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6 10:34:39解影

第五章第四節--結論

第四節 結論

對於從1989年開始的校園運動風潮,其實只要光從那些團體的名稱所串連起的意象,就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氣氛:野火、自由之愛、春雷、抗體、怒濤、東潮、民風、平等域、望春風、創造(鄧丕雲:101)

鄧丕雲用視覺化的描述,點出了80年代末期的校園運動氛圍。而在中台灣的東海大學,從制度性的要求放寬社團負責人資格、校外人士到校演講以及學生刊物出版規定,到激烈的在校內速食店招牌噴漆 ,現實的一切事物都遭受到質疑和批判,即使是夙有傳統的勞作制度也不例外 。大度山上的神話仙境,突然進入了「東風吹,戰鼓擂」的諸神交戰時代。而「東潮」這個地下社團,正站在校內這股風潮的最前端。

面對校內要求改革開放的風氣,梅可望校長一方面指示行政單位,積極的研擬「教授治校,學生自治」、「學生生活促進會組織章程」等方案,並推動東海學生會成立,主導了校園改革的進程。另一方面又透過「維護學校團結和諧實施辦法」、「學生社團邀請校外人士到校演講原則」、「學生社團申請發行刊物須知」等規定,對校內的學生活動進行法制化的管理,儼然是一種「開明專制」式的校園控制。

東海校方主導的校園改革措施,顯現了 80年代末期黨國機器的「校園控制體系」的變化。鄧丕雲認為在1986--1988年間,台灣逐漸進入「後蔣經國時期」,原本以懲戒、鎮壓為主的校園控制方式,逐漸讓位於軟性、精緻、以行政干擾或不作為,以增加學運運作的成本為考量的方式。其中東海大學學生政府的成立,即是最典型的例子(鄧丕雲:209)。

校方主導的改革措施,雖然在一方面縮減了學生運動操作議題的空間,但類似說明會、公聽會等制度的建立,也給予了學生表達異議,和學校衝突,以進行宣傳的空間。而像1986年的「電鍍廠事件」,雖然不完全是由學生的力量促成,而有東海校方積極的介入運作。但是學校對「電鍍廠事件」採取的積極介入的態度,也給予了學生介入校園空間議題的正當性,這些都影響了日後東海校園空間運動的發展。

處在80年代末期「重估一切價值」的氛圍中,梅可望校長採取的態度似乎是在向學生說:「不論你們要思考多少,思考甚麼,用理性去思考吧!但是要服從!」,但東海學生沒有康德那般玄思冥想的氣質,他們要成為吹浪之鯨,用行動洗盡威權政治掩蓋在大度山上的塵埃,對抗國家的巨靈!!

在「東潮時期」這股批判、反省的力量只能用匿名的形式,在校園控制體系的夾縫中載浮載沈,或是隱沒在「大革會」等跨校性學生組織的光芒中,一直到1990年,這股力量才得到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名字:「相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