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長期照護體系發展的長期照護2.0-行銷-詹翔霖副教授
台灣長期照護體系發展的長期照護2.0政策-詹翔霖老師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於106年元旦上路;另為增加長照服務供給量能,自107年起實施長期照顧服務給付及支付新制,搭配長照服務單位特約制度,鼓勵更多長照服務單位投入,也由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布建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並持續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顧、強化失智症照顧量能,整合居家醫療等服務,廣泛照顧不同長照需求的民眾。
隨著社會變遷與醫療衛生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長期呈上升趨勢,但生育率與死亡率下降,致整體人口結構快速趨向高齡化,65歲以上人口比率於107年3月達14%,(107)年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而短短8年後,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社會人口高齡化速度之快,對社會的醫療與照顧服務體系形成嚴重衝擊,使得長期照顧需求人數隨之增加。又因家庭的照顧功能逐漸式微,個人與家庭的照顧壓力日重,進而衍生社會與經濟問題。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的重點服務
(一)社區整體照顧ABC模式,實現在地老化
建構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長照ABC)
為實現在地老化,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加速布建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
(A)、複合型服務中心
(B)、巷弄長照站
(C),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照顧的多元連續服務,普及照顧服務體系,提升長期照顧需求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二)擴大服務對象及項目
1.服務對象擴大
從4類擴大為8類,擴及衰弱老人及安寧照顧。除65歲以上失能老人,還包括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50歲以上失智症者及任何年齡的失能身心障礙者。
2.服務項目增加
服務項目由8項,增加為失智照顧、原民社區整合、小規模多機能、照顧者服務據點、社區預防照顧、預防/延緩失能,以及延伸出院準備、居家醫療等17項,向前端銜接預防保健,降低與延緩失能,並向後端銜接安寧照護,讓失能與失智者獲得更完整、有人性尊嚴的照顧。
(三)服務找得到、容易找
1. 單一窗口設置
於全國22縣市成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及其分站,提供單一窗口,受理申請、需求評估,並協助家屬擬訂照顧計畫等業務,提供民眾便利可及的長照服務。
2.成立1966長照服務專線
民眾撥打專線後,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將派照管專員到家進行評估,依需求提供量身定做長照服務。
(四)推動給付及支付新制,量身打造照顧計畫
1.整合長照服務為4類,讓長照服務更專業多元
新制建立與服務單位特約機制,簡化行政程序,全面提升長照服務體系量能,將原有的10項長照服務,整合為「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及「喘息服務」等4類給付,由照管專員或個案管理員針對個案長照需求量身打造照顧計畫,再由特約服務單位提供長照服務,讓長照服務更專業多元,也更符合需求。
2.更細緻反應不同失能程度的照顧需要
新制增加更多的評估面向(例如工具性日常活動、特殊照護、情緒及行為型態等),將各類的長照失能者納入長照服務對象;同時將長照失能等級自3級分為8級,可更細緻滿足不同失能程度的照顧需要。
3.論時數改為論服務項目,讓長照服務更有效率
新制將長照服務以民眾可獲得之服務內容,分別按次、按日、按時等多元支付方式,打破過去僅依「時」計價之模式,並改善過往不同工同酬之情形。此外,為確保第一線的居家照顧服務員薪資待遇,並提供更好、更穩定的長照服務,吸引健康照顧科系畢業生投入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