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0 11:26:52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從事電子商務工作該避開的陷阱-就業與生涯教材

電子商務離職潮?

最近半年以來面試到很多求職者,上一份工作都是在電子商務公司工作。問到為什麼要離職?很多都是說公司沒有拿到投資,發不出薪水。這些求職者有做技術的,有做行銷的,有做網站運營的。在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高速發展之際,這些人的境遇頗堪玩味。

 或許你會說,從媒體報導上看不出有什麼電子商務公司倒閉或收掉的新聞。主因是現在中國遍地都是電子商務公司,媒體只關注到少數幾家中大型。而這幾家靠著先發優勢或拿到投資或自身能營利,因此暫時都還撐著。但實際上中小型的電子商務網站,正面臨不斷洗牌。

 根據台灣過去十年發展電子商務的經驗,每年大約有 60%的電子商務公司退出市場,又進來一批,大浪淘沙周而復始,這其中人員流動之頻繁約略可以想像。一個在中國正當紅的產業,吸引大量人才投入乃理所當然,但身為求職者,應該怎樣避免踩到陷阱呢?

 有許多知名的中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工作者,被傳統產業高薪挖角到內部的電子商務部門,這種工作的存活率相當之低。首先,他們領的薪水遠高於原先事業體的人,埋下禍根。其次,習慣了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節奏的人,對於傳統企業的運作方式與節奏很難適應。

 ◎電子商務部門是找麻煩部門

 再來,傳統企業的資源,對於電子商務部門究竟是加分還是包袱,沒有定論。大環境推動下,傳統企業老闆想要往電子商務領域發展乃理所當然。但由於傳統產業通常有自己既有的銷售通路,新設立的電子商務部門會被其他部門視為來找麻煩或者搶飯碗的,處境相當艱難。

 問個簡單問題,企業在實體店面銷售的商品,放到網站上銷售,價格是否要相同?新設立的電子商務部門,對商品有無訂價權?電子商務可能還提出一套與原先模式完全不同的供應鏈管理體系,甚至倉儲配送財務結算都不同,這可真是個來找麻煩的部門呀。

 老闆的支持態度挺重要的。傳統企業轉型電子商務,做為一個員工最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控制老闆的期望值。筆者曾經與一家上海知名的服裝企業創辦人聊天,他們在08年就開始嘗試電子商務,過程跌跌撞撞。筆者問:網站上的銷售額如果跟一個實體的店面一樣,你滿意嗎?

 似乎不滿意。但是問到如果達到十家門店的規模,你滿意嗎?好像滿意,又好像不滿意。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做到什麼程度算滿意,特別是看著純電子商務企業凡客誠品靠著網上賣衣服一飛衝天,挑戰傳統服飾企業,他更不滿意了。

 ◎靠尋找投資活下去不是辦法

 一般傳統企業的電子商務部門就在這種搞不定老闆的期望值,搞不定內部的資源分配與競爭的情況下,生活得很艱難。別以為老闆大力支持的態度就能搞定內部的問題,一方面跟其他部門過招依然少不了,一方面表示老闆對於業績增長的期望擺在那裏。

 如果電子商務部門持續處於虧損狀態,就準備面臨內部的反撲了。電子商務對於企業來說,是一次內部管理流程的全面再造運動。只有這個再造完成了,傳統企業才可能變身電子商務。而這個可能持續上五年的運動將會十分動盪,讓身處其中的人幾乎待不下去。

 另外一種陷阱,則是初創的電子商務企業靠燒錢等著被投資。由於電子商務太過熱門,資本市場也跟著活絡。許多創業者抱著一定能拿到投資的樂觀預期啟動了電子商務創業計畫。媒體不斷的報導被投資案例,也使得創業者普遍過於樂觀。

 到這種電子商務企業工作的最大風險,也就在於投資沒有拿到。由於大家普遍認為目前的 B2C電子商務反正不賺錢,那麼公司在不營利的情況下去找投資應該也是能被接受的。殊不知電子商務是所有的網際網路創業中最容易把帳算清楚的一種模式,投資人也不笨。

 ◎如何避開電子商務求職陷阱

 求職者加入熱門的電子商務領域要睜大眼睛了。以下是簡單的總結:

- 如果是加入傳統企業新設立的電子商務事業,要問是新部門還是新公司。通常設立成新公司問題會比較小,但不代表一切就會順利。新公司可能是老闆想炒做後套現(賣掉)的工具,因此你不見得能好好做事,設立成新公司可能也代表著你無法很好的運用原先企業的資源。

- 弄清楚老闆的想法,不論是傳統企業跨入電子商務,或者是全新的初創企業。願不願意腳踏實地的去把基礎做好,知道這是一場長跑耐力賽而不是短跑衝刺賽,有決心一路跑下去,這是很重要的關鍵。如果只是想圈錢,靠找投資來存活,那真的是要點運氣了。

- 問清楚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及分工,特別是傳統企業的電子商務部門,是與其他銷售通路平行,還是隸屬於某個通路。比如說,電子商務部門是否歸屬到管理直營門店的部門管理,還是直接向老闆匯報。不論哪種,都免不了在未來工作中要跟其他部門PK,只是方法不同。

- 不要相信傳統企業的老闆說,願意虧上幾年來培養電子商務的新部門或新公司這種說法。你如果相信,你就傻了。要注意電子商務的業績是否高速增長,能夠從既有企業的資源中找到養活自己的方法,體現自己的價值。這樣,你的老闆才能夠幫你擋住別的部門射來的子彈。
作者:數位之牆創辦人/數位之牆網站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