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0 08:34:54 若無

別怒吼 孩子怕怕

 

 

陳思璇

媽媽輕聲地提醒
「請你注意一下這個字的筆畫……
「我不是說右邊那一撇要長一點?」
媽媽的聲音開始有點不耐煩。
孩子寫啊寫,還是一再寫錯。
「你,」媽媽終於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
大吼了起來:「通通擦掉!
你現在就給我重寫,不然我真要生氣了!」

這是一個三年級孩子的母親
述說他們家中每天必然上演的一段劇情。
「我知道對孩子一直大聲罵是不好的,
但是總覺得他好皮喔!怎麼講都講不聽……。」
這位母親無奈地嘆口氣,「唉!所以我控制不了。
總覺得就是一定要對他大聲責罵,
一定要我發脾氣,他才會聽懂。」

只要是為人父母者,多少會遇上這類的狀況。
每當孩子怎麼講都講不聽、總是犯相同的錯誤,
爸媽的怒火就會開始累積。
即使是再有耐心、再冷靜、沒有脾氣的爸媽,
在第九次、第十次告訴孩子同一件事情時,
也很難維持著理性的心情。
而當沮喪之情溢滿心胸時,
大人的聲音通常不需擴音器,
就可以傳遍整個街坊鄰里。

<換個角度看>被人大吼 你喜歡嗎
大聲的咆哮,在短期內似乎顯得很有效。
一位父親說:「只要我一很大聲罵,
孩子動作好像會比較快一點。」
的確,孩子可能因為恐懼、害怕、
不願破壞親子關係……等因素,
會趕快完成父母的期待。
而充滿憤怒的家長也可以藉大聲吼叫
發洩心中無數的挫折與生氣。
所以大吼似乎成了父母引起孩子注意、
命令孩子做事的唯一選擇。
可是,這樣短暫的發洩與效果,
對親子雙方真的是很快速又有效的好方式嗎?

試著換個角度來看,
如果我們的上司、配偶、朋友
有一天失控地對我們大吼,
我們的心裡會有什麼感受?
被人大聲咆哮時,那些讓人不愉快的話語
經常讓人感到不舒服。
雖然為了平息對方的怒氣,
我們可能會加速完成某些事來滿足對方的期望,
可是做這些事時,通常是心不甘情不願,
滿心無奈與被逼迫的感受。
同樣地,孩子若因為父母大聲責罵
才去完成某些事情時,
他們的內心也經常是滿心的抱怨、
無奈等負面的感受。

另外,許多研究也發現常用咆哮來管教子女的父母,
可能對孩子產生肢體或是言語上的傷害,
會讓孩子的人際關係退縮,
可能會使孩子缺乏對別人產生同理心、
樂於分享等社交行為。
所以,對孩子大聲咆哮
真的不是父母最好的管教選擇。

<爸媽看過來>以靜制動 效果不錯喔
當然,孩子總是難免會有差錯,
畢竟每個父母是個有血有肉、有知覺的大人,
但是,父母一定要先冷靜下來,要問一問自己:
我要孩子學習大聲吼叫的生氣樣子嗎?
我要讓孩子發現我無法控制脾氣嗎?
我要讓孩子心中留下被吼叫的負面情緒嗎?
所以,下一次遇到很想大聲咆哮,
要孩子快去完成某些事情的狀況時,
別急著吼出要求,
想一想這樣的示範可能會給孩子多大的陰影、
想一想這樣會給孩子多少負面的影響……

先深深吸一口氣,而後慢慢地吐出來,
讓心情平靜些;
接著,再試著以輕聲但堅定地方式
說出自己的要求。
停止大吼大叫並以靜制動,
相信一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喔!
(作者為國小教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18/today-family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