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8 15:09:44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諮商演練-同理心,共情-因為淋過雨,所以知道給別人撐傘-詹翔霖老師諮商教材

諮商演練-同理心,共情-因為淋過雨,所以知道給別人撐傘-詹翔霖老師諮商教材

 

諮商員自我覺察

    1.在這個諮商過程中,你做了什麼?

    2.你用了哪些技術?並請說明你的意圖。

    3.演練中,你覺得你哪些做得好?哪些做的不夠好?

    4.在演練歷程中,從開始到結束,你有什麼覺察?

    5.你覺得以你自己的經驗,你有什麼優勢可以幫助這個個案?

    6.若接這個個案,你覺得自己有什麼不足或限制?

 

 

一、態度

諮商員在關係中展現出真誠一致的態度,真正關心個案、和個案同在,要做到最重要的就是真誠、關心,去同理個案當下的狀態與感受,讓個案)感受到你的和他在一起,以及對人有高度的覺察與敏銳度。

 

二、簡述語意

以簡潔的語句重述個案的言語,表達出諮商員對個案的理解,也讓雙方有機會核對彼此是否有認知誤差、是否在同一個思考方向上,用詞盡量精簡、重點,用自己的話精簡的把個案敘述中的重點講出來。

 

三、情感反映

諮商員從個案的言語或非語言訊息,觀察出隱藏在背後的情感、情緒,並適時的反饋給個案。可協助個案覺察、了解自己的情感變化。

 

四、同理

 

同理絕對是最最最最最重要的技術了!!訪問十個教授有九個都會回應說做好同理就好了,重要的是同理同理同理!!!

 

接續前一點「態度」,同理和態度是息息相關的,請不要真的只按照標準句型「你覺得...因為...」去回應個案,而是要真正「讓人感覺到」你感同身受,請注意是讓人感覺到、讓個案感覺到、讓評審感覺到,不是你自己感同身受就夠了,讓個案和評審老師都感受到你懂個案、和個案在一起,明白個案的喜怒哀樂、在事件中的角色和情緒。傾聽口語和非口語的訊息都是重要的,深入了解個案的脈絡。

 

在演練中多使用「初層次同理心」,諮商員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體會個案的心情、想法及處境,並用個案的語言表達出來。相較於「情感反映」,同理除了情緒、背後語言外,多了一些因果的陳述。

 

範例句型網路和教科書上都很多,在此就不多加贅言,但建議考生多將教科書上的罐頭公式轉化為自己的語言,使用起來較不生硬、更能貼近自己的風格。

 

五、探問

 

探問顧名思義就是發問,能向個案搜集更多的資訊。探問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封閉式問題有標準答案、有既定選項;開放式則沒有選項、沒有標準回應,讓個案自由發揮作答。透過探問也可將個案抽象籠統的言語具體化,釐清對真實狀況的了解,簡單的「嗯?」、「哦?」,或是簡單重複個案語句結尾的字詞,語氣像是加上問號,也是一種探問方式,若要使用探問,則盡量問「開放式問題」,封閉式的問句會讓諮商員越問越多問題,連續的使用探問會讓個案覺得被拷問。並確定探問是以同理精神完成的,如果一個探問能協助個案表露相關訊息,要以同理重點方式追蹤下去,而不是以另一個問題追蹤。

 

六、摘要

 

諮商員在晤談中將散亂的想法和感覺聚焦,協助個案將剛說過的散亂內容經過整理、合併,以簡單、明確的方式有脈絡的表達出來。有效的運用摘要技術可使晤談打破僵局、聚焦、繼續向前,在演練中若遇到卡住、訊息過於散亂時也可使用。

 

七、具體化

 

有時個案在敘述事情時,會忽略掉一些具體人事物內容,諮商員必須要適時的詢問,使事件內容更具體。

可參考選用6W詢問法,具體化個案描述的事件:

 

what(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

who(誰):是誰讓你…

when(何時):什麼時候發生的…

where(哪裡):是在哪裡發生的…

why(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

how(如何):當…發生的時候,你會如何處理…

 

 

問題概念化

個案問題概念化是諮商員對個案的認知與解讀。諮商員蒐集個案相關的資料,將這些零散的訊息與資料做一個完整性的評估與理解,並進而形成符合個案需要的諮商計畫與策略。

 

問題概念化的內容:

 

1.案主的主述困擾問題與過去的發展歷史: 問題發生的歷史、促發因素、問題形成的背景、案主問題對案主與生活重要他人造成的影響、諮商員對案主問題呈現的觀察。

 

2.案主對困擾問題的因應:案主對問題的因應方式、因應方式的有效性、案主的內在資源、外在支持系統與評估。

 

3.諮商員對案主問題的評估與診斷:案主是否有臨床診斷、對案主的心理(情緒與認知)的表現與功能、社會與家人及其他人際關係的功能、職業或學業的表現與功能、健康情況等。

 

4.對案主問題的假設與未來諮商計劃:諮商員依據從案主收集到的資料,形成對案主何以會有此問題的假設,並說出持有這樣假設的諮商理論依據,並根據此形成對案主的諮商目標與介入策略的計畫。

 

參考資料--同理心與高層次同理心之公式(林, 2003)

 

初層次同理心=簡述語意+情感反映:[簡述案主之語意,並對其情感做反映]

 

a. cl:「老師老愛盯我,真是氣死人」;co:「老師對你太嚴格的作法,讓你感到不舒服」

b. cl:「小明都一直對我的恥笑,真是氣死人」;co:「小明對你的恥笑,讓你感到不舒服」

 

高層次同理心 =情感反映 + 因為你覺得你沒辦法 [將同理案主之感受轉換到案主對其問題之動力性的自我了解之技術] 例如:

 

a. cl:「老師老愛罵我,我還是不舒服」;co:「你感到不舒服,因為你不知道如何達到老師要求的標準」

b. cl:「小明都一直對我的恥笑,仍令我不舒服」;co:「你感到不舒服,因為你不知道如何阻止小明對你的恥笑」

 

行動計畫=你覺得你可以怎麼做,讓你可以改善這個情形 [行動三原則:找到不傷人、不貶抑人、讓自己過的更好的行動] [想法三原則也可以是此:找到不傷人、不貶抑人、讓自己過的更好的想法]

諮商演練-同理心,共情-因為淋過雨,所以知道給別人撐傘-詹翔霖老師諮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