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3 13:45:27愛夢想的女孩

聽見天堂

在掌聲和淚水中,【聽見天堂】告訴我們這是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米可後來成了義大利影壇非常重要的聲音工程師。人生的腳步不是只能照著別人的安排前進的,做為一部勵志電影,【聽見天堂】像是一股和風輕輕拂過觀眾心田。(知名影評人 藍祖蔚)
「人有五官,你不過是眼睛瞎了,為什麼要放棄其他的感官呢?」

一個從小失明的孩子,如何成為聞名全歐洲的聲音剪接師?米可出生於托斯卡尼,從小就熱愛電影,因為一次意外,讓他必須永遠與黑暗為伍,只能到政府規定的「盲人特殊學校」就讀,然而這一切的挫折直到他發現他可以透過一台老舊的錄音機將生活週遭的聲音收集並編織成一段段美麗的聲音故事,一個全新的世界向他展開…然而這個生命中重新點燃的希望卻被主張盲人不該擁有夢想的校長硬生生地打斷。即使不被認同,米可仍是朝著夢想邁進,他的熱情逐漸感染週遭的同學,引導著他們重新定義視障者的夢想與能力…。

根據真人實事所改編,米可曼卡西八歲時失去視力,卻憑著對電影的熱愛與聲音的敏銳天賦,成為一位優異的電影音效師,曾經合作的導演含括多位義大利電影大師,例如安東尼奧尼、南尼莫瑞提等,而馬可圖里歐喬達納的【燦爛時光】、佛森歐茲派特的【外慾】皆是出自他的細膩聽覺。除了真實題材,導演克里斯提諾波頓更融入了70年代義大利動盪的社會狀態,自由意識型態的高漲與社會運動的興起,學生與勞工湧上了街頭抗議所有不合理的政策,就如同米可在盲人學校裡對既有體制的奮力抗爭,透過【聽見天堂】傳遞著一個共通的理念:不論處在何種狀態中,每個人都有勇敢去追求夢想的權利。

◎◎ 義大利國寶級電影錄音師 真人實事改編 ◎◎

【聽見天堂】是根據義大利著名盲眼電影音效大師──米可曼卡西(Mirco Mencacci)的經歷改編而成。米可在八歲時因意外而逐漸失去了視力,然而他並沒有放棄自己,反而尋找出他對聲音獨特的敏銳天賦,逐漸引領他在以炫麗的視覺藝術著稱的電影產業裡,成為一位專業的音效師與音樂家。

米可曼卡西曾經和許多著名的義大利大師級導演,例如【春光乍洩】的導演安東尼奧尼、【人間有情天】的導演南尼莫瑞提合作,至今已參與過340部電影的聲音工程規劃,並於1990年在羅馬設立聲音後製公司SAM,開始為許多著名的義大利電影進行聲音設計,馬可圖里歐喬達納的6小時史詩鉅作【燦爛時光】,以及佛森歐茲派特的【外慾】、【他的秘密生活】皆是出自他的細膩聽覺。

米可曼卡西持續專注於對聲音實驗的興趣,目前正在他的出生地托斯卡尼籌備設立『義大利聲音基金會』,積極推動各項聲音的研究以及向大眾介紹美妙的聲音世界。
聽見天堂:藍祖蔚影評 要怎麼形容顏色的感覺?

文/藍祖蔚 原出處請見此( http://blog.xuite.net/bluescreen/movie/11726585 ) 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聽見天堂》的故事背景設在1970年代,男主角米克羅(Mirco)是位原本視力正常的十歲孩童,熱愛看電影,還會吵著要開卡車的老爸買台電視,讓他可以坐在家裡看電影,有一天,他取下了高掛在櫥櫃頂端的來福槍,不小心失足叩動了扳機,槍火擦過他的眼前,鮮血淋漓的他從此就失去視力,眼前永遠只是模糊的影像。
當時的義大利法律對視障學童訂有特殊條款,規定他們不能就讀一般學校,必需送進視障學校接受織布或電話接線上的專業就職訓練,這款教育政策就是無視學童天賦,只要視障,一生幸福就已斷定只能在社會的邊緣角落浮沈,視障學校的校長也是視障人士,接受著約定俗成的既定觀念,在教士和修女的協助下,一板一眼地訓練這群盲眼孩子。

