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4 09:00:53解影
第六章第四節--綜合大樓事件(前期)
第二節 第二次相思林事件--綜合大樓事件(前期)
雖然郵政總局「電腦備援中心」和東海大學的「綜合教學大樓」,是兩棟出資者、使用者、用途都完全不同的建築物。不過因為「綜合大樓事件」發生地點、時間和「第一次相思林事件」非常接近,因此許多東海教授、學生、社團刊物都稱此為「第二次相思林事件」。其實東海學生對「綜合教學大樓」的興建,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相思林事件」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八年後,相同的情感結構再度引發了「118事件」。
只許東海蓋樓,不准郵局砍樹!?
1990年7月31日,東海行政會議在由建築系詹耀文教授進行簡報後,通過在圖書館與中正紀念堂之間的西面上方興建「綜合教學大樓」(簡稱綜合大樓)。並決議由劉渝生訓導長擔任召集人同林總務長、詹耀文教授及五位學生代表組成小組,就該樓興建地點、設計構想及相關事項舉辦說明會,向各系所及學生社團代表進行說明。
由於「相思林事件」甫落幕,在反對郵政總局砍乏相思林地之後,學校竟要自己來砍樹,興建綜合大樓的消息公布後,校園內立即出現質疑的聲音。研聯會主席劉坤鱧於行政會議上,轉達校內學生的意見表示:
1.學校說,蓋大樓是為改善教學研究環境,但是校方淘汰不良師資的具體作法迄今未見實現,如何可能改善師資水準?
2.之前「相思林事件」中,基於生態維護與水土保育理由,要求郵政總局暫停施工、歸還校地,但如今東海卻要自己砍樹蓋大樓,恐難杜外界悠悠之口。
3.學校對於系所的空間需求的判斷標準模糊不清,往往都是在事後作自我合理化解釋,缺乏前瞻性的規劃。
4.學校在現有系所未具社會週知的特色與專長前,不應擴大系所數目。同時應積極並提升空間使用效率,校園房舍空間使用如果完善,就不用蓋大樓。
(東行,民79.8.13)
但梅可望校長仍提示:校園教學使用空間不夠,興建「綜合教學大樓」勢在必行(東行,民79.9.3)。
1991年6月14日,甫就任的第3屆學生會舉行「綜合大樓公聽會」,雖然校方邀請多位校內教職員說明綜合大樓興建源由。但是持反對意見的學生,仍要求學校對校園要進行長期整體規劃。
第3屆學生會並透過《東海新聞》刊出校內學生對於興建綜合大樓的反對意見,除了劉坤鱧於行政會議上表達的意見外,也有學生從空間區位的角度提出批評,認為綜合大樓一但興建完成,往後住在東別的學生其經常活動線將不超過圖書館,會導致學生經常活動區往西移動,構成「禮堂-圖書館-大樓-別墅」的生活圈,導致學生往西抽離整體校園(解構群,〈從空間結構談綜合大樓〉,《東新》1992.11.18)。
也有學生建議建議在V大樓前小廣場蓋一中小型綜合大樓,以取代砍乏相思林興建大樓的計畫,一方面V大樓拆遷不涉歷史建物保存問題,而且建物量體規模小,拆建所需時程快速,同時接近校園中心區,不會產生學生生活動線偏離的問題(護林者,〈刀下留林〉,《東新》第28期)。
其中曾參與「東海是誰的?」論戰的郭紀舟,在1991年10月5日於《東海新聞》上發表〈東海的校園規劃〉,對自「新宗教中心」事件以來,頻頻發生的校園規劃問題進行結構性的剖析,認為東海校園空間結構的變遷,逐漸受到學生人口膨脹的壓力、校舍的不足、經費來源、國家教育政策等四項因素的影響,使東海逐漸失去創校時期原有的風貌。
郭紀舟認為校園規劃問題的解決,並不只是個景觀維護的技術性問題。大學教育的完成應要能夠培養公民具備草根民主實踐的能力,而台灣傳統的大學只是一座座「沒有學生的校園」。他建議東海校方應積極開放師生參與校園規劃決策的機制,擬定替代性(alternative)的校園規劃方案,以能在規劃過程中培養真正的公民。否則持續性的校園規劃問題,將成為東海校園中隱藏的地雷:
替代性的校園整體規劃,勢必繼續成為校園抗爭的主戰場,假如校園決策依然只是黑箱式的運作,透過權威單方面決定的事實,那麼被忽略發言權力的萬人師生,在得不到可以掌握的民主決策實踐場域下,抗爭的緊張關係勢必逐漸增加。
(郭紀舟,1991)
借用柯司特的理論語言,郭紀舟將校園規劃與校園民主相互扣連,但在專業性的規劃與開放性的民主參與之間,其實仍有許多環節尚待釐清。這個釐清的工作,則將由新起的「濁水溪社」和異議性社團間的論戰來完成。
綜合大樓論戰
(影:抱歉!因為資料不足,尚待整理中..等寫好了會再貼出來)
雖然郵政總局「電腦備援中心」和東海大學的「綜合教學大樓」,是兩棟出資者、使用者、用途都完全不同的建築物。不過因為「綜合大樓事件」發生地點、時間和「第一次相思林事件」非常接近,因此許多東海教授、學生、社團刊物都稱此為「第二次相思林事件」。其實東海學生對「綜合教學大樓」的興建,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相思林事件」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八年後,相同的情感結構再度引發了「118事件」。
只許東海蓋樓,不准郵局砍樹!?
