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9 20:01:06解影

第五章 Leviathan :東潮時期(1987—1989)--第一節

第五章 Leviathan :東潮時期(1987—1989)

今夜我要走進這片海岸
去聆聽各種不同的聲音
今夜我要走進這片海洋
讓海風用力吹動我
如果愛這片海有罪 我情願變成那飛魚
泳向惡靈登陸的沙灘 擱淺

我的心像太平洋的寧靜
倘佯在美麗的海床上
我的心像太平洋的寧靜
盪沈在古老的傳說裡

--胡德夫〈飛魚篇〉


東海大學最早因為空間環境問題而發起的校園運動,應可追溯至1984年的「火葬場事件」。不過筆者認為1987年東潮出現後,發生的「電鍍廠事件」、「約農河加蓋事件」,在組織和論述上都和1990年後的東海校園空間運動,有密切的連結性。同時受當時政治社會環境變化的影響,在行動和論述上都顯得較有規模和深度,而不像「火葬場事件」比較像是單純的自力救濟。如果將東海校園空間運動視作198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的一環來看待的話,則東潮的出現更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筆者將「火葬場事件」視為運動的前驅,而將1987年視作東海校園空間運動的真正開端。

由於東潮是此時期頗為重要的學生行動團體,同時地下化、非組織化的行動,也是當時學生行動的特色,因此我將這個時期命名為「東潮時期」。這個階段起於1987年,終止於1989年東潮成員的分化,並成立地上化的正式社團為止。

第一節 80年代的東海校園與台灣社會

梅可望時代

雖然梅可望擔任校長期間,對東海校園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但在1972年東海美籍資深董事白樂德(Mr.Belt),邀請他擔任東海大學的董事時,他先是當場愣住,最後才回答:「…東海會歡迎警官學校的校長去當董事嗎?」(梅可望,1985:2)
在白樂德等人的極力遊說之下,梅可望才答應擔任東海的董事。在1974、1975年他駐外工作時,還以身在海外,無法過問東海事務為由,數度向東海董事會請辭都未獲准。1978年5月,由於謝明山堅辭東海校長職務。董事會在繼任校長人選難產後,決定邀請梅可望擔任東海校長。於是曾任中央警官學校校長的梅可望,就成了東海的第四任校長。

此時東海正面臨內外劇烈的挑戰:聯董會在1977年正式停止對東海的直接補助,教職員的待遇比國立大學低百分之二十,缺乏信心的教職員紛紛離校他就,校園硬體設備破舊,制度欠缺…。

最令人震驚的是:七位最重要的一級主管(三長與四學院院長),只有一位在正式上班。其餘六人不是在國外,便是病假,或是請人代理。校長室沒有自動電話,整個學校已瀕崩潰的邊緣!(同上)

在甫上任的校長眼中,當時東海校務的鬆弛、散漫,已經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
透過積極的向政府及社會各界爭取資源,梅可望校長先緩和了東海的財務危機,並力求讓學校的財務能夠獨立自主。同時調整教職員待遇,積極進行校內各項規章、制度的修訂。在梅可望校長主政期間,東海的設備和教室大幅擴充,共進行包括「中正紀念堂」與「圖書館」等30多項校內重大建設,可說是東海校園景觀變化最劇烈的時期。同時學生人數也不斷增加,由1977年入學的4762人,到1984年時,已達到九千多人。由於「全體住校制」的廢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東海學生必須在校外租賃房屋。這使得原本規劃為「高品質的休閒住宅」的校外「東海別墅」區,逐漸轉變成學生的生活消費空間。

1985年,東海看似已擺脫爭議轉型時期的陰霾,正逐漸走向「擴大發展,邁向社會」的光明大道上。在創校30週年的特刊上,梅可望校長表示:

讓我們進一步的思索,再過三十年的東海,應該是怎麼樣的一所大學?
(前揭書:3)

同時在行政會議上表示:

學校的財務制度現已非常健全,今後將不貸款,不募捐,自給自足(東行,民74.5.25)