米克羅很難接受視障的現實,也不願和其他學童一樣接受制式教育瞎混一生,他寧願爬到樹上和好友一起形容顏色的感覺:「藍色像天,像海,棕色則像樹皮,紅色則像火,像太陽…」他喃喃訴說著自己失明前所記憶的彩色世界,他選擇的文字和意像,正好可以給視障的朋友一個想像的空間。

除了想像力之外,《聽見天堂》的最大魅力就是聲音了。

失去視力的米克羅,對於聲音格外敏感,加上他在教室裡摸索到了一架教學錄音機,於是在明眼女孩Francesca的協助下,他們開始編撰起一則惡毒王后修理十五位王子和公主的童話故事,Francesca負責敘述故事及配音,米克羅則是負責音效採集,愛看電影的他知道可以用什麼的器物製作人間風雨雷電的效果,兩個小鬼就這樣開始土法煉鋼似地自製起廣播劇。

他們的作品很快就被校長發現了,不知變通的校長斥責米克羅浪羅了學校資源,但是神父卻肯定他創新的作為,私下送給米克羅一台錄音機,同班同學也覺得他的錄音作品活潑有趣,紛紛自告奮勇要來參與配音。

電影中最神秘的轉折是有一晚,米克羅趁黑帶領同學溜進附件電影院去「看」一部喜鬧電影,雖然他們看不見,只能用聽的,但是從對白和互動的笑聲中,他們都「聽見」了電影的魔法,回到校園後更加努力地來製作一齣廣播劇。

《聽見天堂》其實講的就是生命潛能開發的教育議題,大人們只會訂規矩要大家遵守,目的不在教育,而是便於管理,對於違規找到生命出口的孩子卻視如仇讎,不接受任何變革,讓一切如宿命般浮沈,殊不知,任何的孩子只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就會激發潛能,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生命可能。提供孩子更多的可能,不就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嗎?

《聽見天堂》的高潮在於視障孩子是照著校長安排,彷照明眼孩童演出一齣舞台劇,還是順著孩子的天賦,用他們的聲音和嗓音演出一齣廣播劇呢?在掌聲和淚水中,《聽見天堂》告訴我們這是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米克羅後來就成了義大利影壇中非常重要的聲音工程師,視障孩子不是只能編織工或接線生的,人生的腳步不是只能照著別人的安排前進的。

恍然大悟的觀眾未必真的能懂視障孩子的生活困苦,卻會同意如果對生活有不同意見,就要勇敢說出來,不管最後是成功或失敗,做為一部勵志電影,《聽見天堂》像是一股和風輕輕拂過觀眾心田。
以上文轉載至新浪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film/
2007-10-19 08:10:01

雙cd很快就會出來..

在台北市府的親子劇場還有演出...12月16號

誠品也會有活動

你說的影片如果記起來再請告訴我...

我很有興趣

版主回應
喔..12月16日....ㄟㄟ....有空會去的...不過CD一定要的啦......^^
一定會告訴你的.....最近不知是老了還是怎麼..這記憶就是很不好....天ㄚ....@@
2007-10-19 20:37:47
2007-10-17 00:49:59

這部影片很棒...自己很喜歡

版主回應
我記得美國有一部片子和這很相似....是說一個老師將一個原本無法登上台的樂團訓練到專為聽不到的聽障者演奏音樂...利用顏色...聲波..來讓聽障者看懂音樂....不過我忘了片名...^^&quot...也很好看喔..... 2007-10-17 18:07:14
2007-10-17 00:49:12

To 愛夢想的女孩
真的是如此

某方面來說

我的生活很忙碌

有些時候朋友覺得不可思議

但是我把自己毎日的生活分成4個區塊

每天太太下班去接她..一起晚餐..一起閒晃..逛超市..一起發呆~是 家庭時間

晚上睡2~3到小時(9點~零晨1點之間)+清晨健走一小時+上午睡4~5到小時(上午7點~中12:30之間)是..身心休息時間

清晨12點~清晨7點是..沉靜時間
主要:畫圖.企劃.想事情

下午1:30~6:30是庶務時間
主要:外出開會 郵電 通話 與工作人員會議 閒晃 書店 找朋友 喝加非(店)

就這樣...大蓋我的一天就結束

雖然有時因為工作或事情會暫離這原則

不過沒多久都會回來模式裡

因為這樣生活已經很久了所以已是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所以在忙

毎一天還是有家庭時間..息時間

就像妳說的

自然真的有神奇的力量說...哈哈

版主回應
哇哇.....生活這麼豐富精彩.....前半年我幾乎也是這樣生活....現在比較閒....有點不習慣...哈哈.... 2007-10-17 18: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