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6 00:25:48FUN4‧放肆

【世界之巔‧神界西藏】帕拉莊園 / Gaston

門票人民弊30元,參觀時間約一個半小時

想了一天...還想不到在這發生了什麼樣有趣的事,所以就看看介紹吧!
啊...有了有了,在我們參觀帕拉莊園對面的朗生房(農奴房)時,因為這邊入口比較低,我沒有注意到,所以一進去就...叩....一聲巨響...幹...什麼之類的話多脫口說了出來,也因為這聲巨響大家都知道一定很痛,皆用一種有沒有怎樣的憐憫眼神看著我,這時地陪說話了〝就當是佛祖疼你來給你摸頂,這樣想就好多了,也不會那麼痛了〞,被她這麼一說之後,我馬上有了另一種想法,因為我們是由貴族的地方參觀到農奴的地方,這裡一定沒有那邊的闊氣,這摸頂,似乎是在告訴我為人要在多謙虛一點,不要總是抬頭挺胸的往前望,偶爾也要低頭看看四周,我想...當頭棒喝,比摸頂還來的貼切,不過...都是佛祖給我的禮物和頓悟吧!


出江孜縣城西南約2公里,有江熱鄉班覺倫布村。這裡是舊西藏大貴族帕拉家族的祖業莊園所在地,帕拉莊園是目前西藏保存最完好的領主莊園,位居十二大莊園之列。它是舊西藏貴族和農奴兩種不同生活的真實寫照,是舊西藏的縮影。

帕拉,是帕覺拉康家族的簡稱。在舊西藏眾多的貴族中,帕拉家族僅次於歷代達賴喇嘛家族構成的“亞谿”家族,是西藏貴族中五大“第本”家族之一。“亞谿”家族是歷代達賴喇嘛的親屬和後裔組成的特殊貴族階層,從第七世達賴喇嘛開始,每一代新的達賴喇嘛轉世,他的家族立即被封為貴族,專稱為“亞谿”家族。“第本”家族即古代的王族後裔傳承下來的貴族家庭。

帕拉原是不丹一個部落的酋長,因不丹內亂遷到西藏,並取得西藏地方政府官銜。隨著帕拉家族權勢的增大,帕拉莊園的規模日益擴展。1904年,英侵略軍焚燬了原在江孜附近江嘎村的帕拉莊園。抗英戰爭結束後,帕拉莊園遷到班久倫布村,歷經數十年其家族勢力不斷擴大。

在西藏民主改革前,帕拉家族僅在後藏地區就擁有25個農業莊園,土地1萬餘克(“克”為藏區傳統的面積單位,播種一克約25-28市斤種子的土地稱為一克地,約合一市畝),8個牧業莊園,牲畜7000余頭(只),役使農奴3000人左右。班覺倫布村40戶214人中,70%的家庭和人口屬於帕拉家的“朗生”(即農奴)。

帕拉莊園為帕拉家族的主谿卡(谿卡即舊西藏屬於官府、寺院和貴族的莊園),既是領主的生活場所,又是管理所有谿卡及其農奴的權力中心,也是該家族的臉面,盡顯其家族的富豪與威嚴。藏曆火牛年(1937年),帕拉家族將主谿卡遷到班覺倫布村,經營至1955年,建成現在的規模。1959年3月,西藏發生武裝叛亂,莊園主扎西旺久隻身隨達賴喇嘛逃到印度(老大和老三亦如此),留下莊園,連太太都沒帶走。

帕拉莊園雄踞班覺倫布村的中央,坐北朝南,共有大小房屋82間,住房面積5357.5平方米,加上前、中、後三個院落,總面積4.7萬平方米。整體佈局為,外部是朗生生活區和牲畜圈棚,中間為朗生工作區,後面是莊園主生活區。建築結構上,一層主要是倉庫、朗生和牲畜用房,二層是工作和管理人員用房,三層是莊園主生活用房,體現著尊卑有序的等級關係。

莊園的正南面,有帕拉家最大的朗生院,正門上用藏、漢、英三種文字寫著“奴隸院”。150.66平方米的地方,住著14戶60多名朗生,最大的房間14.58平方米,最小4.05平方米。每個房間都以實物形式完整再現了當時朗生的生存狀況,並且有名有姓。

參考網址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9523/2006/08/11/421@1170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