台灣社會的變化

在東海逐漸邁開新的步伐同時,台灣社會也慢慢的在轉變中。「亞洲四小龍」、「東亞奇蹟」成為舉世矚目的重要現象,而過去經濟發展過程隱藏著的矛盾,也慢慢的浮現開來。在政治上雖然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重挫了台灣民主運動的進程,卻也造成反對勢力的劇烈反彈。新一代的反對運動領導者,質疑過去以康寧祥為主的溫和/理性路線,走向更激進的群眾路線。強烈的「本土意識」抬頭,台灣的民族主義於焉誕生,讓1970年代初步浮現的台灣市民社會的性質起了微妙的變化。(李丁讚,2004:38)而在文化上,龍應台的《野火集》在出版後一個月內連續加印14版,顯現著一股對社會現狀強烈的不平和批判的聲音正逐漸在形成。

1982年新竹水源里居民不滿附近「李長榮化工廠」一再排放廢氣,危害民眾,且毫無誠意解決,於是衝進工廠辦公室,打壞廠房玻璃,毀壞影印機,使得市府出動警方維持秩序。1986年水源里居民開始有組織的「自力救濟」行動,先後發動多次圍堵活動,且一次比一次長。同年並發生「鹿港反杜邦」運動,「自力救濟」成為台灣重要的社會現象。

李丁讚指出在1980年代初期到中葉,由於社會公共論述的變化,台灣民眾對於環境問題的感受,由原本「受苦的身體」變化成「不可侵犯的身體」,不再等待國家、公權力的間接解決方式,而多採取直接的攻擊和暴力行動,來解決、表達他們的不滿。這種不滿並在80年代末期形成了一股挑戰國家力量的「社會力」(李丁讚,2000:171、186)。

火葬場事件

1983年台中市政府決定將市立火葬場遷建至東海正門口旁的示範公墓。東海大學在知道消息後,立即安排由訓導長率師生九人組成的代表團,拜會台中市長林柏榕,說明火葬場一但啟用,將會嚴重污染空氣,危害師生及社區居民健康。但林柏榕市長以火葬場儀器設備先進,不會造成污染為由,拒絕改變計畫。而後在東海校刊上,刊載了兩位環科系及化工系教授對人體燃燒產生的毒素,以及火葬場設備的缺失的分析,要求台中市政府無限期延後計畫,但是不為市政府所接受。

由於80年代的媒體大量出現對於各種公權力行使不當的質疑,以及對切身相關的消費問題的大量報導,讓社會大眾對環境問題的感受進一步轉變,由感覺受害轉變為有權利反擊污染,東海大學也處身在同樣的社會氛圍中。同時東海本身設有環科系、化工系,因此有充足的發言能力和發言位置可以挑戰官方的政策說詞。除此之外大學做為文化文明象徵的想像,更強化校內師生抗議的正當性 。反對火葬場遷建大度山的聲音,也就在校園內強烈的散佈開來。

1984年1月10日,東海師生及附近社區居民,擬定請制止台中市將火葬場設於大度山上的陳情書,以及一萬一千一百四十一人的陳情簽名簿,上呈行政院長等相關部院首長。但是市府仍不願採納東海的建議,同時計畫在5月份發包動工,讓校內反彈的聲浪逐漸升高。東海的學生活動中心在包括校門口等多處地點,張貼「反對在校園附近興建火葬場」的海報、散發傳單、發動全校師生簽名運動。梅可望校長亦指示成立「火葬場遷離本校促進委員會」,由曾博文訓導長擔任召集人,負責向各級單位陳情、爭取火葬場遷離本校事宜。一直延宕至1985年,由當地居民聯名向內政部申請訴願,於當年4月19日將訴願決定書函達再訴願人等,表示「原決定撤銷,由原決定機關(台灣省政府)從實體另為決定」,此事件才告一段落 。

除此之外,當年的行政會議上也討論了台中市府重提為開闢「台中工業區聯外道路」,要求徵收東海校地一事。經討論後決議為維護校地完整,一致反對興建,並努力爭取變更或保留此案(東行,民73.7.9)。

同年東海大學以互贈名義,撥交郵政總局興建第五支局使用的校地二千坪,以及另外提供的校地三百坪:

「均已完成法律手續,地點亦已擇訂。」(東行,民73.6.19)

這件事將在日後改寫了東海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