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23 11:22:15解影
路思義教堂與校園圍牆---東海教堂聯外道路事件評析
不平靜的東海校園
2003年10月,媒體報導,為解決工業區的交通問題,台中工業區廠商向市政府提案,興建穿越東海大學校園的聯外道路。計畫中的道路共有三個方案,其中一案計畫要穿過東海的路思義教堂。
消息傳出後,東海學生立即在校園內擺設攤位,號召同學以連署方式反對此一荒謬的提案。台中市長胡自強雖一再聲明:此案仍在討論中還未定案。工業區廠商也表示,如果要通過路思義教堂,會考慮以地下化方式進行。然而學生質疑:地下化施工是否要先進行明挖法再回填,那不是同樣要破壞校園?胡市長只表示未定案,卻未明確表示反對開路。而不論是那一案,東海大學校園都難逃被道路分割的命運。
「為了工業區的利益,就可以犧牲東海大學全體師生的利益嗎?」憤怒的學生在文宣上質問。
學生的行動一波接著一波。10月30日,東海大學五個學生社團組成「網路游擊隊」,傳送了數千封的反對開闢道路穿越校園的電子郵件,塞爆台中市府多個局處的電子信箱。11月4日百餘名學生在校園內舉行遊行,喊出「愛台中,請別傷害東海」、「砸錢幫財團開路,沒錢救大眾運輸」等口號,要求市府以建立大眾捷運系統,取代粗暴的聯外道路方案,來解決工業區的交通問題。
11月5日東海學生會聯合各系學會,在校園內舉行公投,就市府提案希望開闢穿越東海校園的聯外道路一案,讓同學們圈選贊成或反對意見。共有八千九百人參與投票,總投票率七三‧六一﹪,創下東海學生自治史上最高的投票率。其中反對票八千八百四十人,贊成者僅二十六人,另有三十四張無效票。東海學生以近乎一致的聲音,表達了堅決捍衛校園完整性的決心。
走向社會?
位於大度山上的東海大學,以其中國園林風格的校園景觀,及造型獨特的路思義教堂而聞名。這所學校是由美國「基督教聯合董事會」(簡稱聯董會)倡議興建,原先的構想是僅有八百人,採小班制的小型大學。創校之初師生共同生活、學習與勞動的精神,至今仍為東海人傳頌。民國五十五年起,由於聯董會撤除對東海大學的資金援助,以及台灣社會對高等教育人口的迫切需求。東海大學面臨轉型的壓力,引發了一連串關於未來發展方向的爭辯。
民國六十七年梅可望擔任東海大學校長,在交接典禮中明確表示東海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邁向社會」,並表示「希望東海大學全體同仁,全體同學伸出熱情的手,走進社會,來把社會的力量結合起來」。東海大學開始致力於促進公共關係,同時舉辦多項教育推廣工作:開辦暑期進修班、省府員工進修班、夜間部、企業學術講座等,希望把東海大學和社會連結起來。
另一方面東海學生人數也逐年增加,成為今日有萬餘名學生的綜合大學。由於校內宿舍不敷使用,大量的外宿人口,使得校園外的「東海別墅」發展成為一個小商圈。東海的學生逐漸被吸納進整個社會的消費文化中,創校初期世外桃源的校園生活,似乎離現在的東海人已十分遙遠。
然而在去年11月22日的以「路思義與古根漢」為題的「文化研究論壇」會議上,仍有學者表示:對許多台中市民而言,東海是相當隔絕而且高高在上的。同時大台中地區近十餘年的都市發展,甚少有東海人的參與。彷彿從民國六十七年來,以「邁向社會」為方向的東海發展思維和執行間,存在著落差。東海大學前學務長王正寰,在會議中道出部分的原因:「像某校的校長每年都會帶著學生去參加台中市的元旦升旗典禮,東海人會願意這樣做嗎?」
回到傳統?
