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24 20:34:33解影

在災難中吸取經驗----從921到桃芝


胸有成竹的卓蘭關懷站

今年(2002)五月才剛成立的「長老教會921卓蘭社區重建關懷站」,在桃芝颱風過後第三天,關懷站的李雅珍牧師就帶領著十餘位年輕義工,在白布帆聚落(卓蘭地名,位於大安溪上游)協助居民清理堆積咫尺的土石。

「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是先去探勘狀況,拜訪鄰里長和鎮公所,先瞭解他們的需求。在坪林那邊遇到的問題是水源斷了,所以那一天我們知道他們欠缺的是水,食物對他們來講不是很大的問題,我們也就是先送水。」

「那白布帆的狀況,我們也是先去詢問鄰里長和公所,取得一些資訊。那這中間鎮公所的理解和里長的理解、災民的理解都有些出入。我們覺得里長應該更清楚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所以我們就進一步跟里長接觸,他覺得需要人手去幫助清理土石,所以就先做這個工作。」雖然卓蘭關懷站才成立不到一年多,但年輕的李雅珍牧師面對災區混亂而多變的狀況,卻儼然胸有成竹。

吸取了921的經驗,李牧師拒絕了贈送慰問金給房屋全毀住戶的方案,以免製造關懷站和社區居民或居民彼此之間的衝突。同時在物資的募集、分配上,除了坪林地區初期需要水的支援外,在計算過白布帆地區的需求後,李牧師反而把教會募集到的部分物資送往苗栗泰安、臺中和平等聚落,同時盡可能拒絕不必要的物資。「因為當太多的話,他們有囤積上的問題,有食物保存上的問題。再來是這些東西越多,將來他們在分配上會產生另外的糾紛,而且他們也不一定會在那裡住很久,所以我覺得一個月份的東西就夠了。」

「我跟外界傳遞的訊息是:我確實需要的東西再請你們送過來,不接受那種隨意的」李牧師指著堆在卓蘭關懷站一角的數十箱物資說:「像我們這邊有很多東西是隨意的,是水里那邊,水里那邊沒有工作站,是教會自發性的一個救災行動,當地的負責人就會要了很多東西。可是之後就會有一個困擾---東西很多,所以就塞了一些給我….」

能完成這樣有規劃的救災工作,李牧師覺得一方面很多事情都是社福界、社工界的基本訓練,同時也有部分歸功於921經驗的累積:「921因為有很多人已經在各項事務的處理上已有經驗了,多少還是會幫助這次,在資源上還有人力調度上的一些運用。」

我們吸收了921的經驗

『921這麼亂,桃芝比較不亂,比較不亂的原因是因為正好有921!』長老教會921重建關懷站的執行長黃肇新比較了「長老教會」在兩次救災行動中的表現,做出了這樣的結論。

「最簡單的就是說,這次我們已經有組織在那邊,我們已經有關懷站在那邊。先前921是沒有的,所以大家去都是應變式的,都是臨時的,很難作穩定的規劃。」。在921地震後,長老教會就在災區各鄉鎮成立「921社區重建關懷站」以協助進行災區長期照護、重建工作。雖然在桃芝颱風過後長老教會即動員大批人力物力協助災區救援工作,但在有及沒有設關懷站的地區,表現卻有很明顯的不同。

「(桃芝颱風中部災區)幾乎都有我們的關懷站,除了水里之外。比較有關懷站的都沒有事,我們在辦公室裡都覺得很穩定,水里就每天要協調,因為指揮系統很亂….(相較於花蓮地區)我們中部這邊其實是氣定神閒,知道在做什麼,花蓮那邊就亂成一團」。

不混亂的原因在於做了充足的準備,而這些準備部分來自對921經驗的反省,黃肇新說:

「其實31日的時候,我們有在埔里開會,有921經驗的同工就說:921告訴我們,食物大概夠,可是日用品、紙尿布、醫藥這些大概都缺,這些我們反而要準備..」

「我們有表給每一個關懷站。我們有給每一個站,如果有捐款,你怎麼寫。像回報災情的表,我們都做出來了。那花蓮就沒有這個東西!」

相較於921,黃肇新覺得這次的救災行動比較有方向感,同時目標和任務都十分清楚。「我們知道我們自己在做什麼,我們知道自己接下來要作什麼,而且我們結束也沒有遺憾,你不會好像還沒開始就結束。921的時候有很多人其實有很多焦慮都沒有解決,他好像要來幫忙,可是來幫不上忙,然後就走了,但是又必須對台北的人有交待。比如說載了一堆東西來,然後看人山人海,不曉得放哪裡去,給錢也不曉得有沒有用,就回去了…」

「這次離921經驗不遠,大家都還記得,這個經驗就要累積下來,作編組、作演練….」黃肇新以長老教會關懷站為例,舉出平時訓練、準備的重要性:

「像無線電發報機我們有,有趣的是:頻率忘記了!發電機起先也有一部,但是因為很久沒用,油管阻塞了,也不管用。所以要經常演練、檢查!」

政府的訊息處理機制是個黑洞

民間團體吸收了921的經驗,運用在桃芝的救災上,那麼公部門呢?黃肇新以長老教會社區重建關懷站辦公室在桃芝風災的經驗對此表示憂心:

「這次颱風我就一直告訴我的辦公室,跟政府的防災體系聯絡一下,我始終沒有聽到他們說跟那個單位聯絡可以得到最新的消息,那這是個麻煩。我們這次的經驗,唯一有效的是---公路單位。公路單位主要是你那一條路通不通,你可以得到最新的訊息,其他的消息大概都不太管用…」

在強烈颱風來臨前政府機關多半會召集相關部會代表,成立防災中心。黃肇新也要求辦公室工作人員,隨時將關懷站辦公室所得的訊息報給防災中心,但是:「..我覺得這裡面是個黑盒子,它的訊息怎麼運作,外面的人怎麼來取得你的資訊,這裡面是個問題,這些都應該要檢討…」

「…(我覺得)防災中心不能做黑盒子,應該要有處理大量資訊的能力,各地通報進來的資訊,要能夠處理,再用或者上網,或者其他各種管道即時地報導。」

官方提供的訊息不足,媒體的腳步卻往往搶在官方的前頭,因此民眾就依賴媒體來取得災區的資訊,但黃肇新覺得這反而是最糟糕的:「大家都從電視上看新聞,電視媒體開到那裡,哪裡就是災區。坦白講那往往是以偏概全,而且有放大的效果,明星災區就是這樣出來的。防災中心其實有這樣的責任,就是讓民眾知道完整的訊息。」

「坦白講我們也有我們的影響力,可以上告行政院,什麼地方要空投什麼的,可是這樣子好嗎?這樣子其實是擾亂秩序!我們有我們影響力是沒有錯,可是會擾亂整個指揮體系,那如果大家都這樣亂搞不行,所以防災中心應該要有即時、完整的訊息給大家,這部分我覺得是個問題..」

「反而前幾天行政院新聞局打電話過來,說要用我們(關懷站)網頁上的資訊,這不是有點荒謬嗎?」

原載2002年4月「九二一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