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3-22 19:57:32流浪者
用思考來自我超越
夜雨打擾了睡眠,凌晨的星空從雲後露出幾點星光,沒戴上眼鏡而更顯迷濛。
等待子女的出生是種快樂的煎熬,如同課堂中學生給的喧鬧。十年教育生涯所累積的,是一張張記得不是很清楚的臉孔,透過電話於節日中,用陌生卻成熟語音,給的問候與關懷,這是支持教師在如今不是那麼好的環境中,繼續努力的動力之一;原先以為教書只是一項工作(job),如今卻成了職業(carrier)。
教書不是一項好收入(to make a living),尤其是基層的小學教師;別人只看到長長的寒暑假,卻沒看到金字塔底層不可承受的重,行政與排課的「零和」環境逼得同僚彼此嘶殺,加上大環境景氣的循環,讓「國民教育」這部無法升級、無法報廢的老機器,在外速變化的大環境裏,無力思索「價值觀」與「倫理信條」,令人不敢想像昏暗的明天,還有明天的明天在哪裡。
為「促進專業成長」、「保障學習權利」,更進而「充實教育生命」,成立教師會或許是個不錯的手段;透過歷程中的相互激盪與衝突,讓同一個工作環境的人同時了解彼此,拉近生命共同體的距離,教師會成立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的超越」與「心智模式的提升」。
「教師會」是個難以定位的團體,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解讀模式與遊戲規則,尤其成年人更是根深蒂固難以撼動;因此「探索知識輪廓,建構學習機制,聯繫人際網路」是早期的發展方向,至於之後怎麼走,就有待各位先進來寫劇本了。或許另有一番更優秀的指導與研討策略,儘管方法不同,都能豐富我們的思考模式,並構築「良好的工作環境」。