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4 17:20:39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聯合電子報-災後重建 別忘孩子心理創傷

【編譯謝雯 整理報導】對受震災及海嘯影響的日本孩童而言,餘震、對核災的擔憂、與親人失散,以及避難所又冷又擠的環境,都讓他們累積了額外的壓力。

據《路透警示網》報導,這些孩子有許多沒有辦法上學,也沒有辦法觀看最新的卡通,反倒是全神貫注在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的新聞和流言上。福島核電廠方圓30公里內,有數以萬計的民眾被疏散,或是被禁止外出;當地生產的牛奶以及蔬菜都被禁止販賣。

活在災後恐懼中

走訪受創嚴重的宮城縣避難所後,兒童組織Plan救災專員克瑞希南(Unni Krishnan)表示:「孩子們不斷問:『會不會發生另一次海嘯或地震,核子反應爐會不會發生大災難?』」

每一次餘震發生時,年紀較小的孩子都會害怕得發抖,「邊哭邊找地方躲起來,」隸屬聖方濟教會的修女莫爾(Caelina Mauer)表示,她在一關市經營一間兒童之家。兒童之家的暖氣系統在地震中損壞了,但這裡的氣溫卻有時會下探至零度。

在高達10公尺的巨浪肆虐日本東北沿海地帶後,已證實超過9千7百人死亡,1萬6,501人失蹤,總死亡人數恐將超過2萬6千人。3月11日下午,當芮氏地震規模9的強震發生時,許多兒童都還待在學校或幼稚園,專家表示,這拯救了許多性命。日本的教育場所建築遵循嚴格的建築法規,且許多沿海地區的學校位在位置較高的地方。

Plan的克瑞希南造訪仙台市20公里外一家位於多賀城的幼稚園,這間幼稚園的兒童在地震發生時因為躲在大型傢具下方,在校長聽聞海嘯警報後又立即疏散,因而逃過一劫。不過,該校3名先行返家的學生就遭到海嘯的吞噬,喪失性命。

焦慮生活場域改變

「震災造成的傷害規模摧毀人們的信心。」英國拯救兒童組織的發言人汪達(Andrew Wander)前往仙台探視時表示。「對孩子來說,這是他們的家,他們所熟知的環境,他們對世界的參考點之一。當一切因災難而改變時,每一件熟悉的事物都不復存在,這讓孩子感到非常不穩定。」

在建築物的殘骸、扭曲變形的車輛和船隻中間,隨處可見玩具熊和腳踏車等這些孩子生活中微小卻重要的東西四散在地。汪達說,他看見一名2歲的小女孩嚎啕大哭要找媽媽,而一旁的父親正在填寫表格,將這名母親列為失蹤人口。

目前,有多少兒童在震災中失去雙親之一或成為孤兒仍不清楚。援助工作者不願討論這個問題,表示他們仍舊希望許多與雙親失散的兒童最終能夠與父母團圓。

用玩具釋放悲傷

根據聯合國3月23日的一份報告,日本健康勞工福利部將開始估計因震災而成為孤兒的兒童數。莫爾表示,已收到政府通知,請求該院收容更多無家可歸或失去父母的兒童。

震災後不久,拯救兒童預估,最多有10萬名兒童流離失所。有些人已返回家園,但仍有兒童現在無處可去,還需要在臨時避難所待上幾個月。

汪達和其他援助工作者表示,若要減輕因為這類龐大災難而產生的焦慮感,可以提供他們玩耍的空間。在日本,國際慈善團體正與當地政府、教師和社區合作,提供「情緒急救」,幫助兒童擺脫他們所承受的創傷。

截至目前為止,拯救兒童已在仙台和石卷市漁港的避難所、學校和其他建築設置6個臨時玩樂區,裡面配備有墊子、書本、玩具和美勞用具。「人們告訴我們,這帶來了很大改變。」汪達說。「不然的話,孩子們就只是枯坐在那裡,等著下一節要播放的新聞,玩耍區可以讓孩子開心一下下。」

援助團體世界展望會也計畫要在宮城設置至少2處類似設施,提供學生課後照顧。「兒童需要空間去釋放悲傷,與朋友相聚。」世界展望會兒童保護組主任山野真季葉表示。

世界展望會鼓勵父母在災後給予兒童更多的情緒支持。舉例來說,兒童可能會開始怕黑,或是害怕離開家人。不過,對於同樣承受極度壓力的成人來說,支持兒童敏感的情緒也是一項挑戰。

需父母陪伴鼓勵

「父母同樣需要了解,他們自己也很脆弱,一定要好好的照顧自己。如果他們的心理狀況夠穩定的話,孩子也能夠被他們影響,變得穩定。」 山野真季葉說。

克瑞希南表示,在災難之後重新建立起日常生活規律、重溫災前的正向活動;還有參與歌唱、舞蹈和戲劇等團體活動都能夠對孩子產生幫助。

儘管面對如此巨變,日本社會在面對地震、海嘯和核災時所展現的恢復力著實令國際社會印象深刻。其中一座避難所就有青少年自發設立了詢問處,讓人們在此佈告欄上張貼各種問題,克瑞希南表示。

與其他貧窮國家相比,日本地方政府相對之下對於災難應變更為周全,平日就定期舉行防震演習和大眾宣導。汪達表示,先前的防災演練對幫助兒童從恐怖的災難經驗中回復有所幫助。「他們對各種災難有概念,也了解要如何保護自己,這可能會幫助他們了解所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