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歷史記憶的建構與鬥爭---以東海大學校園空間運動為例(中)
四、民主重創時期:民國83年—88年(1994—1999)
台灣社會在1993年後由於李登輝完成對國民黨統治機器的收編整合,掌握黨政軍於一身,與反對黨相互奧援,開始進入「民粹威權」時期。這個時期國家機器揮別過去的國民黨統治機器,開始進行重新建構。透過大眾動員和本土化意識型態的「文化霸權」進行內部的統合。相對的社會運動的力量則在1990年代後逐漸削弱,要不是苟延殘喘,不然就是被編成為政治運動的一環。
在國家機器的文化霸權統合工作中,「社區總體營造」論述在這時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透過美學化的修辭以及國家機器資源的大筆灌注,社區總體營造連結了本土化的意識型態,雖然激起了民眾對周遭環境的關注,但也收編了過去經濟發展論述下,文化/經濟、城市/農村發展失衡的不滿。
在前一階段的社會運動的衝擊以及民間的呼求下。台灣的教育政策開始有了轉變。高等教育的門檻開放,各個新的公私立院校紛紛成立。既有的五專、二專也紛紛升格成為技術學院、科技大學。對既有的私立大學形成嚴峻的挑戰。
校園民主的崩壞
從校園學生運動來看,雖然社會運動力量在進入90年以後就已逐漸消減。然而東海校園運動的衰微現象卻在民國83年後才逐漸顯露。
最明顯的例子是校園民主的逐漸崩壞。校園民主原本是80年代學生運動的主要議題之一,「校園民主」這個詞鄧丕雲認為是個很含混的概念,包括了大學改造和校園運動,反映了學生主觀上認為學運是台灣民主運動的一支。不過在具體上看,當時各大學主要的校園改造運動,都是以成立學生政府為目標。在各校的學生政府成立之初,就有學運團體對校內學生政府的運作基礎表示懷疑,(例如:東海就是)。在東海的學生會成立初期,東海的人間工作坊、大度山社等異議性社團,都曾構思和實踐利用學生會進行校園改造工作。在1994年後,一方面各社團人力和幹部數量出現瓶頸,同時由於民主並未進入學生生活和實踐中,使得學生會的運作變成典型的「形式民主」。部分異議性社團放棄參與學生會,採取直接訴諸同學的行動路線。
1994年之後學生議會議員選舉不足額、流會等情況時有所聞。學生自治的運作也日益缺乏規範和理想,在1996年第八屆學生會就出現了因為議會流會,使總預算無法通過,造成夙有傳統的「東海藝術季」停辦的問題。在第九屆時由於會長和議會產生嚴重衝突,上演「全武行」,成為中部媒體的新聞。在80年代末期許多學生費盡心思建立,並寄予厚望的「東海學生自治」制度,已面臨到其根本體質上的極限。
民國83年:德耀路事件
校園民主的崩壞,以及社會運動力量的衰微,使得東海校園空間運動必須尋找新的行動方式,以集結群眾力量。過去的遊行抗議的行動方式開始受到質疑,在許多社會運動場中出現的行動劇、變裝遊行的形式,對學生的行動想像產生了影響。在民國83年由於校方在未和學生溝通的情況下,將「大學路」更名為「德耀路」,並花費近90餘萬購置數個大石頭及公共藝術作品,進行空間景觀變更。引起了校內同學的非議,因此產生了「德耀路事件」(又稱:大石頭事件)。
在德耀路事件中學生採取「彩繪德耀路」的方式,對學校的空間進行美學式的抗議。這種近乎頑鬥主義,將藝術和政治熔為一爐的行動方式,如前所述和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連。尤其我們也不能忽略掉,當時正興盛的婦女、同志運動對學生行動想像所造成的影響。
但在政治意義上,學生們的行動挑戰了校方傳統的「東海是大家的」的說詞。如果東海是大家的,為何環境的變更不需經由使用者的同意,而是僅憑贊助者的意向?同時學校一直高喊財政困難,卻要花費近百萬進行毫無意義的景觀設計,究竟學校的財政困難是因為募款困難,還是人謀不臧呢?