1990年7月31日,東海行政會議在由建築系詹耀文教授進行簡報後,通過在圖書館與中正紀念堂之間的西面上方興建「綜合教學大樓」(簡稱綜合大樓)。並決議由劉渝生訓導長擔任召集人同林總務長、詹耀文教授及五位學生代表組成小組,就該樓興建地點、設計構想及相關事項舉辦說明會,向各系所及學生社團代表進行說明。
由於「相思林事件」甫落幕,在反對郵政總局砍乏相思林地之後,學校竟要自己來砍樹,興建綜合大樓的消息公布後,校園內立即出現質疑的聲音。研聯會主席劉坤鱧於行政會議上,轉達校內學生的意見表示:
1.學校說,蓋大樓是為改善教學研究環境,但是校方淘汰不良師資的具體作法迄今未見實現,如何可能改善師資水準?
2.之前「相思林事件」中,基於生態維護與水土保育理由,要求郵政總局暫停施工、歸還校地,但如今東海卻要自己砍樹蓋大樓,恐難杜外界悠悠之口。
3.學校對於系所的空間需求的判斷標準模糊不清,往往都是在事後作自我合理化解釋,缺乏前瞻性的規劃。
4.學校在現有系所未具社會週知的特色與專長前,不應擴大系所數目。同時應積極並提升空間使用效率,校園房舍空間使用如果完善,就不用蓋大樓。
(東行,民79.8.13)
但梅可望校長仍提示:校園教學使用空間不夠,興建「綜合教學大樓」勢在必行(東行,民79.9.3)。
1991年6月14日,甫就任的第3屆學生會舉行「綜合大樓公聽會」,雖然校方邀請多位校內教職員說明綜合大樓興建源由。但是持反對意見的學生,仍要求學校對校園要進行長期整體規劃。
第3屆學生會並透過《東海新聞》刊出校內學生對於興建綜合大樓的反對意見,除了劉坤鱧於行政會議上表達的意見外,也有學生從空間區位的角度提出批評,認為綜合大樓一但興建完成,往後住在東別的學生其經常活動線將不超過圖書館,會導致學生經常活動區往西移動,構成「禮堂-圖書館-大樓-別墅」的生活圈,導致學生往西抽離整體校園(解構群,〈從空間結構談綜合大樓〉,《東新》1992.11.18)。
也有學生建議建議在V大樓前小廣場蓋一中小型綜合大樓,以取代砍乏相思林興建大樓的計畫,一方面V大樓拆遷不涉歷史建物保存問題,而且建物量體規模小,拆建所需時程快速,同時接近校園中心區,不會產生學生生活動線偏離的問題(護林者,〈刀下留林〉,《東新》第28期)。
其中曾參與「東海是誰的?」論戰的郭紀舟,在1991年10月5日於《東海新聞》上發表〈東海的校園規劃〉,對自「新宗教中心」事件以來,頻頻發生的校園規劃問題進行結構性的剖析,認為東海校園空間結構的變遷,逐漸受到學生人口膨脹的壓力、校舍的不足、經費來源、國家教育政策等四項因素的影響,使東海逐漸失去創校時期原有的風貌。
郭紀舟認為校園規劃問題的解決,並不只是個景觀維護的技術性問題。大學教育的完成應要能夠培養公民具備草根民主實踐的能力,而台灣傳統的大學只是一座座「沒有學生的校園」。他建議東海校方應積極開放師生參與校園規劃決策的機制,擬定替代性(alternative)的校園規劃方案,以能在規劃過程中培養真正的公民。否則持續性的校園規劃問題,將成為東海校園中隱藏的地雷:
替代性的校園整體規劃,勢必繼續成為校園抗爭的主戰場,假如校園決策依然只是黑箱式的運作,透過權威單方面決定的事實,那麼被忽略發言權力的萬人師生,在得不到可以掌握的民主決策實踐場域下,抗爭的緊張關係勢必逐漸增加。
(郭紀舟,1991)
借用柯司特的理論語言,郭紀舟將校園規劃與校園民主相互扣連,但在專業性的規劃與開放性的民主參與之間,其實仍有許多環節尚待釐清。這個釐清的工作,則將由新起的「濁水溪社」和異議性社團間的論戰來完成。
綜合大樓論戰
(影:抱歉!因為資料不足,尚待整理中..等寫好了會再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