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1 14:57:38愛夢想的女孩

我的小小鋼琴家:獻給霍洛維茲

這是一部即將上映的韓國電影,劇情深深感人,也深深描繪出一位扮演三種角色(女性、音樂老師、及媽媽)又不得志的落寞鋼琴老師和一位扮演天才音樂家又失去親情的心理缺陷孩童間的互動。以下是轉載至”SUPERMAN的開心小棧”轉載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superman-thegoodguy/article?mid=33553&prev=33685&next=33426

「如果沒有她,我不會坐在這裡彈鋼琴,接下來這首曲子,獻給她……」

金智秀的父母親花盡了一生的積蓄來栽培她成為鋼琴家,但是仍然因為無法供她出國深造,使得她帶著點憤世嫉俗的心態,只能在鄉鎮間靠教授小孩鋼琴勉強糊口度日……。

這天,智秀搬到披薩店樓上準備開音樂教室,她遇上了頑劣至極的7歲小男孩京文,就在京文種種深具破壞力的行為,搞得她幾乎抓狂的同時,她無意間卻發現這個如惡魔般的小孩竟然是個不可多得的鋼琴天才,從此,她將自己功成名就的希望就寄託在京文能一夕成名的念頭上。而她別具目的的關心,讓父母雙亡,在暴虐奶奶照顧下長大的京文有如獲得了母愛,也對她產生了佔有慾和依賴,他認真學琴,只是為了留住這份擁有母愛的感覺……。

然而,愛是懂得如何放手。當智秀從利用京文,經歷了失望與憤怒,到進而了解自己是真心喜愛他之後,所面臨的,就是自己是否適合撫養他,什麼才是真正對他好,以及誠實面對自己是否真有能力啟發一個天才的掙扎。她,必須做出抉擇……。
劇情相當吸引人,不管是在孩童的教育方面,或是成人的追求自我實現上,都深具意義。

智秀對京文的栽培,說穿了,是種卑劣的利用,因為京文的無依,以及他對母愛的需求,出發點是自私的。導演從一開場描述智秀對搬運工人的吼叫,她對同儕之間的針鋒相對,延續至對京文的狠心放棄,再直到她吼出心中對父親栽培她的恨意,在這個角色的性格缺失上,可說是表現得極為一致,並沒有把她演成個有大愛的聖女。她就像一般人一樣,渴望成功又找不到途徑,對自己不滿卻自尊心強烈,現實卻不失愛心,非常具有人性。

不過,全片的敘事風格,沒有如敘述女主角個性般的完整,反而是以一種隱約的手法呈現,例如智秀發現京文是鋼琴天才、甚或作曲天才的那一剎那,好像並沒有爆出多大的驚喜;又,像京文這樣行為偏差(暴力、不說話)到恐怕需要心理醫生才救得了的病例,是如何受到有了母親的感動?學琴不盡然會快樂,京文的個性轉變為耐得住痛苦練習的重要關鍵,甚至師生雙方的情感互相牽動上,無疑是交代不清的。

我是覺得,問題出在小男主角身上──他的確是個天才小鋼琴家!有關他在整部電影裡秀出的高超琴藝,確實令人嘆為觀止。然而,他卻不是個天才小童星,不足以擔起這個角色的深沉,逼使導演只好把戲轉移到其他角色身上,以求豐富全片的內容。

於是乎,導演在處理這樣一個有關音樂教學、心靈啟發的題材上,還是用上了插科打諢式的喜劇效果──安排一位痴心追求智秀的披薩店老闆,結果這個角色搞笑搶戲之極,每當他爽朗的笑聲一響起,智秀和京文之間微妙的情緒互動立刻消失殆盡,彷彿形成與主劇情間的相互牽制作用。不過話說回來,悲傷與喜鬧的銜接倒也並不突兀啦!甚至很有「淚中帶笑」的效果──讓觀眾又哭又笑,也算是導演聰明之處。
原片名叫做《獻給霍洛維茲》,「鋼琴」與「音樂」的份量即不言可喻。如前面說的,小小鋼琴家高超的技巧,真的相當有說服力。編劇安排小天才依心目中的松鼠、鴨子、流水……等動物園裡的自然生態,創作出即興的鋼琴演奏,在在說明了音樂的穿透力,更不用說片中其他音樂部分能給的驚嘆了。感人劇情加上動人的琴鍵音,交織出了全片豐富的骨血,叫人不感動也難。

片尾的鋼琴與管弦樂團大演奏,給了全片宏偉的結局,也將觀眾情緒帶到了最高潮,尤其是長大了的京文說的那番話,和台下智秀的熱淚盈眶。不過,我找個碴,如果能安排京文也認出他口中感謝的人、那位當年教了他幾個月鋼琴的媽媽,就坐在在台下,一瞬間同樣熱淚盈眶,那麼,這結尾相信會更有力量。

好吧!也許導演不要讓大家在最後哭得太慘,儘管整個戲院在整場放映時間裡,已經都是此起彼落不停歇的擤鼻子聲了……。想哭一哭,又不想哭到太難過的朋友,這部《我的小小鋼琴家》,絕對是值得挑戰的目標。


官方網站http://www.mylittlepianist.com.tw/

上一篇:蠟筆奶油獅

下一篇:聽見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