80年代末期,東海校園第一份地下刊物--「東潮」,對學校的「邁向社會」方向提出批評,認為根本是走向「商業化」。1989年由於梅可望校長以「交互贈與」方式,將校地以新台幣四千萬元售予郵政總局,爆發了東海校內第一次的學生遊行,也開啟了往後一連串關於校園規劃的爭議事件。在1999年1月18日,上百名東海學生由於不滿校方決定砍伐校內相思林地,開闢停車場,集體前往校長室抗議。並在校長室「等候」校長近12個小時後,得到校方延遲動工,待開學後再行討論的回應。學生們的激烈行動除了是對校方父權、官僚的決策方式表示抗議外,也是在詢問:究竟東海的未來要往哪裡去?要成為甚麼樣的大學?
創校初期的理想已成過去,當時東海人的自傲和自信,卻隨著獨特的校園建築風格而傳留下來。不願向權貴低頭的東海人,更不會願意看到推土機隆隆地向路思義教堂開來。校園景觀一受到破壞,馬上就會觸動埋藏在學生內心深處的敏感神經,引發激烈的抗議。在召喚過去的東海精神同時,東海師生卻又不自覺的把校園和社會分隔起來,讓路思義教堂變成一座消費社會中的象牙塔。
諷刺的是這種「不合時宜的」,近乎再次走入「象牙塔」,隱藏在東海人心中的「傳統」,卻又使得東海在整個台灣社會,不加思索的走向經濟利益壓倒一切的風氣中,成為少數還有些許反抗力、批判力的學校。然而在成為象牙塔和服從商業邏輯之外,東海的未來是否還有另一種可能?
第三條路?
在學生公投結束後,東海大學校友侯念祖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對於台中,東海做了些什麼」的文章。熟稔創校初期歷史的侯念祖注意到,即使是初期八百人的小型大學,東海也未和周遭的社區隔絕。當時東海師生,曾為附近受缺水所苦的坪頂村居民,架設了簡易的自來水設備。其後更成立了「工作營」,上山下海的努力服務於貧苦社區、一般大眾。而東海獨特的「勞作教育」,其原意也在訓練學生勤於勞動,勤於為社會服務,不要成為四體不動的書呆子。反而是在東海高喊「邁向社會」的時候,一方面希求國家與社會更多的資源挹注,同時校園和社區的圍牆也逐漸樹立起來。
侯念祖質問:「如果冀圖接受更多公共資助的東海人,只將公共的資助作為追求一己的目標---學生們忙著累積謀職能力、老師們忙著研究升等,那麼對於台中人而言,東海人又和工業區唯利是圖的廠商有何不同呢??」
看來在東海人所珍視的傳統中,不見得只有「象牙塔」般的自我沈溺,也有「為社會服務」的理想。在台中客運和尊龍客運的罷工事件發生時,也有幾位東海學生在現場協助客運司機製作文宣、組織工會。他們從中瞭解到台中市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對大眾運輸系統的輕忽,並把這些經驗放入反對市府開路穿越校園的文宣中,將東海的個別問題連結到整個大台中大眾運輸系統的問題上,要求台中市政府在爭取古根漢設分館,台中精密科技工業園區設廠同時,不要忽略了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這些學生或許是少數,然而卻顯示東海未來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也是東海校友的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所長的李謁政老師,在「文化研究論壇」會議上表示,在台中市試圖模仿畢爾包、巴塞隆納等都市,以文化環境的改造,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過程中,是否也應該去注意到一個城市環境改造的「公益」。否則美麗的博物館和城市環境,不就變成了另一個城市弱勢者的惡夢?無意於參加政治拜拜和升旗典禮的東海人,仍有參與周遭社區發展的可能。
