,不利漕運而告失敗。
雖然多次失敗,卻未動搖武帝開發關中平原水利建設的決心。接著又開鑿龍首渠,據<<史記.河渠書>>載:臨晉(山西地方)城的老百姓,願意穿渠引洛水用來灌溉(或改良)重泉(山西地方)城以東一萬多頃的鹽鹹地。如引水計劃成功,可以讓每畝田產十石谷物。於是武帝「發卒萬餘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腳)下」,由於渠道容易崩塌,就打井,深的井有四十多丈。沿線到處打井,井下互溝通流水。水在地下流,穿過商顏山,東到山嶺十多里路中間。由於開鑿井渠時發現龍骨,因此這條水渠命名叫「龍首渠」。整個工程前後進行達十年才完成,但並沒得到大的經濟效益。但在技術上則有突破性的進步,因為「井渠」的產生從這時開始。
總的來說,武帝時代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固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遍及各地的水利工程的興修,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灌區,增強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水利灌溉與當時日臻進步的農業生產技術的緊密結合,在更廣的範圍和更深的層次上促進了水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漢代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於這次水利開發的地域更加廣大,因此,較之第一次水利高潮,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影響更為深刻。
總結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然而受中國水土資源分佈很不均衡因素所影響,發展農業困難重重,但中國人並沒有在自然面前逃避,而是積極面對困難,並尋找出解決的辦法。誠如歷史學者宋敘五先生所言:中國先民們早就認識到,將水利灌溉與農業生產連在一起。要種田必須興水利,也即是說:利用自然(水利)必須改造自然(農業系統)。換句話說,即發展農業就需要借助於人為的努力,以改造水資源和水環境,於是產生了水利建設。
無可諱言,水利建設與灌溉作為中國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作用於社會,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也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歷史文化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從文中分述可見,先秦﹑西漢時期的水利建設能有效服及利用大自然,其成就對後人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推動力。因為中國自先秦﹑西漢以來重視水利建設(防洪治水﹑通航通漕﹑農業灌溉)的精神一直被中國人民繼承及發展並延續到今天,君不見長江三峽水利工程﹑南水北調水利工程……這些被外國人認為不可思議的特大水利(集防洪治水﹑通航通漕﹑農業灌溉﹑發電等)工程,今天在中國已進行得如火如荼,且接近完成階段。由此可見,今天的中國人一樣沒有在改造自然的困難面前逃避,而是征服它。這是最值得全體中國人自豪的。
參考書目
一. 漢˙司馬遷撰<<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第七>(台北:文化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一年)
二. 錢穆著<<國史大綱>> <修訂本> (香港: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九年)
三. 王育民著<<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四. 李劍農著<<先秦兩漢經濟史稿>>(台北:華世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五. 劉石吉主編<<中國文化史新編—經濟篇﹑民生的開拓>>(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六. 趙岡﹑陳鐘毅著<<中國經濟制度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
七. 汪家倫﹑張芳著<<中國農田水利史>>(北京:農業出版社,一九九零年)
八. 余也非著<<中國古代經濟史>>(重慶:重慶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九. 周魁一﹑譚徐明撰<<水利與交通志>>載於陳美東主編<<中華文化通志﹑利學技術典>><第七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十. 黃河防洪志編纂委員會編<<黃河防洪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十一. 葉龍編著<<中國經濟史—先秦至魏晉篇>>(香港:壹出版,一九九六年)
文目
十二. 香港樹仁學院經濟系教授宋敘五先生撰<中國經濟史講義—第二章中國農業之發展,第二節先秦至西漢之水利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