民國84年:第二本校史—東海風
在德耀路事件隔年,東海大學出版了第二本校史--「東海風」。這本圖文並茂,印刷精美的校史記錄,在當時引起了校內師生和校友的搶購熱潮。
這本書和和民國70年出版的「東海大學校史」有很多不同。首先在技術體裁上,「東海風」採取的是「編年體」的方式。每一年以大事記方式,記載該年度發生的大事。其中部分重要事情,再以專文介紹。這種形式主義的紀錄方式,反映了在80年代社會日趨多元化之後,傳統一元、直線的歷史觀點被打破,著作者在缺乏具中心性的歷史觀點的支撐下,採取了最簡便的記錄形式。
這並非表示這本校史完全沒有任何意識型態意涵。從書名「東海風」,我們就可以看出,著作者想要有別於原本「東海大學校史」正典式的歷史詮釋史觀的企圖。書中花了甚多心力在介紹東海的建築美學、環境生態,並以十分浪漫的方式介紹了創校初期的生活點滴。除了東海校園內發生的事情外,還摘引了許多校友、作家以東海為題的文字、作品。
這其中最突出的是,路思義教堂成為整個論述圖像構成的中心。在書中有占四分之一的篇幅,是專門在介紹的路思義教堂的建築結構。而書的封面就是一座路思義教堂的圖片。這和東海大學校史以東海校徽為封面,內文偏重於學校規模和硬體設備的進步速度,完全大異其趣。確實路思義教堂是國際級的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在台灣的少數作品。但是相較於民國70年編輯的東海大學校史,如此這般強調東海校園環境的美學意涵、人文風貌,其中的緣由值得我們仔細探究。
我們或許可以從民國85年的「東海大學校務發展白皮書」內容中略見端倪。前面已經提到過,90年代後高等教育政策的開放,對原有的各私立大專院校造成嚴重的衝擊。高等教育的市場化,使得各校必須努力建立自己的特色,以形成在競爭激烈的高教市場中的競爭優勢。而東海大學校方認定自己的競爭優勢在:「唯本校校地廣大,環境優美,位居台中市交通便利之處,此為他校所欠缺者。」(東海大學發展白皮書:64。黑體字為筆者所加)
校園景觀因此具有區別東海和其他私立學校,強化東海大學在高等教育的競爭優勢的作用。同時相較於許多剛成立的私立院校,東海悠久的歷史傳統,更是其一大優勢。在召喚過去的歷史的同時,也可以凝聚校友和師生對校園的向心力。因此對校園景觀,特別是路思義教堂的格外重視,也就具有重要性了!
突出東海校園特色和優勢的方法有許多,而圖文並茂的東海風其編輯和構思上,明顯的受到民粹威權時期台灣社會本土化、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影響。強調在地環境、人文的特色,對於過去歷史的懷舊想像,種種將歷史記憶和社會論述「美學化」的手段,都和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操作密切相關。
民國85年:科技大樓事件
社區總體營造論述對東海校園的影響,還可見於民國85年的「科技大樓事件」。由於東海校方在3月份的行政會議中決定,在校友會館及上籃球場處興建理學院「科技大樓」。消息發佈後,東海海報牆立即出現學生質疑的海報,並發起繫黃絲帶及連署簽名的的行動。學生的文宣直接摘引了「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相關文獻,提出參與式規劃的構想,以化解理學院學生對運動的反彈。
同時學生並編印「校園規劃,停、看、聽」手冊,將自1988年新宗教中心事件以來的一連串校園規劃爭議事件予以歷史性的敘述。學生們的舉動其實是在建立一套新的「歷史記憶」,以賦予當下的個別事件時間和空間的意義。同時透過這套歷史記憶的建構,挑戰校方的發展論述。在1999年的「118停車場事件」中,我們可以又看到一次相同的歷史論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