「如果不願意關心校園外的事,則我們可能連校園內所珍視的事物都保不住。」在會場上有一位東海校友表達了如許的感想。
在東海創校初期的備忘錄上,曾說:「這是一所為台灣人民而設置的大學!」要無背於這個創校初期的理想,就看東海人在捍衛校園的同時,要以甚麼樣的方式,走出分隔校園和社會的那道圍牆。
完稿於2004年1月
文建會『文化視窗 』邀稿作品
2003年10月,媒體報導,為解決工業區的交通問題,台中工業區廠商向市政府提案,興建穿越東海大學校園的聯外道路。計畫中的道路共有三個方案,其中一案計畫要穿過東海的路思義教堂。
消息傳出後,東海學生立即在校園內擺設攤位,號召同學以連署方式反對此一荒謬的提案。台中市長胡自強雖一再聲明:此案仍在討論中還未定案。工業區廠商也表示,如果要通過路思義教堂,會考慮以地下化方式進行。然而學生質疑:地下化施工是否要先進行明挖法再回填,那不是同樣要破壞校園?胡市長只表示未定案,卻未明確表示反對開路。而不論是那一案,東海大學校園都難逃被道路分割的命運。
「為了工業區的利益,就可以犧牲東海大學全體師生的利益嗎?」憤怒的學生在文宣上質問。
學生的行動一波接著一波。10月30日,東海大學五個學生社團組成「網路游擊隊」,傳送了數千封的反對開闢道路穿越校園的電子郵件,塞爆台中市府多個局處的電子信箱。11月4日百餘名學生在校園內舉行遊行,喊出「愛台中,請別傷害東海」、「砸錢幫財團開路,沒錢救大眾運輸」等口號,要求市府以建立大眾捷運系統,取代粗暴的聯外道路方案,來解決工業區的交通問題。
11月5日東海學生會聯合各系學會,在校園內舉行公投,就市府提案希望開闢穿越東海校園的聯外道路一案,讓同學們圈選贊成或反對意見。共有八千九百人參與投票,總投票率七三‧六一﹪,創下東海學生自治史上最高的投票率。其中反對票八千八百四十人,贊成者僅二十六人,另有三十四張無效票。東海學生以近乎一致的聲音,表達了堅決捍衛校園完整性的決心。
走向社會?
位於大度山上的東海大學,以其中國園林風格的校園景觀,及造型獨特的路思義教堂而聞名。這所學校是由美國「基督教聯合董事會」(簡稱聯董會)倡議興建,原先的構想是僅有八百人,採小班制的小型大學。創校之初師生共同生活、學習與勞動的精神,至今仍為東海人傳頌。民國五十五年起,由於聯董會撤除對東海大學的資金援助,以及台灣社會對高等教育人口的迫切需求。東海大學面臨轉型的壓力,引發了一連串關於未來發展方向的爭辯。
民國六十七年梅可望擔任東海大學校長,在交接典禮中明確表示東海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邁向社會」,並表示「希望東海大學全體同仁,全體同學伸出熱情的手,走進社會,來把社會的力量結合起來」。東海大學開始致力於促進公共關係,同時舉辦多項教育推廣工作:開辦暑期進修班、省府員工進修班、夜間部、企業學術講座等,希望把東海大學和社會連結起來。
另一方面東海學生人數也逐年增加,成為今日有萬餘名學生的綜合大學。由於校內宿舍不敷使用,大量的外宿人口,使得校園外的「東海別墅」發展成為一個小商圈。東海的學生逐漸被吸納進整個社會的消費文化中,創校初期世外桃源的校園生活,似乎離現在的東海人已十分遙遠。
然而在去年11月22日的以「路思義與古根漢」為題的「文化研究論壇」會議上,仍有學者表示:對許多台中市民而言,東海是相當隔絕而且高高在上的。同時大台中地區近十餘年的都市發展,甚少有東海人的參與。彷彿從民國六十七年來,以「邁向社會」為方向的東海發展思維和執行間,存在著落差。東海大學前學務長王正寰,在會議中道出部分的原因:「像某校的校長每年都會帶著學生去參加台中市的元旦升旗典禮,東海人會願意這樣做嗎?」
回到傳統?
80年代末期,東海校園第一份地下刊物--「東潮」,對學校的「邁向社會」方向提出批評,認為根本是走向「商業化」。1989年由於梅可望校長以「交互贈與」方式,將校地以新台幣四千萬元售予郵政總局,爆發了東海校內第一次的學生遊行,也開啟了往後一連串關於校園規劃的爭議事件。在1999年1月18日,上百名東海學生由於不滿校方決定砍伐校內相思林地,開闢停車場,集體前往校長室抗議。並在校長室「等候」校長近12個小時後,得到校方延遲動工,待開學後再行討論的回應。學生們的激烈行動除了是對校方父權、官僚的決策方式表示抗議外,也是在詢問:究竟東海的未來要往哪裡去?要成為甚麼樣的大學?
創校初期的理想已成過去,當時東海人的自傲和自信,卻隨著獨特的校園建築風格而傳留下來。不願向權貴低頭的東海人,更不會願意看到推土機隆隆地向路思義教堂開來。校園景觀一受到破壞,馬上就會觸動埋藏在學生內心深處的敏感神經,引發激烈的抗議。在召喚過去的東海精神同時,東海師生卻又不自覺的把校園和社會分隔起來,讓路思義教堂變成一座消費社會中的象牙塔。
諷刺的是這種「不合時宜的」,近乎再次走入「象牙塔」,隱藏在東海人心中的「傳統」,卻又使得東海在整個台灣社會,不加思索的走向經濟利益壓倒一切的風氣中,成為少數還有些許反抗力、批判力的學校。然而在成為象牙塔和服從商業邏輯之外,東海的未來是否還有另一種可能?
第三條路?
在學生公投結束後,東海大學校友侯念祖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對於台中,東海做了些什麼」的文章。熟稔創校初期歷史的侯念祖注意到,即使是初期八百人的小型大學,東海也未和周遭的社區隔絕。當時東海師生,曾為附近受缺水所苦的坪頂村居民,架設了簡易的自來水設備。其後更成立了「工作營」,上山下海的努力服務於貧苦社區、一般大眾。而東海獨特的「勞作教育」,其原意也在訓練學生勤於勞動,勤於為社會服務,不要成為四體不動的書呆子。反而是在東海高喊「邁向社會」的時候,一方面希求國家與社會更多的資源挹注,同時校園和社區的圍牆也逐漸樹立起來。
侯念祖質問:「如果冀圖接受更多公共資助的東海人,只將公共的資助作為追求一己的目標---學生們忙著累積謀職能力、老師們忙著研究升等,那麼對於台中人而言,東海人又和工業區唯利是圖的廠商有何不同呢??」
看來在東海人所珍視的傳統中,不見得只有「象牙塔」般的自我沈溺,也有「為社會服務」的理想。在台中客運和尊龍客運的罷工事件發生時,也有幾位東海學生在現場協助客運司機製作文宣、組織工會。他們從中瞭解到台中市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對大眾運輸系統的輕忽,並把這些經驗放入反對市府開路穿越校園的文宣中,將東海的個別問題連結到整個大台中大眾運輸系統的問題上,要求台中市政府在爭取古根漢設分館,台中精密科技工業園區設廠同時,不要忽略了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這些學生或許是少數,然而卻顯示東海未來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也是東海校友的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所長的李謁政老師,在「文化研究論壇」會議上表示,在台中市試圖模仿畢爾包、巴塞隆納等都市,以文化環境的改造,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過程中,是否也應該去注意到一個城市環境改造的「公益」。否則美麗的博物館和城市環境,不就變成了另一個城市弱勢者的惡夢?無意於參加政治拜拜和升旗典禮的東海人,仍有參與周遭社區發展的可能。
「如果不願意關心校園外的事,則我們可能連校園內所珍視的事物都保不住。」在會場上有一位東海校友表達了如許的感想。
在東海創校初期的備忘錄上,曾說:「這是一所為台灣人民而設置的大學!」要無背於這個創校初期的理想,就看東海人在捍衛校園的同時,要以甚麼樣的方式,走出分隔校園和社會的那道圍牆。
完稿於2004年1月
文建會『文化視窗 』邀稿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